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读鬼谷子》
第14节

作者: hz_lj9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评论:鬼谷子恐怕是最早研究心理的人了。对于心理学,鬼谷子提出一个是人的欲望,一个是情理。符合这两点,那么摩意,对方内符必然有所响应。也是道,数,时,三者的统一。
  楼主是这么认为的,事物和事物的发展是两类东西,对事物的认识有术,器,道三个层次,而事物要成功,就必须结合时,数,道来分析了。一个是静态,一个是动态。
  日期:2019-02-19 10:15:21

  权篇第九
  解题:权,意思权衡的意思,就是衡量对手斤两的意思。从对话的内容,神态来分类对方性格,对方的所求,和利益所在。对付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策略。
  原文: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 。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言或反覆,欲相却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 。
  佞言者,谄而于忠;谀言者,博而于智;平言者,决而于勇;戚言者 ,权而于信;静言者,反而于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纵舍不疑者,决也;策选进谋者,权也;他分不足以窒非者,反也。
  注释: 资:帮助提供策略建议。利辞:敏捷善辩之词。
  轻论;轻,随便一点。意思轻快之语,幽默一点,不要过于凝重。
  却:拒绝。却论:意思是反复避免论及某事。
  几:细微,这里指的是秘密的事。
  他分不足:自己干的事并不好。窒非:责备他人。
  译文:所谓游说,就是说服他人。而说客谋士,就是提供各种策略建议的人。游说者要会粉言饰词,用花言巧语来说服他人。借用花言巧语说服别人,要会随机应变,有所斟酌。回答他人的问话,要会用外交辞令。所谓机变的外交辞令是一种轻俏的言辞。具有正义与真理价值的言论,必须要阐明真伪;而阐明真伪,就是要验证是否正确。说话前后反复变化,这个是拒绝的意思。难以说出的事,就是对方反复避免论及某事;对方反复避免论及某事,这是诱出对方心中的机密的机会。

  说着奸佞之话的人,会因谄媚而显得忠诚。说着奉承话的人,会因吹捧对方而显得有智慧。说话平实的人,由于果决而显得勇敢。说话比较保守的人,由于善于权衡(事情能办成)而显得有信用。说话冷静的人,(能冷静分析形势)在困难面前反而能获得胜利。用华美的词藻来迎合对方的欲望者,就是谄媚。用夸大与吹嘘来进献谋略,就是博取上司的欢心。前后进退而不犹疑者,就是果决。善于选择何种策略和谋士,就是衡量。自已本分的事都没有干好,却又指责他人过错,是事情做反了。

  评论: 鬼谷子通过说话把人分类,是很有见地的,言为心声,当然也有言不由衷的。孔子说的好,听其言,观其行。鬼谷子就是察其内符。鬼谷子就是现代心理学的先驱。
  日期:2019-02-19 10:19:06

  原文: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观要得理。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也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 。物有不通者,圣人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者,有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注释: 参调而应: 参,相间,夹杂。调,搭配均匀。
  利道而动;运作符合道的规律。
  翱翔而不迷:翱翔,海阔天空式的长篇大论。
  观要:观,对事物的看法。要,要点,纲要。
  曲故:曲,不公正,不合理。故,有心,存心。
  译文:所以,口就是人的机关。用它来封锁情感和信息,(不让对方得知)。耳目,就是心的辅助器官,用它来侦察奸邪。因此,(口、耳、目)三者相互呼应,彼此之间的运作要符合道的规律。 
  所以,虽有繁琐的语言但并不纷乱,长篇大论但容易让人理解,论点发生变化后但不危险,就是要掌握事物变化的要点,和道理。因此,没有眼睛的人,没有必要拿五色给他们看;同理,没有耳朵的人,没必要让他们听五音;所以不可以去的地方,不必让他们去,不可以来的人,也没有必要接受他们。有些行不通的事,就不要办。古人有言,说:“嘴可以吃饭,不可以说话。”说的是讲话是有忌讳的。警惕人言可畏,有人故意歪曲事实。

  评论: 很多人只想说,不想听,这些都是自我为中心导致的,如果客观看待的话,其实会听很重要,会看更重要。察言观色,有的放矢,这样沟通的效率更高。鬼谷子说口,耳,目要配合一起使用,这样才是正确的。

  日期:2019-02-20 20:10:06
  原文: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虫之捍也,必以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长,而谈者亦知其用而用也。故曰:辞言有五:曰病、曰恐、曰忧、曰怒、曰喜。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 。恐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

  注释:
  译文:人之常情,只要自己说出话,就希望有人听,只要办事情就希望能成功。所以一个聪明人不用自己的短处而用愚者的长处。不用自己的笨处而用愚人的善长,这样就使自己永远不会陷于窘迫。说到有利的一面,就要发挥其长处,说到有害的一面,就要避其短处。因而,甲虫防卫,是用其坚硬的甲壳。而毒虫行动,一定用那有毒的螫子。连禽兽都知道用自己的长处,何况进谏的人,更应该会用游说术了。所以说,在外交辞令中有五种情况:一是病之言;二是恐之言;三是忧之言;四是怒之言;五是喜之言。一般地说来,病之言是神气衰弱,说话没精神。恐之言是伤心痛苦,没有主见,忧之言是心情郁结,不能畅言,怒之言是轻举妄动,不能控制自己的话。喜之言是说话自由散漫,没有重点。以上这五种外交辞令,只有精确掌握要领者才可以运用自如,看准有利的时机就可以付之实行。

  评论: 鬼谷子把对方的说话态度分成五类,病,恐,忧,怒,喜。显然,这些都是人性,顺应人性,才能把事办成。当然,就像市场推广一样,有拉力,有推力。推力就是人性,自然而然,拉力,就是引导潮流,让人性自然靠拢你。鬼谷子非常强调人性,强调的是推力,这是鬼谷子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当然,这个和鬼谷子出身道家有关联。德文化更多的是强调拉力,号召力。

  日期:2019-02-20 20:10:58
  原文: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是故与智者言,将以此明之;与不智者言,将以此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而事不乱;终日不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忘。听贵聪,辞贵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