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本关乎心灵与智慧的书》
第29节

作者: 昆X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6-20 13:23:31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解字说文】
  好:多音字,本处念hào,为动词词性,喜欢、热爱。
  恶:亦是多音字,本处念wù,亦为动词词性,讨厌、憎恨。
  【疑点探秘】
  本章字面意思比较简单:只有仁者,才能喜爱人,才能憎恨人。不过,疑点随之而来:爱恨之心,人皆有之,可孔子为何偏偏会说,只有仁者才能喜欢和憎恨他人呢?看来,解开本章疑点的关键,得从仁者的本性入手。

  何谓仁者的本性呢?其实上一章已有提及:仁者宁静有涵养,沉着稳重、不易动怒。正因为如此,看事情能够冷静客观,可以明辨是非善恶;即便面对同一人,亦能评价恰如其分,既不过分地褒扬,又不过分地贬低。《论语》中便有提到,孔子在评价管仲时,既能对其过失进行批判:“管仲之器小哉”“焉得俭”“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3·22);亦能对其功绩予以肯定:“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6)。这便是“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原因所在,即:仁者能够理性地好恶。

  而不仁者看事情时,则偏重于感性认识,通过主观经验去判断是非曲直;即便面对同一人,也往往只是凭着自己的心情来好恶:喜爱人家时,便巴不得他能长命百岁,而一旦厌恶起来又恨不得他立马死去。应该来说,不仁者通常亦非智者。这是因为“知(智)者不惑”(9·27),而像“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12·10)这样地非理性地好恶,往往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从而导致误判甚至错判。

  【延伸阅读】
  有个成语叫做“割席分坐”,出自于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刘义庆主编的《世说新语》:
  管宁和华歆一同到园中锄草种菜,锄着锄着,便发现地上有片金子。管同学不为所动,就像看到瓦石一样,继续挥锄;华歆却将金子捡起来,但看见管宁满脸的嫌弃,于是赶紧将金子扔开。不久,两人同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一达官显贵乘坐者高大华丽的车子,从学堂门前经过,管宁像往常一样读书,华歆却扔下书,出去观望。管宁便将席子割开,与华歆分席而坐,并告诉华歆,我俩不再是朋友。

  如果此事不假,那么管宁恐怕既非仁者,又非智者,顶多算是清者。其一,管宁仅凭华歆的两件小事,便将他们友谊的小船打翻,说明管宁欠缺容人之量,试想,如果个个都像管宁那样,只要对方做了错事甚至只是做了不合乎自己心意的事,便要割席而坐;那么社会不乱才怪:“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8·10)。其二,管宁仅凭表象便武断地认为华歆是贪财爱富之人,而未能静下心去了解华歆真实为人。说不定华歆捡到金子是为了将它交到衙役叔叔或者是老师的手里边;退一步讲,华歆就算是有爱富之心,亦是再正常不过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4·5),只要能够取之有道就行。
  事实上,成年后的华歆,不仅见识过人,而且为官清正廉洁。据《三国志·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记载:华歆进京赴任,宾朋好友及昔日同事千余人均赶来相送,并赠送了价值数百金的巨额钱物,华歆来者不拒,却暗中在赠金上作了标记。临行之日,他将这些钱物全摆出来,对送行者说,本来没有拒绝诸位馈赠之心,所以收受的礼品很多,但一想到自己这次是孤零零地单车远行,本是无罪之身,但因怀藏壁玉,便有了被杀的理由,望宾朋好友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众人只好收回原来的赠予,并佩服他高尚的道德。曾深入平心静气地去了解华歆的想法,说不定去了解的。华歆做司徒(三公之一,官职正一品)后,禄米及皇帝赏赐,大半用来赈济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朝廷每每将罚没为奴的青年女子赏赐给大臣,只有华歆不收留,而是将她们全部嫁人。

  由此可见,仅凭表象去判定一个人,仅凭感性去好恶一个人,确实是有失公允的。
  【译文】
  孔子说:“只有仁者,才能理性的爱人,亦能理性地恨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