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三代风云录(史上最全的先秦史)》
第6节

作者: 千秋如梦醉
收藏本书TXT下载
  5、、泰逄氏
  又作泰逢氏(逄逢通假),《中次三经》最后一山名叫和山(在河南西北部),上有吉祥之神泰逢,形状如人,长着一条虎尾,喜欢住在萯山的南面,出入时身上闪闪发光,能兴云布雨,改变天气。
  6、孟盈氏、神民氏

  《海内经》中的孟盈之丘和神民之丘。
  孟盈氏,《路史》作盖盈氏,言其为活跃于若水流域(古河名,一说指的是今四川雅砻江)的古老氏族,。
  神民,即上神和下民,说明其氏处于神民杂糅的巫觋时代,而巫觋占主导地位,故神民氏又称神皇氏。
  7、倚帝氏
  《中次十一经》有倚帝山,今名五朵山或五垛山,在河南镇平县,道教圣地。倚帝氏或是活跃于此山附近的古老氏族。
  二、有四氏出自纬书,分别为:
  1、钜灵氏
  出自《遁甲开山图》,又作巨灵氏,“钜”同“巨”,意为大,“灵”,意为神,巨灵,即身材长大的神。“巨灵与元气齐生,为九元真母”;“与元气一时,生混沌”;“得坤元之道,能造山川,川出江河。”神话色彩浓重。
  《路史》言巨灵氏出自汾脽(shuí)(在今山西万荣),神通广大,率领“五丁之士”(五个大力士)开山治水,后入蜀地治蜀。
  2、黄神氏
  出自《春秋命历序》,又名黄祙(mèi),“祙”同“魅”,意思是外貌讨人喜欢的鬼。黄神氏出于淮水,长得黄头大腹,常驾六头飞麋上下天地,能与神沟通,据说其时有了官统。
  3、(犭巨)神氏
  出自《春秋命历序》,又作駏神氏,(犭巨)同“駏”,出自淮水,驾六只飞羊,为政三百年。
  我国古代将骡子的后代称为駏驉(jù xū),公马配母骡生的是駏,公驴配母骡生的是驉。所以,这(犭巨)神氏,可能是让骡子生出了駏。于是他受到了时人的顶礼膜拜,成了神一般的存在。
  注:骡有驴骡和马骡之分,驴马交配,母马所生的叫马骡,母驴所生的叫驴骡,古代称骡一般指的是马骡,驴骡另有一名叫做駃騠(jué tí)。马骡不能生育,但驴骡可以生育,虽然几率很低。驴骡生育的记录,国内外都有。
  4、次民氏
  出自《春秋命历序》和《洛书摘六辟》,又名次是民。次,差一点,是,真正,故“次是民”即比真正的“民”还差一点。“次民没,民始穴处之世终也。”意为:次民氏之后,人们告别了从合雒纪便开始的穴居生活,成了真正的“民”,循蜚纪至此结束。
  三、有二氏出自道家,分别是:

  1、冉相氏
  出自《庄子杂篇则阳》。冉相氏,是一位远古的哲学家,他从圆环之中悟出中庸之道。《说文解字》:“凡彼此交接皆名相。”相,即指圆环。《玉篇》:“冉,毛冉冉,行也,进也,侵也。”
  侵字有进入内部之意。冉相氏,因其事迹而得名。
  2、泰壹氏
  泰壹,即泰一、太一、太乙,道家的“道”。泰壹氏出自道藏,又称泰帝,为远古仙人,黄帝曾向其问道,得授“五牙三一之文”及《度人经》上卷,黄帝因此修为上仙。见《路史前纪三》。
  四、有六氏出处不明,可从氏族名入手,分别为:
  1、句彊氏
  又作句强氏,是活跃于偻句地区(山西文峪河一带)的古老氏族,其族有后人名句井彊,字子疆,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句彊氏应因此得名,是以后世名人命名其先族。

