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轶事第二部:千古女皇》
第4节

作者: 小六如居士
收藏本书TXT下载

  百官请立皇后,李治下诏:“武氏门著勋庸,往以才行入后宫,朕昔为东宫,入侍先帝,常得武氏侍从,先帝垂赐,以武氏赐朕,可立为皇后!”这个诏书很好,李治肯定花了不少功夫。首先说武则天出身功勋家庭,显然是指其父武士彠跟随李渊做后勤,也算是功劳不小。出身问题解决了,其次就是武则天的“黑历史”,李治倒也承认,武则天就是先帝的才人,不过先帝把武则天赐给我了,既然是先帝所赐,当个皇后怎么不可以,好一个强行洗白!

  永徽六年,武则天终于当上了皇后。故后王氏,故淑妃萧氏两个人被囚禁于别院。李治总觉得有些对不起她们,经常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去看她们。李治看到她们两的囚室封闭严密,只有一个小窗口送饭进去。好比《笑傲江湖》中囚禁任我行的监狱,不过任我行是在西湖底下,萧淑妃和王皇后在长安城。
  李治见到这个情形,不禁动了恻隐之心,毕竟里面关的是曾经所爱的人呀!李治不禁呼喊道:“王皇后和萧淑妃安在?”王皇后知道皇上来了,哭着回答道:“妾等犯罪废为宫婢,陛下怎么还这样叫我们?”顿了一会儿,王皇后继续说道:“陛下若念旧情,使妾等重见天日,把囚禁我们的地方改为回心院吧!”李治的心软了下来,里面是结发妻子,朕怎么能这样对她。李治说道:“朕自有处置。”

  李治去看望王皇后和萧淑妃怎么会瞒得过宫中耳目众多的武则天!武则天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勃然大怒!皇上对这两个人还有旧情,这要是死灰复燃,那我这么些年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不能让她们再和皇上有任何交流!武则天来了个很绝的做法。
  武则天派人杖打王皇后和萧淑妃各一百,两个女人,而且还是宫中的女人,如何能承受一百大板,打得两个人半死不活。这还不算,武则天还命人断去她们的手足,投到酒瓮中(令二妪骨醉)!你们两个不是梦想着皇上会回心转意吗,还回心院,做你们的春秋大梦,我就要你们醉到骨子里。武则天派人来的时候王皇后和萧淑妃两个人表现截然不同。
  王皇后再拜道:“愿大家万岁,武昭仪承皇恩当了皇后,我等不免于死,死都是我应有的处分(昭仪承恩,死自吾分)”王皇后表现出成王败寇的气魄,确实让人心折。而且,王皇后并不承认武则天是皇后,还是那个“武昭仪”。
  萧淑妃则是破口大骂:“姓武的狐狸精,来世我生为猫,你为老鼠,我生扼你咽喉(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
  武则天以后总是梦见王皇后和萧淑妃向她索命,武则天经常想到她们俩披发沥血临死前的状态,以为恶鬼缠身。后来武则天搬到蓬莱宫居住,还是能看到她们的鬼魂,直到再后来武则天搬到洛阳,终生不再回长安。而且,从萧淑妃死后,宫中不让养猫。
  奸臣李义府
  李义府和许敬宗可以说是唐高宗李治手下的奸臣,就连《新唐书》里面他俩的传记都是在“奸臣”这一部分。武则天搞垮了王皇后和萧淑妃,李治当然不会不知道。不过李治性格“仁孝”,说难听点就是软弱。难怪他喜欢萧淑妃和武则天这样泼辣型的人,毕竟补足了他的不足。皇后被搞垮了,不代表事情结束了,武则天还有个名叫李弘的儿子没当太子!
  武则天不好出面,就让许敬宗出面,许敬宗对李治说:“皇太子是国家的根本,如今皇后既然换了人,王皇后的儿子也应该让位了。如果还让李忠(王皇后的儿子)当太子,恐怕李弘不满而窃位,愿陛下考虑考虑。”李治想想也对,不过也不高兴,立太子我不知道吗?李治说道:“李忠愿意让位。”

