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读三国(下):三国解谜》
第30节

作者: hz_lj9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张合之死,一代名将陨落。从张合和司马懿的三次争执,最终张合还是失败了。按说司马懿在此战中的表现大为失败,先是有上邽之失,让诸葛亮把粮食抢走了,后有卤城大败,在追击中还丧失了大军的副帅张合。可是由于最终还是把诸葛亮耗走了,曹睿也就不追究司马懿的责任。《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秋七月丙子,以亮退走,封爵增位各有差。”《晋书·帝纪第一》:“天子使使者劳军,增封邑。”

  司马懿虽然大失水准,却借助张合之死,从此大概让诸将都老实了不少。等到司马家心腹邓艾到了南安郡做太守,基本上雍凉的军权就落入了司马家之手。
  曹睿对于张合之死还是非常痛惜的。按三国志辛毗传:魏略:诸葛亮围祁山,不克,引退。张郃追之,为流矢所中死。帝惜郃,临朝而叹曰:‘蜀未平而郃死,将之若何!’司空陈群曰:“郃诚良将,国所依也”。毗心以为郃虽可惜,然已死,不当内弱主意,而示外以不大也。乃持群曰:"陈公,是何言欤!当建安之末,天下不可一日无武皇帝也,及委国祚,而文皇帝受命,黄初之世,亦谓不可无文皇帝也,及委弃天下,而陛下龙兴。今国内所少,岂张郃乎?"陈群曰:"亦诚如辛毗言。"帝笑曰:"陈公可谓善变矣。"

  陈群虽然是司马懿的政治盟友,但他的一句国所依也,似乎内中有深意啊。而辛毗刚正,所说的好像和陈群不是一个路子上的,陈群对此也无可奈何,只好说,你说的也没错。谁又能知道,这个张合之死确实影响了日后的魏国国运。假如曹睿知道的话,估计他就不会笑对陈群的话了。
  日期:2018-06-23 10:10:05
  解析9:蜀国内部的暗流:解谜李严案
  诸葛亮治蜀,由于诸葛亮基本上秉承这两条原则,一是治国以法,处事相对比较公平,二是注意搞团结,益州本土势力的能人,诸葛亮吸收进入蜀国的治理体系当中,因此,虽然蜀国内部传统上有荆州派,东州派,益州本土派之说,但诸葛亮基本上都能够保持住蜀国内部的团结,这个也是刘备攻汉中,乃至后来诸葛亮屡次北伐,而蜀国都能基本保持后方安定的的根本原因。

  但是,这个并不是说蜀国内部就没有反对派了。刘备,乃至诸葛亮的国策,一向都是要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治(是刘备家的,不是汉献帝刘协家的),因此,为了集中弱小蜀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诸葛亮一向是要搞集权专政的。对此,对于北伐的国策,乃至诸葛亮的专政,蜀国内部应该是不乏反对派。
  从诸葛亮死后,安汉将军李邈揣摩刘禅心理,以为诸葛亮专政必然会导致刘禅在诸葛亮死后会清算诸葛亮,急不可耐的跳出来,直指诸葛亮北伐和专权。诸葛亮活着的时候李严、廖立、魏延等人都对诸葛亮权力太大颇有微词,李邈在上表中说 “主畏其威”,意思就是连刘禅见到他都吓得打哆嗦,李邈还在最后幸灾乐祸地说:“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这个就触怒了刘禅。要知道诸葛亮死后,如何保持蜀国的内部团结,合力对付可能的魏国和吴国的进攻,成了头等大事,刘禅政治智慧还是有的,就算对诸葛亮内心有微词,那也要维护诸葛亮。李邈搞这一出,那是意图在蜀国内部掀起滔天巨浪啊,基本等于找死。

  因此,对于诸葛亮的北伐和专权,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不是没有反对派,而是在诸葛亮的刚柔相济之下,很多人不敢发声而已。但李严一案,却是给我们掀起了其中一点点幕后的帷角。
  李邈和李严,都是大案,但结果都是只有处理一个人,一个被杀,一个被废,这个其中蜀国保持内部安定团结的意味,就很浓厚了。
  日期:2018-06-23 10:13:13

  李严,荆州南阳人,先是在刘表手下任县令,估计和刘备可能认识。曹操南下,李严大概是不愿为曹操效力,西投刘璋。李严是个有能力的人,无论在刘表或者刘璋手下,都以能吏著称。刘备进入益州的时候,李严率领部下投降刘备,刘备任命他为裨将军。平定成都后,李严被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益州因在刘璋治理下,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刘备于是命军师将军诸葛亮、扬武将军暨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和李严五人一起制定《蜀科》,后来成为了蜀汉的法律体系的基础。

  李严又是个能文能武的全才,以五千人平定数万人的叛乱。按三国志李严传:建安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於郪,合聚部伍数万人,到资中县。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斩秦、胜等首。枝党星散,悉复民籍。又越巂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加辅汉将军,领郡如故。章武二年,先主徵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
  李严前后有过三任老板,刘表,刘璋和刘备,都能发挥才干,说明李严这个人还真的有几把刷子的。刘备临终,以诸葛亮,李严为托孤大臣,诸葛亮可以理解,那么李严怎么能跻身这个托孤大臣呢?事实上,在刘备召他之前,李严不过是个太守。
  对于李严的入选,楼主以为刘备是有多重考虑的,当然把李严归入东洲集团,把李严作为东洲集团的代表入选,这个易中天说过的。但是,考虑到李严的能力,文武全才的特点,与诸葛亮很像,不排除刘备是把李严安排诸葛亮在之后的接班人。类似于蒋琬的角色。另外,由于刘备后期伐吴,吴魏都和蜀国交恶,蜀国面临两面作战,因此,诸葛亮,李严两位托孤大臣,也有各自负责一个战略方向的考虑。

  刘备是夷陵之战败的太惨,所以身体坏的很快,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李严相处,所以,对于李严的超规格提拔,应该是刘备的独断,这个就导致了李严的问题。这个问题,既有李严个人性格的问题,也有诸葛亮集权而李严不满的问题。
  李严能力出众,这样的人比较容易自我为主,手下的人能力难以发挥,譬如杨洪,在李严手下干活觉得李严不听建议,就辞职,结果被诸葛亮提拔到蜀郡太守的职位,和李严平级。这一点其实和诸葛亮很像,但诸葛亮好的一点是,诸葛亮不怕繁琐,善于说服人,这一点李严是不如诸葛亮的。
  刘备去世后,李严长期负责东吴方向,先后驻扎在永安,江州。这个恐怕既是李严所负责的东吴战略方向的要求,也许另一方面,也有诸葛亮让李严远离成都的计划吧。这其中,李严干了几件事情,都让诸葛亮很不舒服。
  第一件事是劝诸葛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
  第二件事是要求成立巴州,自己做巴州刺史。(蜀国只有一个益州,诸葛亮兼益州牧。)
  第三件事是亮命严将二万江州军赴汉中抵抗曹真的入侵,结果李严和诸葛亮讲条件。诸葛亮不的不表李严儿子李丰为江州都督,负责江州事务。

  从这三件事来看,没有一件是诸葛亮能够容忍的。不过,即使如此,诸葛亮也没有和李严公开矛盾。从阳光的一点看,诸葛亮是尽力保持蜀国的团结,从阴暗的观点看,你要说诸葛亮是用郑庄克段于鄢的手段对付李严,也可以。谁教李严不知道满足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