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读鬼谷子》
第13节

作者: hz_lj9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从微小的变化说起,必然要配合夸大的形象化的表达,才能说服人,所以鬼谷子说:此揣情饰言,成文章而后论之也。这些都是具体的手段。
  日期:2019-02-18 08:37:36
  摩篇第八
  解题:揣摩,揣摩,揣篇,摩篇,应该一体。摩篇是继续对揣篇的深化。揣篇,是一种大开大合之术,而摩术,则是不露声色,通过对人性,心理活动与利益驱动的深刻认识,达到实现目的而他人没有察觉的境界。
  原文: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索应也,必有为之。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窌,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
  注释:摩:本义摩擦。意思轻轻的挑动对方。
  内符:符,凭证,人的外部表现。内符,意思是人内部心理反应到外部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主:最重要的。

  窌:收藏东西的地窖。
  译文:摩术,是一种揣情之术。内符,是揣情之术最主要的研究对象。运用内符的规律,不过其中的规律不容易认识到。轻微的使用摩术,投其所好,进行测探,其内部心理就会通过外在表现反映出来。内心的感情要表现于外,就必然要做出一些行动。这就是“摩意”的作用。 在达到了这个目的之后,要在适当的时候离开对方,把动机隐藏起来,消除痕迹,伪装外表,躲避实情,使人无法知道是谁办成的这件事。因此,达到了目的,办成了事,却不留祸患。

  评论: 摩术,可以理解为用话轻轻的点拨,撩拨对方,又不能让对方看出你故意这样的,使得对方心理产生了活动和变化,但是,又不是揣情之术那样程度比较重。这个是很高的说话技巧。做的好,就能使得对方心理活动产生的动作符合你设立的目标,但是表面上看上去,却是对方的利益驱动他这样干的,从而把自己的推动隐藏起来,从而保护了自己。
  比如,三国吕蒙为了奇袭荆州,故意称病让陆逊代替自己,让关羽放松警惕,这个大概也是属于揣情,摩术。
  原文: 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积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 ,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注释: 谋之于阴,成之于阳:阴,可以理解为秘密,但是也可以理解为道文化,即为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策略建议,阳,可以理解为被大众所熟知,也可以理解德文化,调动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去实现目标,毕竟大多数人是跟随的。
  译文:摩术是自己采取的手段,而对方的表现则在对方。只要我们有办法让对方顺应我们的安排行事,就没有什么事情不可办成的。 
  古代善于“摩意”的人,就像拿着钓钩到水潭边上去钓鱼一样。只要把带着饵食的钩投入水中,不必声张,悄悄等待,就可以钓到鱼。所以说:主办的事情一天天成功,却没有察觉;主持的军队日益压倒敌军,却没人感到恐惧,只有做到这样才是高明的。
  那些有很高修养和智慧的人谋划的什么行动总是在暗中进行的,所以被 称为“神”,而这些行动的成功都显现在光天化日之下,所以被称为“明”。所谓“主事日成”的人是暗中积累德行,老百姓安居乐业,却不知道为什么会享受到这些利益,他们还在暗中积累善行,老百姓生活在善政 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普天下的人们都把这样的“谋之于阴,成之于阳”的政治策略称为“神明”。那些主持军队而日益压倒敌人的统帅,坚持不懈地与敌军对抗,却不去争城夺地,不消耗人力物力,因此老百姓不知道为何邦国臣服,不知道什么是恐惧。显此,普天下都称这种“谋之于阴、成之于阳”的军事策略为“神明”。

  评论: 三部曲,一是看清现在的大势发展,谓之天时地利 ,二是顺势而为,谋篇布局,谋之于阴,谓之人和,三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出必胜的形势,谓之成之于阳。

  天时地利,可谓是天道循环,是相互变化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日期:2019-02-18 09:14:48
  原文: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 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宜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期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注释: 发:表达,阐述。
  译文:在实施“摩意”时,有用平静态度说服人的,有用正义责难的,有用快乐讨好的,有用愤怒威吓人的,有用理念让对方认同的,有用行动激励人的,有用廉洁感化的,用用信誉说服的,有用利益诱惑的,有用谦卑让对方接纳自己的。平就是安静,正就是刚直,喜就是让人快乐,怒就是激动,名就是表达阐述理念,行就是实施,廉就是清明,信就是讲信誉,利益就是需求,卑就是委曲自己讨好对方。所以,圣人所独用的“摩意”之术,平常人也可以具有。然而没有能运用成功的,那是因为他们运用的不恰当,用错了。

  评论: 平,正,喜,怒,廉,信,利,卑,就是八种摩意之术。
  原文: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唯圣人然后能任之。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说也,故曰:或结而无隙也。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也。说者听,必合于情 ;故曰:情合者听。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事誓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 :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成而不拘,久而化成。

  注释: 道,数,时:道,天道的循环变化,规律。数,做事的步骤,方法。 时,时机。
  夫几者不晚:通晓细微的变化,善于把握时机。

  拘:固执,不懂得变通
  译文:所以谋划最难的是周到慎密;游说最难的是对方可以悉听自己的建议,事业最难的是实施然后成功。这三个方面,只有圣人能够全面掌控。所以谋划必须要周密,一定要选择那些思想和自己相通的人来交流。所以说:“办事情要固若金汤,无懈可击”。
  要想使所主持之事取得预期的成功,必须有适当的方法。所以说:“客观规律、行动方法以及天时都是互相依附和统一的”。游说的人要让对方听信,必须使自己的说法合于情理,所以说:“合于情理才有人听”。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属性。好比抱着柴草烧火,干燥的柴草向就首先着火燃烧;往平地倒水,低的地方就要先进水。这些现象都是与各类事物的性质相适应的。经此类推,其他事物也是这样的。这也是外摩就是内符所反应的道理。所以说,按着事物的不同特性来实施“摩意”之术,哪有内符不响应的呢?根据被游说者的喜好而施行“摩意”之术,哪有一个不听从游说的呢?所以说,要想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就要通晓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把握时机,有了成绩也不要固执己见,天长日久就一定能化育天下,取得最后成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