《大爷,能不能就放过我这一遭?》
第33节

作者: 普普
收藏本书TXT下载
  季清菱原本是全然没有预备,先头一波人跑来送信,她惊喜一回,面对眼前十数个拱手恭贺的,只得催着秋月回房包封包,后来人太多,连红纸都封不及也不够封,只得漫天撒铜板,没两轮,家里头存着的铜板便散光了。
  幸好这一日旁边的药材仓库主家在收药,见这边情况不对,着人来问了一句,知道是这一户屋主了清鸣、良山两院院考头名,诸人前来庆贺之后,又听说没有散碎铜板,直接让下人抬了几个大筐子的铜板过来,自己把伙计全喊了前来帮着应酬,这才帮着季清菱把一日的人潮给应对过去。
  此时人已尽散,桌、椅子俱是垒得高高贺礼,地也散落着礼品、礼盒等物,至于两人的房间里,更是一地狼藉。
  “得赶紧清点出来,登记造册才行……”季清菱叹道,“还不知道里头到底装了些什么,能收不能收……”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是科举的力量,也是权力的力量。
  顾延章虽然只是得了蓟县院考的第一,可只要不出意外,少则十年,多则二十年,京城殿试的集英殿,必然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在蓟县,清鸣、良山的头名,意味着进士已经稳稳到手,若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冲一冲一甲。
  世人都知道,投注无论下在什么生意,都有可能会输,几十年的旺铺也可能会人庭冷落,十年前连片的肥土,如今可能遭一回旱涝颗粒无收。什么都可能会有亏损的那一回,可唯独下在进士身,是绝无可能吃亏的。
  这等同于是把赌注下在皇权身。

  尤其今年不同往日,两个书院的第一竟是同一个人,不仅墨义全,策问更是惊世章。不知道多少人是抱着“哪怕无法结交,混个脸熟也是好事”的想法前来恭贺,往日要分成两份的礼,今年索性做了一份,送出手去也不心疼。
  季清菱随手打开一个精致的木盒子,面糊着的名帖写着孙某某敬赠,盒子当是几张薄薄的纸,她拿起一看,苦笑着转头对顾延章道:“原还想着过一阵子再去雇个厨娘来,如今看,这厨娘的事情,却是不能等了。”
  顾延章前一看,却原来季清菱手是几份卖身契,其有厨娘,有丫鬟,有书童,甚至连看门的壮仆都有,木盒子底下则是两排码得整整齐齐的小银锭子。
  他随手拆开另一个礼盒,里头却是两根老山参,看那根须,至少也有二三十年的参龄了。

  季清菱走到一处,抱出了一个薄薄的锦盒,道:“这是谢家给的,当时我觉得有些不对。”说着拆开一看,顿时连笑都挤不出来。
  这是蓟县一处房产的房契、地契,连过户书都已经画好押了,只要顾延章带着这东西去衙门过户,足有接近一亩大,带着后花园的三进大院落,立时便要改姓顾。
  才拆了几样东西,两人开始头疼起来。
  收是肯定不能收的,只是要如何体面地退回去,却是一桩麻烦事。
  季清菱把椅子一个托盘挪了出来,道:“这满屋子的东西,只有这一样是顶用的……”说着揭开头的红盖头,里头安安静静躺着两锭胖胖的银子——是白日间蓟县管整教化、育的县丞、县尹代表衙门送过来的。
  这是蓟县给的奖银,拿着一点都不心虚。
  季清菱笑道:“全凭它们才能补偿今日的损失了……顾五哥,我抄了这许久书,也没得两吊钱,你这才多久赚了三十两银子,以后养家都靠你了!”
  顾延章也是笑,今日来人贺喜,他心涌的除了高兴,便是庆幸。庆幸自己得了第一,至少束脩是不用给了,还能拿来跟两边学院谈谈条件。
  他已经想好了,反正两边都是顶尖的书院,差别并不大,哪一边给的钱多,他去哪里。
  毕竟他又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光棍,家里还有个可人疼的妹妹要养呢!
  小女孩子眼看要九岁了,过不了两年,胭脂水粉、衣裳首饰,样样都要置办起来。杨平章才得了令去灵州,等调集大军,收复延州,至少也是一两年后的事情了。他在书院念书,不得其他人能在外头挣钱,自然是能得一点是一点。
  记得自己从前在家清点账册,母亲用的脂粉最便宜的也要二两银子一盒,怎么也不能让家里头这一个去使些不得台面的东西吧?!
  还要养两个贴身丫头好生盯着这位小祖宗,省得她晚看书抄书,转眼忘了时候。除了伺候的人,厨娘也要雇个好的。这一阵不知是操心太多,还是饭食不合口味,他眼瞅着季清菱脸好容易养出来的一点子肉又没了。这样一想,人既然要添,宅子自然也要换。
  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顾延章这头名还没当半日,觉得脑子不够用了,只想着如何才能多辟些财路,好生把旁边这位祖宗给养起来。
  清鸣书院,一群人围着桌子,半日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钱老夫子去了这好几日,怎的一点音讯都没有?再不回来,人都要被良山那群人给抢光了!”一人拍着桌子道,“通共那么几个好苗子,他不在,我们不敢拍板,若是误了功夫,谁来担这个责任?!”
  有人便安抚他道:“今日才放榜,你这倒是急得什么似的,厚斋先生说明日便回来,一点都不耽搁事情,你在这厢喊,人家在州衙里又听不到。”
  原来那日批完卷子,钱迈连书院都来不及回,便与谢老带着那几册季清菱仿制的《困学纪闻》并这一回顾延章做的章,一同去了蓟州府衙。
  他早写了书信去洛阳,请几位好友来蓟州帮着验证手这几册旧书的真伪,又因得了顾延章两篇极好的章,索性一同带去,诸位共同鉴赏一番。
  也是恰巧,当日在书铺之,两边通了姓名,不知为何,顾延章竟没报自己的大名,只以小名自称。钱迈阅卷一毕,立时带着人、书去了蓟州,是以直到现在,书院这许多人,居然还没一个知道这一回考了第一的顾延章,便是那几册让他们为之疯狂的《困学纪闻》的主人。

  此刻,几个负责去游说考生的先生正聚集在一起,为该出什么条件而头疼。
  书院挑学生,学生也一样挑书院。
  清鸣书院并不是一家独大,蓟县之,良山同他水平仿佛,谁也不谁强多少。唯有一点,清鸣之的掌院乃是钱迈钱厚斋,近些年清鸣拿他亲自教授的名头外出招徕,帮着不少下不定决心挑哪一边的考生做了决定。
  “良山今年当真是不要脸了!”一人愤愤道,“他们孙掌院昨日居然亲自去了那顾家,哪有这种规矩!掌院的赤膊下阵,一点体面都不要了!”
  有人叹道:“怨不得他这般着急,你且看那顾延章写的策问,只要好生调教,说不得过几年能带出一个状元……这是何等的荣耀!”
  他这话不说还好,一说,昨日跟着一同去顾宅的几个同伴顿时来了气,场的火顿时被点着了。
  “谁不晓得那是好苗子,可抢人也要讲规矩吧?院考也考了这么多年了,没见过他这么不讲究的时候!”
  有人一时着恼,也跟着气不择言地骂道:“青楼的清倌还晓得顾忌身价,知道要独倚高楼偎明月,等着下头一帮子龟公帮着起哄抬高,他老先生倒好,个妓伶都不如,竟自下了场!这是给我们饭吃的德行吗?!简直是砸场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