  2、钩阵氏
  又作钩陈氏、勾陈氏,“阵”与“陈”通。勾陈,北极星别称。可能钩阵氏是第一个观测北极星的氏族。
  3、大敦氏
  敦,古代食器。大,古人对名号与国的敬称,故大敦氏可能是因其食器而得名,一说大敦氏为浑敦氏(即盘古氏)之后,未知何据。
  4、云阳氏
  因云阳山得名,具体不详。后来的少昊亦别号云阳氏,非此云阳氏。中国云阳山有三处:一在今陕西泾阳县,又名甘泉山,黄帝以来多次在此举行祭祀大典,相传少昊曾居于此;一在今湖南茶陵县,有小南岳之美称,传少昊始封于此;一在今山东曲阜,即少昊陵,有中国金字塔之称。
  5、巫常氏

  巫,象形字,即上通天、下通地、中通人的人,号称能与鬼神沟通,巫觋(女为巫,男为觋)与天地鬼神沟通必跳舞,即“以舞降神”。常,下裙,即巫觋的必备装备。所谓“巫常”就是巫觋跳巫舞时穿的衣服,也就是说,巫常氏就是穿着“巫常”的氏族,换言之,这个氏族是从事巫这个行当的。齐桓公时有常之巫,与易牙齐名(不是什么好鸟),因为是棠(在今山东鱼台)地人,故又名棠巫。所以巫常氏的活动范围或在山东一带。

  6、空桑氏
  活跃于空桑地区(主要指今鲁西、豫东地区)。空桑地区多盐碱地,起初并不适合人居,属于大荒之地,即“空地”,这就是空桑的“空”。而“桑”指的就是桑树。空桑地区后来出现了大批移民,他们发现此地特别适合种植桑树,于是因地制宜,致使此地区出现了遍地是桑树的景观。后来,由于人口增多,此地区已经不再是空地,于是更名为广桑。
  日期:2018-11-13 15:08:27
  【延伸3】
  因提纪十三氏解读
  因提纪十三氏出自《路史》引《丹壶书》,十三氏共传六十八世。《丹壶书》又称《丹壶经》,道书,已失传。(以下传世之数亦源自《丹壶书》)
  1、辰放氏,传四世,出自《春秋命历序》和《洛书摘六辟》,见正文,略。

  2、蜀山氏,就是居住在蜀山(今四川岷山)的人,传一世。
  蜀山氏是古代蜀人的先祖,据说他们是古羌人的一个分支,而羌人最初形成于青藏高原地区。后来他们与蜀地的土著民族冉族融合成了蜀族。
  3、豗傀氏,无具体事迹,无得名来源,传六世。
  “豗”是个会意字。“兀”字象形,指的是高而上平,低洼处却有只猪,所以“豗”的意思是猪用嘴拱土。“傀”字从鬼,应与巫事相关。所以豗傀氏或因善于养猪并行巫事而得名。一说豗傀氏是鬼騩氏的后代。

  4、浑沌氏,传七世。
  这个名字比较特殊,盘古又名浑敦氏,这里有个浑沌氏,《汉书古今人表》中,伏羲氏之后还有个浑沌氏(《帝王世纪》作浑混氏,误)。具体情况,难以推知。
  5、东户氏,传十七世,出自东户季子。
  东户季子,简称东户,是传说中的上古君主,《淮南子缪称训》记载,东户季子的时代,路不拾遗,农具、粮食留在田头过夜也不会遗失。据《路史》注,东户季子最早出于《子思子》,作者孔伋,字子思,是孔子的嫡孙,世称“述圣”,其代表作为《中庸》。另外,在《汉书古今人表》中伏羲氏后还有一个东扈氏,是否与此相关,待考。

  6、皇覃氏,又名离光氏,号皇谈,传七世,出自《春秋命历序》。
  皇覃氏模样奇特,长得尖头大脑门,头上有角,能驾乘六只凤凰。出自衡地(在今河南沁阳市与武涉县一带),此地古称怀地,夏朝称覃怀。大禹之时,有怀地人曾帮助大禹治水,后得名覃怀氏(据说首领为伯益),与皇覃氏应是一脉。覃字象形,为酿酒之坛,或与制酒有关。离光即日光,或许与太阳崇拜有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