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明月在:广州刑警重案录》
第11节

作者: 没有子弹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有个兄弟刚参加工作,初次领枪参战,心情那个激动啊,保险都舍不得关上。结果大家刚准备上车追捕疑犯,他一声枪响,把车底盘直接打了个洞,啥都干不成了……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比这还惨,开始那段时间没持枪的资格,但要出去抓人,咋办呢,领导在仓库转悠了半天,拿一个拖布折成两段,扔一段给我,自信的说:你拿这个去就够了(狂汗)……

  有个哥们也是从来在实战中没有开过枪,特别有这个冲动。有次去围捕抢劫疑犯,人家都蹲下了,他狗尾续貂般的朝天鸣了一枪……结果疑犯受惊,一哄而散……后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人追回来,问为什么要跑,疑犯说:我以为要被就地正法……
  还有一哥们也是极力想学学电影中外国丨警丨察的潇洒,一次疑犯在房间里,大家准备撞门冲进去,这哥们自告奋勇破门,我们还以为他有多大本事——结果是对着门锁就来了3枪,可门并没有像电影中的那样打开,而是巍然不动!里面的疑犯受惊,光着身子就从阳台上跳了下来,等我们撞完门再下去找疑犯,才发现疑犯瘸了……
  虽然本人在实战中也没开过枪,但平时训练的枪法还不错,不知道真正对阵会是什么水平——只是,永远都没有那个机会了。
  (秃笔抗踢牛……)

日期:2009-11-18 22:48:28

  20、潜伏
  自从《无间道》赚得盆满钵满之后,世界人民都知道这卧底真是惊险刺激,豪情万丈。可惜敌人好像不太爱用美人计阿,否则,不知道多少兄弟要争着上刀山下火海。
  而事实总是让人失望滴,卧底只是个可望不可及的传说。除了丨毒丨品侦查和有组织犯罪可能需要卧底外,绝大部分案件是无须自己人冒险的,也无必要。
  但是,偶尔的潜伏那么一小下——搞个角色扮演,那还是要的。但是大家毕竟都不是好莱坞出身,形象差不说,演技普遍也差,穿帮戏层出不穷。
  阿开曾经也是拼命三郎,干活没得说,但是人长得比较意外。广州没有禁摩的那些年,我们外出打伏击,通常都是由他扮演搭客仔,望风或是作诱饵。某个伸手不见黑夜的五指,阿开照例骑着破车等在一个偏僻的路口。一个靓女左觅右觅,狂奔而来,死活纠缠要坐车,阿开以下班、缺油等各种理由推脱未果,大喊一声,100块,干不干!靓女一怔,立马下车走人,远了回头深情的吐了一口水:“痴线!”(有病)

  打双抢专业队的一个兄弟为了抓销赃的,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个“收购手机”的牌子,混在一个繁华的公交车站附近,想摸点线索。不想被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同学看见,为避免多事,该兄弟装作不识,悄然走开。后来那位同学逢人便感慨:……真是造化弄人啊……某某某,以前听说是丨警丨察,前几天我居然看见他在路边收手机!见了我都装着不认识……

  某个绑架案,为了近距离接触疑犯,在交付赎金的时候,某女刑警装作事主的妻子,前往交接。结果疑犯并未如约出现。案子破了以后疑犯交代:我们远远的看见那个女的了,长得太彪悍……心慌……
  某年搞一个车匪路霸案,几个侦查员扮作乘客上车,木哥作为领导亲力亲为,也上了车。木哥特地叮嘱大家:兄弟们,淡定!淡定!一定要等疑犯抢劫完毕之后再一起动手!不想疑犯刚拿出刀,还没抢呢,最后一排的木哥慌了,立即拔枪怒吼:我是丨警丨察……
  (秃笔抗踢牛……)

日期:2009-11-19 00:06:20

  21、苦与乐
  我说了这么多案例,破案的主人公也介绍了一些,但大家可能对刑警这个群体还是不太了解。
  刑警是什么呢?一时间确实很难回答,用丨警丨察内部的定论来说:“一群蛊惑仔”。蛊惑在粤语中,既有贬义,也有褒义。褒义大概就是指人精灵、鬼马。和其他单位打交道,人家一听是刑警,立马会加倍警惕。在他们看来,我们这群和三教九流混在一起的人,狡猾过头,随时都有可能在挖坑整人,要加倍提防。
  其实并不是完全这样。刑警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没有匪气、痞气那还真的不好开展工作。英俊潇洒一身正气的是电影明星,不是现实。现实中的刑警在较大的工作压力之下,如果绷着个脸一本正经的工作,那干不下去——随便举个数据说明工作量,一个破案中队一般的任务量是每年170宗(07年),刑拘数量在120个。这说明什么呢,你两天就必须要破一宗案件、三天要抓到一个疑犯。专门侦破命案的中队规定破案率必须在85%以上,也就是说,20宗凶杀案,3宗不破你这任务就完不成了。那么一个中队有多少个人呢,不超过10个。在这种火烧屁股的压力下,如果你想学有钱人玩“抑郁”,而不是从工作中寻找快乐,那真是离病不远。

  如果你有心看看刑警的日常工作的话,你还会惊讶的发现,这帮家伙平日穿的就是T恤短裤运动鞋,甚至露着大脚丫子,一双拖鞋来回晃荡……在办公室也是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加班后横七竖八的乱躺。每个人都没有正经的名字,全有绰号代替,粗口家常便饭,玩笑随时在开……
  总之,这群法定上班不用穿警服的家伙,看上去比流氓还要流氓。但也就是这群人,包含了各个警种汇集而来的精英,特情高手,审讯专家,鉴证精英,技术强人,抓捕行家……其貌不扬之下有惊人的战斗力,一声令下,可以全部到位;熬夜工作,无须领导动员;重案在手,自然各司其职……
  强悍背后,也有伤害。职业上的危险就不用说了,最要命的,是长期的疲惫。众所周知,刑警的活,一多半是要在晚上干的。无论是抓捕还是审讯,凌晨都是最好的时段。疑犯能顶多长,你要比他顶得还长。如我前面举的例子,抓一个人,埋伏几天几夜是很正常的。抓到了,连夜审讯是规定的(12小时以内),送进看守所,大堆的材料是要整理的,疑犯开口后,证据的补充和完善是必要的……总之,从开始到结束,你十天半月都住在单位是经常的。加上平时不断的行动和保卫,要命啊……

  我们自己经常开玩笑说,刑警和娱乐圈有极大的类似——都是吃青春饭。过了40的兄弟,不走要折寿。更要命的是,你要付出家庭失和的代价。在同事中,家庭关系的紧张是个普遍的难题——想想也是啊,哪个妻子会喜欢十天半月不回家的丈夫呢,哪个儿女会热爱难得一见的父亲呢。我的很多同事都离了婚,原因当然不一而足,但是,工作啊……

  很多的妻子会在加班的时候来探班,说是送汤,其实就是来检查,因为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为那些不回家的理由……鬼才不想回呢。我曾经做过统计,一年上的班,如果以每天八小时计算的话,一年下来,大概等于上15个月的班。最要命的是,大家都休息的时候,国庆啊,元旦啊,春节啊,偏偏就是你最忙的时候。我至少有4个除夕是在单位度过的。7年休了3次假,最后一次也是最长的一次是因为老婆生孩子。

  这些都还可以忍受。比起派出所的民警来,我们并不是最辛苦的。我想最让人苦恼的,是待遇。不是经济待遇,而是政治待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