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侧面——关于两千年来中国“社会制度”演变的那些事儿》
第40节作者:
一阵疯818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结果,郭沫若读了这首诗后,吓得魂不附体、心惊胆战、屁滚尿流、屎尿俱下、犹如五雷轰顶一般,赶紧给中央打报告,说是要把以前的文章都烧了,然后削发明志,啊不!是以诗明志,要给自己洗刷冤情。他回复毛主席—《呈毛主席》:
读书卅载探龙穴,云水茫茫未得珠。
知有神方医俗骨,难排蛊毒困穷隅。
岂甘樗栎悲神墨,愿竭驽骀效策驱。
犹幸春雷惊大地,寸心初觉祝归趋。
很显然,郭沫若愿意为“最高指示”肝脑涂地,随时随地改变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学术倾向。要不怎么说是“愿竭驾骀效策驱”呢?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日期:2018-09-25 12:29:33
《历史的侧面》(165)
不过,要将秦朝以后的社会类型定义为“封建社会”,始终有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就是如何表述“封建”一词的原始本意。因为,熟知中国古典文化的人都知道,“封建”一词用于修饰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特别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至少在老一代学者那里是根深蒂固的,不是几个御用文人凑在一起写几篇学术文章,或者歇斯底里地一通胡吹乱喊,就可以轻轻松松化解的。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郭沫若之流也算是煞费苦心。他们先后耍弄了两个花招:一个是瞒天过海;一个是偷梁换柱。
我们先说瞒天过海。
为了证明此“封建”,非彼“封建”,郭沫若用了混淆视听的手法,将“封”、“建”二字进行重新的“考证”。在他看来:
“封”字,原指“境界林”;
“建”字,原指“立社稷”【109】。
并由此得到结论:
“古人之所谓‘封建’,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封建’, (在)字义上大相径庭。”【110】
怎么个大相径庭法呢?
不知道。
也没法知道。
因为从基本含义上讲,根本没有发生过“大相径庭”的事儿,至少到民国时期为止,没有出现差别。没有办法,郭沫若只好采取瞒天过海的方式,对“封建”之意开始曲解。
比如,他们不从正面回答“封建”的含义到底是什么,而是把秦朝以后的一些“封建现象”拿出来做文章,比如:
“汉有诸王、唐有藩镇、明(其实是清初—阵疯注)末有三藩,清初有年羹尧,就是一般的行省总督,都号称‘封疆天子’…”【111】
你看看,郭沫若又把歪理当真理了吧!他总是想拿“封建的遗迹”来证明秦朝以后也是“封建”的,可是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 一不留神就又回到封建的原始本意那里,也就是所谓的“封邦建国”、“采邑领主”…
其实,从他的很多叙述当中都能看到这种相互矛盾之处,关于“封建”的含义时大时小,时强时弱,忽前忽后,忽古忽今,变幻莫测,已经到了神出鬼没的地步。要不当年的“动力派”主将李季(还有陶希圣)怎么会不无讽刺地挖苦他说:“尽举一些没有用的例子,或者恰好是封建制度特征的反例”。而郭沫若此举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混淆视听、模糊概念,以求在乱中取胜。
这就是瞒天过海。
我们再说“偷梁换柱”。
日期:2018-09-25 14:11:20
《历史的侧面》(166)
我们再说“偷梁换柱”。
我们知道,古人向来以“封建制”来指代先秦时期的社会制度,用“郡县制”来指代秦朝以后的社会制度。在古人那里,并没有“社会”的概念,类似“社会学”这样的高级学科在当时还不流行,古人向来以“制”来形容当时的社会。而且,古人对于对于经济基础很漠不关心,对于上层建筑却很关心。这样一来,就为郭沫若之流的曲解提供了可乘之机,可以在经济基础方面大做文章。
按照“五阶段论”的说法,资本主义之前必须是封建的,而封建之前又必须是奴隶的,这个顺序不能颠倒、也不能跨越。所以,郭沫若为了凑数,只好把先秦的商、周时期强行定义为“奴隶制社会”,将秦朝以后一直到鸦片战争之前这段历史时期强行定义为“封建社会”。但这都是从“经济基础”方面考虑的,并没有从“上层建筑”方面考虑。
那么如何从“上层建筑”方面进行命名呢?总不能继续沿用古人的说法,称先秦时期为“封建制”、秦朝以后为“郡县制”吧,这不露馅了吗?是自己打自己的脸,所以说,坚决的不能用!
