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轶事第二部:千古女皇》
第13节

作者: 小六如居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7-26 10:47:48
  十二章 仁贵脱帽退万夫
  咸亨元年(670年),吐蕃聚众闹事,征伐吐谷浑。吐蕃在青藏高原地区,住的地方高,打仗水平也高,没多久攻陷西域十八州,吐谷浑赶紧谴使向大唐求援。
  李治得到消息后任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总管,阿史那道真和郭待封为他的副手。这回薛仁贵出征面临了一次惨败。
  原来郭待封自以为是,耻于给薛仁贵打工,每天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对于薛仁贵的命令都是选择性听从,或者说是根本不从。
  将帅不和,兵之大忌。薛仁贵带兵行至大非川,将往乌海。行军之前,薛仁贵在军事会议上下达指示:乌海这个地方很危险,路途又遥远,恐怕粮草辎重不好运过去。这样,我亲自带领精兵轻装简行,兵贵神速,打他个措手不及。诸位在大非川扎下营寨,好生看管粮草,等我的好消息。

  “你说能破就能破吗?我看不见得吧!”郭待封心里暗道。这次,他不打算听从薛仁贵的命令,自己盘算好了下一步行动,就因为他的擅自行动,导致唐兵大败。
  薛仁贵率领部下日夜兼程,击吐蕃于河口。吐蕃没有想到薛仁贵这么快就来了,被打得落花流水,丢盔弃甲。果然不出所料,兵贵神速,大非川到乌海的路太过于险峻,轻装简行是最好的办法。
  胜利之后,薛仁贵屯兵乌海,派人去叫他的副手郭待封。毕竟薛仁贵带来的人不多,守不住乌海,还是得等大非川派兵增援,使者临行前,薛仁贵再三叮嘱,不要运粮,不然行军速度慢不说,很有可能会被吐蕃打得落花流水。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郭待封就是不听命令,不管前路多么险峻,只要咱们好生走,还怕他什么吐蕃。
  很快,郭待封就知道错了,大非川到乌海的路不是很难走,是非常难走。非常难走那就慢慢走!郭待封指挥着大军押运粮草,缓缓地向乌海挺进。
  “大家不要急,薛将军已经占领乌海,咱们要保证薛将军的后勤,可别让薛将军饿肚子呀!”郭待封并没有催促大军前行,自认为吐蕃被打败,一时间不会有动作。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失败怎么会让吐蕃变为缩头乌龟?
  郭待封大军还没到乌海,就碰到了吐蕃二十万大军。郭待封傻眼了,薛仁贵未卜先知?没有时间给他考虑薛仁贵是怎么想到押运粮草会遇到敌军,在吐蕃眼里,薛仁贵惹不起,你郭待封也惹不起吗?况且,军粮在你手上,只要我们劫了军粮,薛仁贵还不是要乖乖就范!
  两军交锋,郭待封大败,如薛仁贵所说,被打得落花流水。全线崩溃的情况下,郭待封脚底抹油跑了,留下粮草辎重也不管了,反正带不走,先保命要紧。
  消息传到薛仁贵这里,他长叹一声,知道乌海也守不住了,当机立断退出乌海,返回大非川屯兵。
  屋漏偏逢连夜雨,吐蕃不依不饶,派遣四十万大军追击薛仁贵到大非川。没有别的办法,继续逃命吧!
  “这就是‘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哈哈!还不是被我们打的落荒而逃?”在吐蕃的嘲笑声中,薛仁贵逃的非常狼狈。名将不是不会经历失败,而是能保留实力以图后续。人生就像愤怒的小鸟,失败的时候总有一群猪在笑…
  薛仁贵与吐蕃的这次交手,失败了,要说过错,薛仁贵是有的,郭待封也有,军人的天性就是服从命令,绝对服从。薛仁贵吃了败仗,唐高宗李治面子也挂不住,毕竟人是他安排的,换句话说,薛仁贵辜负了皇上的信任。有功要赏,有过就罚,出征吐蕃的三个将领都被除名,贬为庶人。

