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那些事儿(刘裕拓跋珪卷)》
第5节

作者: 云海孤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07-15 20:23:31

  贺兰匈奴
  贺兰部是匈奴的一个部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匈奴人,是由匈奴人与高车诸部(关于高车族将在另一章节中详谈)杂居共处繁衍生息而来。由于贺兰部的强大,往往许多高车部落与它结盟。
  代国时,贺兰部与孤独部同为拓跋部的附属部落,拓跋部非常注重与贺兰部的关系,时常通婚。首领拓跋郁律曾嫁女贺兰部首领贺纥。传到贺野干时,娶什翼犍的女儿辽西公主为妻并生下贺讷和贺氏,随后亲上加亲,贺氏又嫁给什翼犍的儿子拓跋寔。论起来,舅舅娶了外甥女,可见拓跋部的伦理关系和草原其它民族一样非常混乱。总之,拓跋部依靠通婚融合加强血源关系,使拓跋部逐渐发展壮大。

  代亡后,贺讷接管部落,贺兰部虽然名义上归刘库仁统辖,实际我行我素,俨然一个独立王国。天王苻坚拿出对付草原民族的传统办法,封贺讷为将军。
  游牧民族没有定居点,逐水草而居,贺兰部早已远离贺兰山,来到阴山以北、西拉木伦河以西的草原上,聚居地大宁在哪里呢?应该在内蒙赤峰一带。
  随着宗主国前秦战乱,刘库仁被杀,贺讷感到称霸草原的机会降临,起兵攻打独孤部。两大匈奴部落之间的战争,以贺兰部失败告终。正在他懊丧不已的时候,拓跋珪到来了。
  贺讷显然非常高兴,隆重欢迎,并当面恭维拓跋珪说:“复国之后,当念老臣!”贺讷说这句话是真心诚意吗?不过是出于试探的目,从贺兰部意欲占领代北(今天的山西北部及河北西北部一带)可以看出,贺讷对草原有想法。

  不管贺讷出于什么目的,我们这位心气高傲的16岁少年笑道:“果真象舅舅说的那样,外甥怎么敢忘记呢!”
  贺讷再没什么表示,拓跋珪的盛气凌人和招摇引起贺兰部众的不满,为什么非你拓跋部才可以做草原主人呢?我们大匈奴才是草原和大漠真正的主人。
日期:2009-07-15 20:26:17

  以贺讷弟弟贺染干为首的一部分贺兰贵族开始谋划除掉拓跋珪。贺讷和贺染干不是一母所生,知道贺讷未必同意。因为贺讷是什翼犍之女辽西公主所生,拓跋珪的亲舅舅。要杀拓跋珪,不能让辽西公主和贺讷知道,采取的手段是暗杀。
  为什么草原上强大的部族均欲置拓跋珪于死地呢?拓跋部自首领拓跋力微开始,历经八王之乱、五胡之乱,一直雄霸匈奴故地,经营草原近一个半世纪,通过互相联姻成为塞北草原最大的一支力量。虽说被前秦国灭亡,但根基雄厚,势力仍在,亡魂不散。其它部族想夺取草原霸权,绝对绕不开拓跋部这堵墙,拓跋珪是拓跋部的魂,是旗帜。

  拓跋珪寄居人下,本该做事低调,但他性格张扬,做事动作大。与独孤部闹翻,干脆大张旗鼓,招集故旧。草原上的拓跋人和原代国的部族纷纷投奔拓跋珪。
  附属部众逃散让刘显很是气愤,大呼上当!派人抓捕贺氏,精明的贺氏逃奔到刘亢泥家,在供奉神像的车子中躲藏三天。刘亢泥全家人为她求情,贺氏这才免于一死。
  贺氏保住儿子完成任务,没必要继续呆在独孤部,鼓动原代国中部大人庾和辰带领部族逃到贺兰部。
  拓跋珪的势力越来越大,贺染干迫不及待地要除掉他,指使匈奴勇士侯引七突实施暗杀。
  牧民尉古真告密,拓跋珪做好准备,营地戒备森严,侯引七突不敢冒然动手。贺染干怀疑尉古真泄露计谋。把尉古真抓起来审讯,两个车轮夹他的头部,用刀刺伤一只眼睛,尉古真拒不承认,贺染干无奈释放。从尉古真、穆崇、奚牧等人的表现可以看出草原牧民对代国的态度,可谓人心所向。
  暗的不行,贺染干亲自上阵,率骑兵包围拓跋珪的营地。双方箭拔弩张,烈马长嘶,火拼一触即发。拓跋珪客居贺兰部,真正动起手来,是生是死,不言自喻。
  危难之间,多亏贺氏挺身而出,谴责贺染干:“你们要杀死我的儿子,到底想置我于何地呢?”
  贺染干心有不甘,却只得收兵退走。他并不惧怕贺氏,实在是害怕贺讷和辽西公主,不得不离开。

  贺染干行动失利使拓跋贵族看到希望,拓跋珪的从曾祖纥罗与其弟拓跋建及诸部大人共同请求贺讷推举拓跋珪为王复立代国。贺兰部和拓跋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上辽西公主支持,贺讷不得不支持拓跋珪复国。因为贺染干对贺兰部首领位置也抱有野心,一旦失去拓跋各部支持,会让贺染干得利。
  贺讷思来想去,想起三国的曹操,自己何不“挟天子令诸侯”,借助拓跋珪的力量统一大漠草原。
  个人的利益大于匈奴人的利益,这不是匈奴人的悲哀,而是人的悲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