  显庆元年(656年),立李弘为皇太子。中书侍郎李义府参知政事。李义府笑里藏刀,当时的人叫他李猫。没有人支持武昭仪的时候,李义府支持武昭仪,换得了武昭仪和皇上的信任,但是李义府……
  李义府仗着皇上的信任,恣意妄为。洛州有妇人淳于氏,长得非常不错,但可惜的是犯了法,系大理狱,李义府让大理寺丞毕正义枉法将那淳于氏放出来,并纳她为妾。不过事情败露了,大理卿段宝玄检查犯人的时候发现少了人,心中顿生疑窦,实在想不起来到底少了哪个。段宝玄不敢擅作主张,于是上疏请皇上介入。李治派刘仁轨等查办这件事,李义府怕他被供出来,威逼毕正义在监狱中自杀。李义府很皇上说这人私放犯人,畏罪自杀了,李治就没有再追究下去。

  有人看不惯李义府的行为,谁呢?侍御史王义方。王义方想弹劾李义府,但是怕李义府暗中踹他一脚,到时候自己惹祸上身不说,还会连累家里人,于是先给他母亲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儿身为御史,看到奸臣不管就是不忠,但管他又怕惹祸上身使母亲担忧为不孝,二者不能裁决,请母亲提点。”其母说道:“你能忠君爱国,我就算死也没什么遗憾,放手去做吧!”
  王义方就给李治上疏:“李义府擅自杀了六品官员,大理寺丞毕正义,还说他是畏罪自杀,明明就是李义府杀人灭口,请陛下彻查此案!”李义府才不怕这么一篇奏折,皇上不会全听你一面之词。果然,李治没有彻查案件,甚至都没有动李义府一根汗毛。王义方就倒霉了,李治责怪他诽谤大臣,出言不逊,将他贬出京城。
  李义府和许敬宗的“辉煌事迹”当然不止这么点,以后还会提到。武则天当了皇后,又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母以子贵,武则天暂时不用愁以后的生活会被人挤兑了。但是武则天不会仅仅满足于皇后的位置,不然又怎么会成为千古第一女皇帝呢?!
  日期:2018-07-22 09:13:54
  第四章 却又何如?
  不管怎么说,武则天还是顺利当上了皇后,不过这个皇后的位置不稳定,因为还是有人不服。武则天终于明白,仅仅依靠朝廷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依靠外廷。废王立武的风波中,反对武则天的人大多是元老重臣,外廷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而且反对的声音一度更高。反对的人都是元老重臣,他们都在宰相的位置上,武则天不得不考虑这些人。对于支持武则天的人,她的政策就是奖励,对于反对的人,那就是惩罚。比如那个把朝笏摔在地上的褚遂良,不就被贬了吗?那么,接下来武则天要对付的就是韩瑗和来济,这两个人都公开表示不支持武则天当皇后,而且言辞激烈。

  武则天来了一招以退为进,在她当上皇后的第三天,他就对李治说:“当初妾要陛下在四妃之后加一个宸妃,韩瑗和来济当年反对,甚至不惜在朝堂上和陛下争论,虽然言辞偏激,但是也都是为了国家,恳请陛下嘉奖他们二人。”李治一听,是这么个理儿,于是把皇后的意思转达给了这两个人。这两人都是官场老手,怎么不可能不明白武则天的意思,不知道还好,一听说武则天“既往不咎”,两个人越是害怕(瑗等弥忧惧)。害怕的结果就是他们经过反复商量,打算辞官。李治可没想那么多,他认为皇后是真的既往不咎,这不正说明了皇后胸襟广大吗?你们两个人辞官是几个意思,这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所以,李治坚决不同意这两个人辞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