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11-13 11:59:58
(99)【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第七章 开原、铁岭之战
萨尔浒之战后,努尔哈赤论功行赏。上至四贝勒、五大臣,下至普通士兵,各个有封赏,多少不同而已。
有福同享,才能有难同当。
当所有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努尔哈赤依然保持头脑冷静,开始盘算下一个目标:扫清明廷在辽东的一切武装力量。
有的书上说,努尔哈赤此时的短期目标已经变为,夺取辽东。
扫清和夺取,区别在于,是否占领。
虽然努尔哈赤是本卷主角,但我不得不承认,目前他还没有那么远大的志向。像前面说“七大恨”一样,他的政治水平明显低于军事水平,还只能停留在抢劫阶段。
之所以扫清,因为要免除后顾之忧。
既然走上这条路,再难回头。纵使再艰苦,也只能向前。苦海虽然无涯,但回头没有岸,只有死路一条。
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固然挺好,问题在于,睡得着吗?
有了第一次围剿,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敌人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永远失败。
何况明朝是个庞然大物,失败了,还有机会。
而自己,一旦失败,恐怕会被打回原形,甚至无形。
努尔哈赤深知这一点。
因此,他并没有放松警惕,而且一直心存疑虑,如此惨败之后,大明朝廷能善罢甘休吗?
答案是,能。
万历晚期,朝廷上下有个最大的特点,反应迟钝。
据探子回报,所谓的内阁大臣们,目前讨论的重点还停留在,拿杨镐怎么办?
在努尔哈赤看来,他们完全没抓住重点。
至少他们应该讨论: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辽东。
既然对手没有反应,那就不客气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观察和准备,天命四年(公元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六月初十,努尔哈赤决定进攻开原。
日期:2018-11-14 18:06:27
(100)【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这次出征开原,努尔哈赤还用了点小战术,声东击西。
先派一支部队作为疑兵向沈阳进发,自己则率领大部队直奔开原,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其实,完全没必要,从一开始,开原根本守不住。
此时开原的最高行政长官,是一个叫郑之范的大贪官,听名字就不像好人(政治犯)。而守城的将领,则是刚从萨尔浒战场逃回来的马林。一个贪赃枉法,一个临阵脱逃,简直绝配。有这俩人防守,开原何愁不丢。
战斗的过程,不比细说,八旗军依旧采用老套路:战车掩护,骑兵冲杀,有间谍内应,适时打开城门,最终城池陷落。
结果只提一点,这回马林没跑。
因为他不能再跑。
这次防守开原,已经属于戴罪立功。之前和他一起跑回来的李如柏,早就进了大牢。之所以对他宽大处理,因为打不赢和完全没打是两码事。
能不能立功,他不清楚。不过,有一点他很清楚,这次如果再跑,回去凶多吉少。要是因为临阵脱逃被处理,什么也得不到;要是战死沙场,追悼会、丧葬费、抚恤金,一样都不能少。
别看马林打仗不行,做官倒还有些套路。
努尔哈赤这回倒有点小失意,手下的优秀侦查员,武理堪同志,在这次战斗中不幸牺牲。
只不过,相对来说,收获更多。
首先,开原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西面接蒙古,北面是叶赫,用评书上的话说,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其次,比起抚顺清河来,它要富裕的多。
因此,夺取开原以后,努尔哈赤干的第一件事,打包。
什么金银财宝、粮食牲畜,反正值钱的东西全部装车,运回老家。
甚至连人一起带走,回去当奴隶。
最后,放一把火,烧了开原城。
这种方式,经常被后人诟病,骂他赤裸裸的强盗行为。
当然,这么说,也有道理。毕竟杀人放火,并非什么积德的好事。
然而,作为喜欢读历史人,我们应该清楚,这并不是努尔哈赤的专利。
蒙古帝国,当年攻打欧洲时,经常干一件事,屠城(自然也洗劫财物)。
对他们来说,大概有两个好处:一,震慑敌人,二,免除后患。
项羽、刘邦也干过:项羽坑杀秦将章邯的士兵二十余万,刘邦打家劫舍的事更没少干。
还有明朝的开国元勋常遇春,最大的癖好就是,杀降。针对的并不完全是蒙古人,也包括张士诚、陈友谅的地方武装。
不客气的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个没有烧杀抢掠?
难道敌人都该死?
一将功成万骨枯?
李敖演讲的时候,曾说过一句话:全世界任何政权,在这个时候,都是王八蛋。
“这个时候”含义很广。
历史上的朝代更迭,不论汉代替秦,还是明代替元,也包括我们现在讨论的明亡清兴,过程中根本没有什么文明,什么进步,和什么所谓的历史意义,只有杀戮,只有毁灭,只有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只有老百姓。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道德经》
所以,作为正常人,我们应该向往和平。
安定团结,压倒一切,不要听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煽动。
凡是鼓吹战争的人,都应该拉出去枪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