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轶事第二部:千古女皇》
第16节

作者: 小六如居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武则天先让北门学士写了《少阳正范》及《孝子传》给太子李贤送过去,也就是提醒他:你好好当孝子就行,别跟老娘抢位子。谁知太子不买账,一转脸就把书给扔了,也算是告诉武则天:我不要反省什么,我看该收敛的人是你这个权力欲旺盛的天后吧。
  朝臣是什么态度呢?他们当然是支持太子成为他们下一任主人了,要知道在当时,女上司真是闻所未闻,既然太子能处理好政务,当然要拥护太子。
  有这么一件事可以看出来朝臣的态度,李治风疾加重,头晕目眩,不能处理政务,召开御前会议,商量着让天后摄政。摄政,可就是行使皇上的权力了。唐高宗李治以为,天后曾经处理过政务,没有出什么差池,这班大臣肯定会同意自己英明的决定,没想到,大臣想法非常一致:不同意。
  理由很简单:天子理外,后立内,天之道也…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传之子孙而委之天后乎!很明显,大臣们的意思就是,天下是姓李的,要摄政也是陛下的子孙摄政,怎么可以给天后?他们眼里的下一任主人俨然已经是当朝太子,李贤。
  这可有意思了,天平向太子那边倒呀。正在这时,宫廷里面又传出流言:太子李贤不是武则天亲生的,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所生。一传十,十传百,就这么一个空穴来风的谣言传的尽人皆知。但是,这并不影响太子的形象呀,反正肯定是李治的儿子,谁还敢给皇上戴绿帽子不是?
  李贤会不会不是武则天亲生的呢?有可能。李贤的哥哥李弘生于永徽三年年底,而他李贤生于永徽五年年底,兄弟俩相差两岁,这不不足为奇,关键是永徽五年武则天还扼杀了一个小公主,也是她的亲生女儿。两年能生三个孩子吗?
  调露元年(679年),洛阳发生了一起命案,一个叫明崇俨的道士死在了洛阳,案发现场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嫌疑犯作案手法非常高明,官府查不出任何蛛丝马迹。那这件案子就悬在那儿了吗?不能,武则天怀疑明崇俨是太子李贤指使人杀的,没有证据,但是太子嫌疑最大,他才会有作案动机。
  官府不能破案,没法交差,就给自己找了个蹩脚的理由:明崇俨每天指使鬼神做事,导致鬼神不满,他是被鬼杀的。
  尽管这么蹩脚的理由,还是有人相信,因为明崇俨就是一个道士,一个自称可以让鬼神为他办事的道士。
  武则天怀疑太子不是没有理由,明崇俨生前深受皇上赏识,每天给皇上和天后差使鬼神,而且他还故作玄虚地说:“陛下,我和太上老君谈话的时候,说到太子,他说太子不足以当大任,倒是英王李显有太宗的风范,可以继承大任。”李贤听说后怒不可遏,一个方外之人还敢议论当朝太子!
  这事过去不久,明崇俨就暴尸洛阳街头,把洛阳城翻了个底朝天也不见任何可疑人物。武则天很敏锐地捕捉了这个案件,把矛头指向了太子李贤。当朝太子实在犯不着和这个方外之人过不去,因为权力的天平在向他倾斜,但是,武则天倒要和这个方外之人过不去了。
  借着这个机会,武则天开始有理由监视太子的一举一动。
  终于,机会来了,可以动太子了。
  李贤有个毛病,纵情声色,当时有人劝他不要纵情声色,可是李贤没有听进去,过分的是,他还搞同性恋。同性恋对象还是户奴,名叫赵道生。为了讨好赵道生,李贤经常给他金银珠宝,真有一种恨不得把东宫让给他住的冲动,果然同性才是真爱…

  切入点来了,武则天以太子生活不检点为理由要调查太子。调查对象是太子,官员品级太低不行,只好由宰相出马,但是一般的宰相更不行,宰相都是倾向太子的,让他们调查,恐怕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只好派新提拔上来的宰相了。裴炎、薛元超两个人,当宰相前不过是四品官员,受武则天提拔才坐上了宰相的位置,肯定会以武则天马首是瞻,就选这两个人吧。再加上一个高智周,三个人风风火火地接受调查太子的任务。

  查的是太子生活不检点,那就从赵道生查起。这人还不明白怎么回事,被一群凶神恶煞的人五花大绑关在了一间黑屋子里。接下来就是一顿严刑拷打,承受不住酷刑的折磨,他“招供”了和太子密谋造反的事。
  案情升级了,太子谋反!
  太子李贤正坐在东宫喝茶看书,突然一群人闯进东宫,不由分说地要全面搜查东宫。
  “你们凭什么搜查东宫!”太子气得七窍生烟,当朝上下,谁还不给太子几分面子。

  “请太子息怒,我等奉命行事,太子殿下涉嫌谋反,请配合工作!”
  搜查的结果就是,东宫私藏了数百副甲胄。私藏甲胄,那就是谋反的证据,案情水落石出了,太子谋反,反形已具。
  李治不相信这个结果,太子身体硬朗,又受百官爱戴,天下迟早是他的,为什么要急于一时。李治要为太子求情了,对武则天说:“太子谋反这事不太可能,一定是有人诬陷他,不如看在朕的面子上,原侑他一次。”
  原侑?怎么可能,这回不扳倒太子,他肯定会有所防备,以后更抓不到把柄。武则天声色俱厉道:“为人子怀谋逆,天地不容,陛下何以为他求情,大义灭亲,何可赦也!”李治眉头深锁,连朕求情都不给面子了,这天后在想什么,为何要这么激动,太子也是她的儿子,何以相煎太急?李治可能抓破脑袋也没有想到,武则天看中的是他这个位置。
  太子李贤被废为庶民,数百副甲胄被当着百姓的面烧毁,这就是谋反的下场。
  既然是谋反,一定有同党,太子党的人稀里糊涂地“参与”谋反,一个个都被贬了,武则天一下子肃清太子党,真是够有手腕。
  当时有个叫高政的人,非常值得一提。高政是高真行的儿子,高士廉的孙子,他也莫名其妙被牵扯到了谋反案中,唐高宗李治念在高士廉的份上放过了他,送他回家让他的父亲好好给他做一番思想指导。
  高政松了一口气,没想到还有命回家。回家的路上,高政左顾右盼,每走一步都是如履薄冰,生怕有人过来抓他回宫问罪。

  高政越走越快,最后直接撒开两条腿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回家,到家了就安全了。一路上,高政犹如惊弓之鸟,高家已经受过不少牵连,这回死里逃生非常难得。
  加油,家就在前面了,已经能看到房顶了,快跑快跑。
  高政长嘘一口气,终于到了。看到他父亲和伯父,犹如劫后重生般激动,一脚踏进家门,就要给父亲和伯父请安。
  “父亲大人安好!”高真行上前扶起两腿发软的高政,突然一刀从他的脖子上抹去…他的伯父又在他肚子上补了一刀…
  这真是个天大的误会,太子谋反案弄得满城风雨,高政作为太子的属下,他的父亲和伯父以为他这次肯定凶多吉少,没想到皇上下旨让他们好好“管教”高政,皇上的意思会不会是叫他们大义灭亲?于是,高政踏进家门那一刻,被一把短刀划过了脖子…他至死都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这样做,其实这就是一个误会…一个这样的误会使得人性的弱点暴露无余…
  高真行…果然…真行…

  日期:2018-07-27 17:21:25
  以上章节标题寄调《满江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