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本关乎心灵与智慧的书》
第31节

作者: 昆X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有若,字子有,孔子的学生,被尊称为有子。有若勤奋好学,能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孔子的学说,尤其重视孝道,且主张藏富于民。因其品学兼优,且“状似孔子”,孔子死后,曾一度被孔门弟子推举为“师”。
  【解字说文】
  孝弟:孝敬父母、敬重兄长;“弟”,通假字,通“悌”。“孝弟”的实质是“敬”。以“孝”为例,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7)、“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如果只是养而不敬,即便是富养,亦算不得孝。对于兄长,亦是如此。“孔融让梨”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佳话,是因为人们看重的不是梨,而是梨背后的“让”,而这种发自内心的“让”,便是一种“敬”、一种“悌”。

  犯上作乱:为私利而以不敬之心触犯甚至谋逆上级、长辈。“犯”,干犯,触犯;“上”,上级或长辈。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最害怕的就是被统治者犯上作乱,而被统治者似乎也怕自己被定性为“犯上作乱”,如郭沫若先生在《少年时代·反正前后》中便这样写道:“在封建社会的教条之下束缚久了的人,最怕的是‘犯上作乱’‘不忠不义’的罪名”。不过,在孔子看来,似乎正义的反抗,是算不得“犯上作乱”的,否则孔子他老人家也不会说:“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因此,有若所说的“犯上作乱”很可能不包括人民正义的反抗、起事。

  未之有也:宾语倒装形式,正常语序为“未有之也”.在文言文的否定句中,宾语若是指代词,这类代词一般放在动词前。
  务本:致力于分内之事。“务”,致力于;“本”,分内之事。有些人之所以热衷于务外,既有物质方面的原因: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亦有精神方面的原因:显摆。
  与:通假字,通“欤”,文言句末语气助词,这里表示感叹。
  日期:2018-07-02 19:41:45
  【疑点探秘】
  本章提到了《论语》中两个颇为重要的概念:“道”与“仁”,那么何为“道”,何为“仁”?这里不妨一探究竟。
  道:
  老子在定义“道”时,曾如是说:“有物,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其大意是: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不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用今天的话语来说,更像是指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太初状态;“混成”,意味着该物极具密度,“周行而不殆”,则是指该物极具能量,但是否指温度极高,便无从得知。但是老子在两千多年前便有这样的认识,实在是了不起;因为在西方,直到1927年,宇宙大爆炸的假说,才由比利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勒梅特首次提出。况且,老子非常坦诚,不知道该混成之物的称谓,只好勉强为其取了名字:该物名“大”字“道”;“大”是其“名”,“道”是其“字”。同时,简单交代了,取名为“大”的理由:“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是否便是指今天所称的“暗物质”,同样无从可知;不过,有一点是可知的,即:老子眼中的“道”是物质的而非意识的,且“道”的上面还有更高级别的物质:自然。

  与老子相比,孔子眼中的“道”,可能更为简单且形象些:“道”,即“路”也。不过,较之“路”,“道”不仅可指有形之路,而且可指无形之路。大家知道,“路”的作用,便是往来通行,人们通过“路”,便可以比较顺畅地从甲地到达乙地;而“道”亦是如此,人们通过“道”,便可从一种状态到达另一种状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贫到富。
  当然,在孔子看来,并非所有的路径,都能称之为“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5)、“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8·13)。假如一个“贫且贱”的人,通过种种为非作歹、不义之路径,变得“富且贵”;那么孔子不但不会以为“荣”,反而以为“耻”。有鉴于此,只有那些正确的、能被大众广泛通行的路径与导向,才能被孔子称作“道”,正所谓“就有道而正焉”。此外,在《论语》中,“道”除了作名词词性,还可作动词词性,如“道千乘之国”
  (1·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2·3),便有“引导”之义。
  正因为孔子眼中的“道”可以被定义为“正确的、能被大众广泛通行的路径与导向”;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有若所说的“本立而道生”:如果大家都去务本而不务外的话,那么个人乃至社会自然也就有道了。这便如孔子所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6·15),在他看来,世上本就有道,只是走的人少了,道也就渐渐的荒废了。或许这就是孔子周游列国的原因:想说服各诸侯重新立道,引导民众回归正道。

  日期:2018-07-02 19:49:04
  仁:
  关于“仁”的定义,360百科给出的解说是:“‘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15·9)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不过,这个解说,孔子本人是否能够接受,则有待商榷。因为在孔子看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6),“道”的实现,要依据于“德”和“仁”。换而言之,“德”和“仁”是实现“道”的左膀右臂,是独立并列的;孔子不会将“仁”与“道”“德”混为一谈。不然,他老人家的这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只是简单地重复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