不能用怎么办?
没别的办法,主张“战国封建论”的大脑们凑在一起,一商量,一拍大腿,有了!在先秦的封建制度里不是有一个“分封”的动作吗?周天子将亲戚、功臣都分封出去,让他们到地方上做诸侯,各级诸侯又在自己的诸侯国里分封大夫,一直分封到最底层的士…
既然如此,那莫不如叫“分封制”得了,反正“分封”和“封建”长得差不多,词义也很像,颇能迷惑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Very good!就这么定了!
于是乎,“分封制”的概念新鲜出炉、热气腾腾、嘎嘣松脆、外焦里嫩,就像一摊新落地的臭狗屎,一泡一泡喂饱了那些拥护者的肚皮。直到现在,在中小学生的课本里,仍然在讲述这样的封建观,只不过将先秦时期的制度称为“分封制”,用以代替原来的“封建制”。
此举便是“偷梁换柱”。
日期:2018-09-25 15:55:37
《历史的侧面》(167)
不过,你还别忙着恶心,因为这样的理论很快就成为一种历史“事实”、一种关于中国史学的一个不可动摇的结论,至于原因吗,无他,所谓“谎言说一万遍就是真理”,最后连谎言的制造者本人自己也相信了。
比如,郭沫若本人就曾经说过:“旧时说夏、殷、周三代为封建制,以别于秦后的郡县制,这是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历史事实,从来不曾有人怀疑过,也是不容许人怀疑的。但近年来因封建制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因而三代是封建制之说便发生了动摇。”【112】
那么是谁在动摇呢?
明明就是他自己嘛!
别人谁也没动摇过,都是他自己在动摇,是他自己在贼喊捉贼。
这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论调,足以证明其学术道德已经堕落到何等触目惊心的地步。就像陈凯歌说的那样,人可以无耻,但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
然而,谎言毕竟是谎言,说一句谎言不可怕,可怕的是,说了一句谎言就需要编造更多的谎言来弥补。
为了使自己的谎言更像那么回事儿,郭沫若不得不查漏补缺,编造更多的谎言来弥补自己的漏洞。
比如,为了证明商周时期是奴隶社会,有大量的奴隶存在,郭沫若之流不惜搞起了学术造假。例如,在古代文字的考证当中,他愣是把甲骨文中的“众”字硬生生地给解释成:
“太阳底下从事集体耕作的奴隶。”
意思就是说,只要是被人驱赶到一起从事集体劳动的人,就是奴隶。
后来,郭大文豪又进一步解释说:"众"就是奴隶,从甲骨文上看,"众"是日下三人形,说明他们是在炽热炎炎的田野里,赤身露体耕作着的奴隶。
可是,我们知道,农业劳动本来就是在太阳底下劳作,除非哪一天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室内化,才能够避免风吹日晒。但凭什么说日头底下劳动的人就是奴隶呢?这不是瞎掰嘛?因为上及远古神农氏,下至今天的农村,田野里劳动的农民都是在日头底下工作,难道说他们也是奴隶?再说了,"赤身露体"就是奴隶,这样的想象力也太丰富了吧?在甲骨文当中,"众"中的"人"字,是人体的侧视形,在其它甲骨文里,“人”作为偏旁部首出现时,也都是这样的写法,并无穿衣或者裸体的之差别,不知道郭大文豪是怎么望文生义、从中看出来他们是穿衣服还是不穿衣服的…
日期:2018-09-25 19:04:50
《历史的侧面》(168)
此论一出,天下哗然,学者们又被雷倒了一大片,这都是什么玩意儿啊?也太超乎人类的想象力了。很多学者私下里揣测,郭大文豪思维奔放,果然是非同凡响,天马行空、神出鬼没,已经到了无拘无束的地步。估计地球已经容纳不了他了,只有外太空才能承载他那不拘一格的“才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