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轶事第二部:千古女皇》
第15节

作者: 小六如居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7-27 10:16:13
  十四章 鸩李弘,武后又施毒
  我们先看一下李弘的简介。
  姓名:李弘

  性别:男
  生卒:永徽三年底(652年)至上元二年(675年)
  请大家记住他的生卒年,因为后面还会提到。
  职业:太子
  性格:仁孝、同情心泛滥(这个性格使他丢了性命)
  李弘,武则天的长子,有三个弟弟,李贤、李显、李旦。李弘虽然年轻,但作为太子,他有不少次监国的经验(虽然每次都没做好)。李弘仁孝,同情心泛滥是怎么回事。别急,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李弘跟着老师学习《春秋》的时候,老师给他讲了楚国世子芈商臣杀国君的事。芈商臣是楚国的储君,但是他杀了楚王,提早即位。李弘听到这个故事,忧心忡忡了大半天,然后对老师说:“先生,圣人既然是要教诲我们,怎么会把这样的事情写进去呀(圣人垂训,何书此邪)?”先生就不理解了,这样的事情怎么不能写,他回答道:“圣人要教诲我们,当然是好的坏的都要写,这样才能惩恶扬善呀!”李弘实在受不了这种臣杀君,子弑父的故事,坚决要求老师把教材换了,老师就把教材换成了《礼记》。这老师认为,这孩子天生仁孝,必定是一个难得的好君王。

  李弘的性格像极了父亲李治,完全秉承了父亲这种仁孝,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李弘从小体弱多病,据说得了肺痨,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肺结核。仁孝的同时,李弘读书也非常用功,唐高宗李治对他可是寄予厚望呀。按理说,这样的一个乖孩子不太可能跟母后武则天发生冲突。但是,冲突还是发生了。
  上元二年(675年),注意,李弘死在这一年。由于身体原因,李弘没有理会朝政,在家里好好养病。在家久了,那就闷得慌,李弘就想出去溜达。不料,溜达到了掖廷。这里囚禁着他两个姐姐,就是萧淑妃的两个女儿。
  李弘又开始同情心泛滥了,看到两个姐姐年逾三十不嫁,奏请让两个姐姐出嫁,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李治觉得可行,一下子从李弘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高兴的不行,况且,两个公主嫁人没什么不好。
  可是武则天就不那么想了,她勃然大怒:好个小屁孩,当年要不是老娘把萧淑妃搞垮,你还有命当太子,现在翅膀硬了是不是?还敢跟老娘叫板!不是让你姐姐嫁人吗,那就嫁了吧,正好这儿有两个值班的保安,让他们俩娶了两个公主吧!
  在公主看来,能出嫁过日子已经算是莫大的恩惠,何况皇宫中的保安也不差。两个保安稀里糊涂地娶了公主,真的都怀疑这是在做梦,在他们眼里,娶妻生子,这一辈子就这样了,还真没想到天上掉下个公主。
  一个未嫁,一个要娶,另一个求情,这么简单地一拍即合的事情,在后人看来却是非常蹊跷。据说李弘因为这件事失爱于武后,没多久就驾鹤西去了。官方表示是从小体弱多病而病死的,当时的人都认为这是武后暗中搞鬼,把太子李弘给鸩杀了,又是一桩宫廷投毒案件。
  这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情被历史学家争论不休。经过很多文学作品的渲染夸大,证件事情更是扑朔迷离。我想通过自己的方式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疑点一:两个公主的年龄。《资治通鉴》记载年逾三十不嫁,《新唐书》更加离谱,年逾四十不嫁。可是,当时的唐高宗李治只有四十七岁,年逾四十绝对不可能,李治再厉害也没有可能七岁生孩子。李治十六岁当太子,萧淑妃就是在李治当太子期间嫁给了李治,假如说,当年萧淑妃怀孕的话,那么李治十七岁时生下公主,三十岁有可能,但是,宣城公主的墓碑上记载,宣城公主死于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享年六十六岁,倒推到上元二年(675年),宣城公主也就二十七岁。这是资治通鉴的记载。《新唐书》的记载,这件事发生在咸亨二年(671年),咸亨二年的唐高宗也就四十三岁,就算十七岁生孩子,公主也才二十六岁,按照墓碑推算,公主也不过二十三岁。

  疑点二:保安当驸马。据史料记载,两个驸马都是翊卫,就是皇上身边的保安,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当的。《资治通鉴》记载这两个人是随便选的,出身比较卑微,看来未必。皇上身边的保安,娶个公主虽说不上门当户对,也不至于辱没她们。
  李弘的死也是存在疑云,这么说吧,唐高宗李治刚刚给李弘口头承诺,打算把皇位禅让给他,自己退居二线,不久后,李弘就死了。据李治给出的官方解释就是:此儿从小体弱多病,没等朕禅让皇位就病死了。
  当时的人都怀疑是武则天下毒鸩杀了太子李弘,因为这个时间太巧了,刚得到父皇的承诺没多久就病死了。当然,我们可以认为李弘是因为兴奋过度,加重了病情而一命呜呼。各位看官,你们认为李弘是怎么死的?
  太子神游,天下无不痛悼。唐高宗李治下诏:朕方欲禅位皇太子,而疾邃不起,宜申往命,加以尊名,可谥为孝敬皇帝。
  李弘没有子嗣,接任太子之位的人便是他弟弟李贤,李贤比哥哥小两岁,当年二十二岁,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没有疾病。李贤的兴趣爱好广泛,熟读经史子集,而且擅长骑马打猎。这绝对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呀,搁现在都不知道拿过多少“三好学生”的奖状了,悲剧的是,他要面对的是武则天,虽然武则天是他的亲娘,但是,权力面前,你李贤靠边站,武则天要掌权。
  日期:2018-07-27 15:59:25
  十五章 李贤黜
  太子李弘不明不白的死了,对于全国人民来讲,那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接替李弘位置的就是他的弟弟,李贤。

  李贤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文武全才,在百官眼里,他就是下一任君王。李治也特别看好这个儿子。
  李弘从小就明白很多道理,读书也是特别的上进。而且,李弘还召集一大批饱学之士为《后汉书》作注解。李治喜欢的不得了。作为太子,当然不能只会读死书,必须要学会处理政务呀,于是李治要着重培养这个年轻人。
  给他机会监国,让他面对一下文武百官。还别说,这李贤处理政务有板有眼,在文武百官方面口碑很好,唐高宗更是高兴,想都没想就给李贤颁发荣誉证书,奖金五百匹锦绣。
  新太子俨然成为了后起之秀,深受爱戴。这回轮到武则天着急了,李贤身体倍儿棒,平时锻炼也很勤快,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精力总得比一个老妇人的精力旺盛吧,时间来不及了,先对付一下李贤。
  武则天效仿李世民,也召集了一大批文人作为自己的智囊团,这一批文人尽是些不大的官员,提拔他们,他们才会对武则天心存感激。由于这群人办公是从北门经过,所以号称“北门学士”。北门学士明面上给武则天写书,其实也暗中插手朝政,分割宰相权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