  脱帽退万敌
  薛仁贵被贬的消息传开了,高句丽认为这是绝佳的机会,他们最怕的是薛仁贵,也是薛仁贵把他们打的服服帖帖,没有脾气。这回薛仁贵被贬,高句丽坐不住了,开始聚众闹事,大有趁火打劫的味道。
  “陛下,高句丽聚众反叛,臣以为应当迅速召回薛将军!”大唐朝堂之上,大臣劝李治道。
  李治正发愁呢,他何尝不知道薛仁贵是最佳人选,但是君无戏言,不好意思开口,有人这么劝他,正好借坡下驴。李治“为难”地说道:“朕…朕也知道,就依卿所奏。”

  高句丽踌躇满志的时候听说薛仁贵回来了,立刻没了脾气,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蹦哒不起来。既然薛将军来了,那咱们还是安分守己吧。看来一个人的威名有时候胜过千军万马。
  高句丽老实了,唐高宗又起幺蛾子,因为一点事情把薛仁贵流放象州。怎么感觉有一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味道…
  也不知道谁传的谣言,说薛仁贵死在了象州。这回高句丽按兵不动,不想再折腾了,可是咱们大唐的老对头突厥又按耐不住,觉得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时机,开始了南下侵唐的战略部署。
  李治彻底傻眼了,突厥已经被父皇打得不敢出来了,莫不是欺我大唐将军已老。唐高宗又想到了薛仁贵,放下君王的面子召见了他。
  “罪臣薛仁贵,参见陛下!”
  “爱卿不必多礼,朕这次找你实在是有事相求。”李治脸色有些为难。
  “陛下,臣戴罪之身,请陛下令择贤能。”薛仁贵虽然被流放,但是突厥入侵这种大事还是知道一些,他不想出征,把李治给怼了回去。
  “当年玄武门涨大水,若不是爱卿,朕已经成了一条鱼,爱卿忘了朕赐给你的御马。”李治开始拉拢薛仁贵,继续说道:“如今危难之时,朕本不该请你,但是爱卿真的忍心看到大唐国土沦陷吗?爱卿真的不愿意为朕指挥兵马出征吗…既然如此,朕…还是另选他人吧。”李治开始打感情牌,个人感情和家国情怀双管齐下,薛仁贵再不答应恐怕不合适了。
  “既是如此,臣谢主隆恩。”薛仁贵一撩长袍,跪倒,拱手谢恩。

  于是,薛仁贵再度挂帅出征,前往云州与高句丽交手。
  高句丽那边也听说了唐蛮子派兵来了,主帅问:“唐将是谁?”
  手下:“报告将军,是薛仁贵!”
  主帅:“薛将军?不可能,前面不是说薛将军流放象州以后去世了吗?怎么会死而复生?”他这一声“薛将军”表明他对薛仁贵这个对手的尊重与忌惮。
  手下:“将军,探子打听的清清楚楚,确是薛将军无疑。”听到主帅叫他“薛将军”,手下也不再好直呼其名。
  “不可能,一定是唐蛮子无中生有,我看过薛将军的画像,待我亲自去会一会唐蛮子。”

  两军阵前。突厥言道:“兀那唐蛮子,报上名来!”
  薛仁贵回答:“薛仁贵!”
  “不可能,我听说薛将军已经死了,你怎么可能是薛将军!”
  “谁诅咒我,我这不是好好的吗!”薛仁贵暗道。

  薛仁贵慢慢地解下头盔的带子,除去兜帽,催马上前。整个过程都是不紧不慢,面对高句丽大军不见惧色,果然有胆识!
  “是薛将军!是薛将军!”高句丽内部有点躁动。
  身着白袍,胯下白马,手持方天画戟,弓箭随身,不是薛将军是谁?
  “真的是薛将军,薛将军没死!”突厥由惊讶变为恐惧,相顾失色。片刻之后,突厥大军纷纷下马罗拜。面对前面这么一群人,薛仁贵不禁露出一丝冷笑。

  “请薛将军恕罪,我等无意冒犯者也。”突厥学着中原人的语气,给薛仁贵施礼。之后,突厥大军慢慢往后退,再之后,赶紧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