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看大清-一个票友眼中的中国史》
第45节

作者: 历史票友_康永聪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11-15 21:16:06
  (10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不管怎么说,拿下开原,让努尔哈赤感到非常兴奋,但并不满足。他劝手下的将领先不要急着回赫图阿拉,因为自己正筹划新的项目,带领大家去一趟比较大的城市,铁岭(今辽宁铁岭)。
  铁岭,在当时也属于辽东军事重镇,确实称得上比较大的城市。至少当有人这么说的时候,大家不会笑。
  此时的辽东,人心惶惶。特别是开原失守之后,明军更加闻风丧胆。许多小镇、小堡的官兵不战而逃,空留下堡垒。整个辽东,其实也只有铁岭、沈阳和辽阳,以及其周边地区还有大规模的明军守卫。
  七月下旬,努尔哈赤挥师铁岭。
  铁岭的守将,原本应该是辽东总兵李如桢。
  李如桢,铁岭卫人,李成梁的三儿子。由李家的户籍可知,铁岭除了是军事重镇之外,还有个身份,李成梁的老家。这里不仅有他们的家宅,大概还有李家的祖坟。按理说,这位“三太子”应该拿出看家本领来守卫此地。

  可惜他本人没在铁岭,而在沈阳。
  得知家乡被围,他立刻做出反应—没有反应。
  不仅自己不回救,也没派救兵。
  生命和尊严,哪一个更重要?李如桢给出了他的答案。
  李成梁如果泉下有知,估计要气的跳出来。
  也许李如桢觉得,努尔哈赤不敢动他们老家。
  然而,作为十七世纪“敢动大明”的最佳实践奖得主,没有什么是努尔哈赤不敢动的。他亲自坐镇,指挥八旗军攻城。
  战斗的过程,依然没啥好说的。
  江山代有间谍出,一代新谍换旧谍。
  这次出卖战友的是,参将丁碧。他打开城门,放八旗军入城。
  铁岭被攻陷。

  之后,努尔哈赤还搂草打兔子,顺便收拾了前来支援的喀尔喀蒙古介赛部,并俘虏了介赛。
  介赛跟努尔哈赤往日无怨,近日无仇(除了在小说里),怎么会来支援大明。大家应该也能猜到,背后撑腰的人,便是那位蒙古的共主,林丹汗。
  不过,努尔哈赤倒也没客气,不管送来什么,照单全收。
  丢掉铁岭,对大明来说,局势已经不能再坏了。
  铁岭离沈阳有多近,大家应该有概念吧,现在它们好像连电话区号(024)都一样。离沈阳那么近,辽阳还会远吗?
  整个辽东,危在旦夕,大明朝廷能坐以待毙吗?
  日期:2018-11-17 17:01:48
  (102)【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卷】
  第八章 前方,熊出没

  丢了一个比较大的城市,换来一个好结果(对大明来说),杨镐被抓。抓他的人,名叫熊廷弼。
  熊廷弼,字飞白,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大明朝廷终于有了反应,任命他为新的辽东经略。在此之前,他的职位是御史。
  御史隶属于都察院(监察机构),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调查员。当时,这帮人最主要的工作只有一个,骂人(弹劾)。而熊廷弼恰恰是御史中的佼佼者,因此,他最大特点是会骂人。
  能力强,脾气差,所以人缘不好。
  当辽东需要新的经略时,大家一致觉得他比较合适。
  明知故意整他,熊廷弼没有退缩,欣然赴任。
  虽然大家都敬他是个壮士,甚至还有点不好意思,但结论都比较一致:“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努尔哈赤也这样认为。
  不管是“羊(杨)”,还是“熊”,对他来说,没啥区别,干就完了。

  不过,努尔哈赤一直有个好习惯,知己知彼。
  每次出现新的对手,他总要摸一摸对方的底。对于这位经略,自然不会掉以轻心,为此,他征询了范文程。
  范文程认为,熊廷弼非同一般,不单会骂人,事实上,文武双全。
  虽然评价很高,但努尔哈赤起初并没太当真,觉得有点言过其实。
  然而,没过多久,熊廷弼的一个举动,改变了他的看法。
  上任伊始,熊经略就去了一个地方,名叫抚顺城,而且只带了几个随从。倒不是他不想多带点人,而是敢去的人不多。
  所有人都记得,那个地方,不久之前,刚被努尔哈赤烧过。对于大明来讲,属于沦陷区。虽然事后八旗军并没有驻防,但问题在于那里也没有明军。
  去了就去了,倒也不算什么,熊经略居然还敢敲锣打鼓,这就有点耸人听闻了。
  按照他本人的说法,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让老百姓重拾信心。
  先不说老百姓,他手下的随从就没有信心,一个个战战兢兢,随时准备为国捐躯。
  当然,这个耸人听闻的消息也传到了赫图阿拉,让努尔哈赤比较尴尬,一度考虑要不要干掉他。思来想去,最后到底没有动手。
  能干出这种事,排除本人精神错乱之外,只有一种可能,有埋伏。
  一向谨慎的努尔哈赤,没有冒险,而且对这位新经略端正了态度。
  不过,后面发生的事情,简直让努尔哈赤头疼,甚至可以说,悔恨当初太过谨慎,没能早点干掉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