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本关乎心灵与智慧的书》
第30节作者:
昆X 日期:2018-07-02 19:33:50
(1)“人不知而不愠”者,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君子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闪亮登场】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据说修订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他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被孔门弟子记录下来,整理编纂而成《论语》,二十卷,一万一千七百零五字。
【解字说文】
时习:经常温习,以求巩固,以备实践;当然,领悟能力强的学者,亦可通过“时习”来“知新”(2·11)。
说:通假字,通“悦”,高兴、愉悦。
远方:狭义上,仅指的是空间的遥远;广义上,还包含着时间的久远。
愠:生气、怨怒。
日期:2018-07-02 19:35:19
【疑点探秘】
本章的疑点有二。其一, 孔子所说的“有朋自远方来”,是否仅限于待客方面?其二, 孔子为何会称“人不知而不愠”者为君子,这样的君子名副其实吗?
首先来探秘疑点一:
正如曾子所说,“以文会友,以友辅仁”(12·24);有朋友,尤其是那些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远道而来,确实是值得高兴的事。然而,若是经常有朋从远方来,对寻常人家而言,恐怕亦会承受不了,开销不够啊;总不能为了“不亦乐乎”,便去打脸充胖子。况且,“近朋”又当咋办,总不能厚此薄彼吧?因此,“有朋自远方来”,确实不宜单纯地限于待客方面,而应视作做学问需耐得住寂寞。
《列子·汤问》中有则寓言故事叫做“愚公移山”,讲的是:愚公的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于是决心把山平掉;以智叟为代表的四邻八舍,认为不能,纷纷讥笑其傻。愚公说,自己死后有儿子,儿子死后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地挖下去,又何愁这两座大山不能挖平。愚公的这种矢志不渝的精神,最终感动了天帝上天,天帝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移走两座山。其实,做学问亦要如愚公那般,能够矢志不渝,能够“守死善道”(8·13);如此,即便周遭之人均不理解,亦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哪怕此人来自远方,身处将来。因为“德不孤,必有邻”(4·25)。
接着来探秘疑点二:
要想顺利地探秘好疑点二,首先就得弄清楚,何为“君子”?它通常存在两种说法。一、“君子”指具有高贵身份地位的人;二、“君子”指具有高深学问的人。那么哪种说法更接近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形象呢?鉴于《论语》中关于 “君子”的描述,多与学问有关如“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5·18)等,而很少涉及身份地位;故,可以推测孔子心目的君子,侧向于具有高深学问的人。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的开篇便写到“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直至今日,文人间谩骂甚至相互攻击之事,亦非绝耳,其中不乏成名成家之人。之所以文人会相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担心自己被轻视、被不知。当然,这种担心的背后,主要还是担心自己的面子、名誉、地位、甚至财富等各种利益受损。故,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放于利而行,多怨”(4·12)。一个真正“义以为质”(15·18)的君子,则能“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15·19),又何来愠之有。因此,“人不知而不愠”者,确乃实实在在的君子。
【白话试译】
孔子说:“学并能经常温习,以备实用,这难道不令人感到愉悦吗?即使自己的所学不被身边所接受,但总会有能与自己惺惺相惜的人,即便他远在天边,远在未来,这难道不令人感到快乐吗?没人理解,自己亦不恼怒,这难道不是君子吗?”
日期:2018-07-02 19:35:33
【附记:伯峻先生说】
【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 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 吗?”
【注释】⑴子—《论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⑵时—“时”字在 周秦时候若作副词用,等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在一 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王肃的《论语注》正是这样解释的。朱熹 的《论语集注》把它解为“时常”,是用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⑶习—一般人把 习解为“温习”,但在古书中,它还有“实习”、“演习”的意义,如《礼记·射义》的“习 礼乐”、“习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这一 “习”字,更是演习的意思。孔子所讲的功课,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 活密切结合。像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这 些,尤其非演习、实习不可。所以这“习”字以讲为实习为好。⑷说—音读和意 义跟“悦”字相同,高兴、愉快的意思。⑸有朋—古本有作“友朋”的。旧注说:“同 门曰朋。”宋翔凤《朴学斋札记》说,这里的“朋”字卽指“弟子”,就是《史记·孔子 世家》的“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译文用“志同 道合之人”卽本此义。⑹人不知—这一句,“知”下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
当时因为有说话的实际环境,不需要说出便可以了解,所以未给说出。这却给后 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 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 这种说法我嫌牵强,所以仍照一般的解释。这一句和宪问篇的“君子病无能焉, 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的精神相同。⑺愠—yùn,怨恨。⑻君子—《论语》的“君 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这里是指“有德者”。
日期:2018-07-02 19:40:52
(2)什么是道,为何本立而道生?什么是仁,孝弟何以能够成为仁之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闪亮登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