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轶事第二部:千古女皇》
第21节

作者: 小六如居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7-31 10:37:45
  二十章 骆宾王下狱
  初唐时期,有那么四个人,“王、杨、卢、骆”,号称初唐四杰。
  浙江义乌,一对父子正在荷塘看风景,当中这小孩儿才七岁,也是神童级别的人。其父指着一群鹅对那个小孩儿说,能否就这群鹅作诗一首。这个七岁孩童作诗可不是说“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鹅。”他思索了一会儿,便作了一首《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同样是七岁能作诗,他有这么一首诗流传了下来,至今小孩儿都会背诵。此人便是骆宾王了。
  骆宾王文采斐然,写诗很厉害,但是做官做人就不那么地道了,当然比王勃要好一点,至少他不是杀人犯。

  乾封元年(666年),三十一岁的骆宾王高考发挥的不错,考上了(应试及第)。然后谋得了一个官职,在云南当了个官。后来,骆宾王大才子升官了,到仪凤三年(678年)已经官至长安主簿,没多久又升职为侍御史。
  天子脚下当官,任何人都不敢胡来,可是骆宾王偏偏要上疏议论朝政,本来这也没什么,关键是他议论的是当朝皇后武则天。按照官方解释,骆宾王上疏论事,触犯武后,被人诬陷而锒铛入狱。骆宾王一心匡救时弊,却“以讽谏下狱”,遭受不白之冤,难以申诉,看到监狱外边有几棵枯槐树。到了夏天,总有蝉鸣,骆宾王就借蝉言志,希望有人替他平反昭雪。
  骆宾王就在监狱里面写了一首《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诗就是这么一首诗,至于怎么解析,我就不会多写,相信大家也不愿意多看。
  骆宾王在监狱里面度过一段时间,遇到大赦而出狱。出狱后的骆宾王突发奇想要从军北却突厥,调露二年(680年),由于贪污受贿被贬为临海丞。骆宾王脾气还很大,被贬官后没有反省,反而辞官不做,就是那种老子不稀罕的感觉。
  永淳二年(683年),骆宾王到了扬州,听说扬州富甲天下,果然是名不虚传。第二年,武后光宅元年,在扬州的一家饭店碰到了一群失意的文人,参与密谋造反,当了李敬业的记室。
  据野史记载,李敬业谋反想拉当朝宰相裴炎入伙,而且裴炎的外甥薛仲璋也在他们团伙里头,想拉裴炎做股东有什么不可以。大才子骆宾王想了办法,写下一首儿歌“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儿歌当然是教给小孩儿传唱,一时间这首儿歌传遍了。

  这种事情太多了,当年李密认为自己能当皇帝不也是因为一首儿歌吗?这儿歌传到裴炎这里,他觉得蹊跷,去找骆宾王解一解。
  可是骆宾王就是不肯说,裴炎就拿出小金库来让他开口,而骆宾王表现出一副不屑你的钱的态度。裴炎没辙,想到骆宾王是个读书人,读书人可能喜欢书画,于是一副副书画摆在了骆宾王面前。
  骆宾王一副副地看,总是摇头,不行不行,这种画竟然不能入他法眼。裴炎刚开始很得意,看到骆宾王的态度时,脸色越来越沉。
  终于,骆宾王发话了,他指着司马懿的画像说道:“此人乃大英雄,大丈夫。”司马懿何许人也,看过三国都知道。骆宾王说司马懿是英雄也没错,放在三国时代,我也认为司马懿是英雄。
  裴炎不高兴了,司马懿跟我有什么关系,不过马上他就想到了什么,不过不敢确定,于是请骆宾王说得明白一点。
  “一片火,两片火”不就是个炎字吗,还要有多明白,而且骆宾王偏偏指着司马懿的画像说事是为什么,你裴炎此时不也是大权在握?裴炎可能想到了,不过,他不敢确定。
  骆宾王明白他可能在装糊涂,不过为了能拉他入伙,还是给他解释了一下。“一片火,两片火”,正是一个“炎”字,“绯衣”即“裴”,“小儿当殿坐”不就是说子隆(裴炎字子隆)可以坐在龙椅上?
  得到了骆宾王的肯定,裴炎不再怀疑,坚定了要加入李敬业团队的决心。
  野史不一定是空穴来风,这个事情究竟有没有发生也难说。不过我倒是认为有可能发生了,因为裴炎的外甥薛仲璋。如果这事儿是真的,那么薛仲璋很有可能就是裴炎派过去的,以便里应外合把武则天从那个位子上拉下来。所以,裴炎才会在文武百官面前逼宫,让武则天下台。
  当然野史记载是一种说法,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裴炎并不曾勾结李敬业要拉武则天下台,而是打算组织发动一场兵变来逼武则天还权于李旦。
  日期:2018-07-31 16:50:41
  廿一章 裴炎谋反伏诛
  裴炎有没有谋反呢?按照武则天的说法就是裴炎勾结李敬业谋反。谁叫你裴炎吃饱了没事做要在朝堂上逼宫。

  有一种说法是裴炎并非勾结李敬业谋反,而是组织一场兵变,打算通过兵变把武则天赶下来。当年,裴炎认为豫王(李旦)虽然当了皇帝,可是什么权力都没有,一切都是太后说了算,于是他打算趁太后巡游龙门的时候把她抓起来,让李旦当皇帝,武则天也尝一尝被软禁的滋味。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裴炎这个计划出来之后,下了好长一段时间的雨,武则天巡游龙门的计划就放弃了,而裴炎想发动兵变也不了了之。
  不管怎么说,堂堂宰相朝堂逼宫却是有胆魄,可是堂堂宰相锒铛入狱也非常震撼。裴炎进去了,整个朝堂都炸开了锅,不行,裴炎是顾命大臣,怎么能说进去就进去。于是文武百官都上疏为裴炎说话,绝大多数人认为裴炎不可能谋反。
  不得不说,裴炎当官还是当得不错,进去里面之后,很多大臣都是上疏给裴炎鸣不平,武则天没有理会。终于,有人实在看不下去,找武则天理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