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归来----道德经解读》
第26节

作者: 老头子2018
收藏本书TXT下载
  总之,在炮火连天的今天,人类随时都有因为怨恨而遭至的倾覆的可能性日益加大。在此情况下,每个国家的圣人都应面对人类的未来,为了人类永久出路而出谋划策。而老子已经在解决人类争端上指明了一条道路-----不争,小国寡民,报怨以德。多去找寻自身原因,不要再有点张成就设法谋害对方。去欺负对方。你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你们能力出众,所以天下人都支持你。
  如果不知强大的原因,因为强大而剑指天下,试看,可能是人民让你灭亡,也可能因为你的强大而毁灭人类。
  日期:2018-09-12 12:46:50
  第七十四章  法治社会的必要性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人民不畏惧死亡,用死来吓唬他们有什么用呢?要想让人民珍惜生命,就要对于为非作歹的人进行惩罚。我们把他抓住然后杀掉他,谁能杀呢?有专门的刽子手,让他们来杀。(同理,对于为非作歹的人,有专门机构来审判他们)而不能轻易地、随意的找人、找理由去杀这些死刑犯。好比砍木头需要木匠来砍伐,不是木匠砍伐木材很少有人不伤手的。(老子已有法律意识,他能意识到任何人滥杀无辜是不对的,社会会被滥杀无辜弄得混乱,他认为,只有专职的权威机构才能杀人)。

  也说明了一个现状,那时统治者常常杀鸡骇猴,来吓唬老百姓。老子很看不惯,觉得杀人的手段没有达到目的。他认为既然杀了人,就得让人感到恐惧,让人们恐惧不是滥杀,而是专门的机构。
  日期:2018-09-12 12:47:01
  第七十五章  没有压迫则社会不乱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民众之所以遭受饥荒,是因为统治者吃食的赋税过多,所以人民才会饥饿。民众之所以难于统治和管理,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繁多为所欲为,于是民众就难于统治。民众之所以轻视生死,是因为统治者无止尽的从民众身上求取奢靡,人民最终无法生存于是轻视生死。就是因为统治者不去生事(增加赋税和胡作非为),做正事的才是贤良的统治者,于是人们就会珍惜生命。
  日期:2018-09-12 12:47:15
  第七十六章  强而韧性为强大的真正含义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柔和的,死了会身体发硬。草木活的时候身体是柔软脆弱的,死了就会干硬枯槁。所以坚硬不会屈服的人在危难时刻必然死亡,能屈能伸的才会获得生机。(老子的意思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小国家很多,能强能弱才是生存之道,他不鼓励玉碎)。所以国家强大是软硬双实力的结果,唯武力强大就会灭亡;树木过于强硬则会折断。要想国力强盛,就要遵循上述这些规律,把国家的利益摆正,把强力如武力适当收敛一些,不锋芒必露咄咄逼人才是上策。

  日期:2018-09-12 12:47:28
  第七十七章  统治者有责任建立公平社会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上天之大道,好比张弓射箭,举得高了就把它压得低一点,低了就把它抬的高一些。富足的让他匀出一部分,贫穷的给他补充一些,上天之道也是把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然而现今的社会却不是如此,是把穷人的东西搜刮一部分再给富有的。
  谁才能做到把多余的东西匀给贫穷的人呢?只有掌握正确知识的得道者才有可能做到。所以学习大道的目的是让统治者有所作为但不持功自傲,有所建树而不处人之上,他不会张扬自己的欲望懂得不妄为的奥妙故而显得贤明。
  日期:2018-09-12 12:47:43
  第七十八章  捍卫人民利益为圣人的职责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而攻克坚强,似乎没有什么能够胜过水,于是水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弱者胜强,柔者胜刚,天下人都知道这样的结果是很艰难的,所以统治者会说:接受国人的批判和非议,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不详和之处,才能是天下的君王。而把一些美言当做反话来听的。
  理解水战,要求水足够多,有压倒之势方可胜利。小溪淹没不了一座城;个人足够柔弱,但是打不下美国。不要错误的以为柔弱一定胜刚强,柔弱胜刚强需要非常多的条件。
  日期:2018-09-12 12:47:57
  第七十九章  社会处理问题的标准模式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以杀人等极端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必定有更多其他的矛盾诞生。而通过学习大道而带来的广阔德行来解决矛盾,是否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法呢?于是统治者一般拿着契约(这是证据),但是并不催人履行契约(这是宽广胸怀的德行)。有道德的人们之间好像有契约一样,都会自动信守诺言;无道德的社会,好比税务官员天天征税一样,未必有人去履行诺言。自然规律对于人们不会给予特殊偏爱的,它只会帮助善于学习大道且自我完善的人。

  日期:2018-09-12 12:48:14
  第八十章 人类终极社会的展望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展望下未来的社会:中央之国居中,周围是无数小国,小国的人民很少。有各种各样先进工具,但是不去滥用;人民珍视生命,且生活无忧故而不会像当今社会人民被迫颠簸流离;虽然有舟船车辆,可是能派上用处的地方很少;虽然有武器装备,但是没有打仗的地方;人民回复古老的生活方式,(真诚、纯朴、自然、相爱、智慧……)那么,这将是人类统治的极致,人类社会的终点。人们吃美食,穿着漂亮的衣服,居住在自己的屋子里面,在自己的风俗习惯中得到快乐。邻国可以互相看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互相听见,但是人民的军队,就算老死,也不会互相侵犯彼此领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