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唐朝讲给你听——历史就是一本正经的八卦》
第48节

作者: 皮唐先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们既然投靠了唐朝,就应该听从人家的号令,何况主上对您也非常好。唐朝军队就在附近州县驻扎,您早上起兵,晚上他们就能赶到,即使拿下了桃林又有何用呢?朝廷叫您回去,您回去便是。只要表明自己的忠心,以后还有机会呀。”
  主上对我好?你让我回去?李密在近来过得太压抑了,他打断了贾闰甫的话,咆哮起来:
  “唐朝让我和那些莽夫小吏同列,是可忍孰不可忍!李渊和我都应了谶文(指桃李子,洪水绕杨山),他之前不杀我,足以证明上天还眷顾我。即便现在他得了关中,关东也终将为我所有!我一向把你当作心腹,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看到主公发火,贾闰甫委屈的流下了眼泪:

  “明公啊,您虽然也应了谶文,但世道已经变了,现在海内分崩离析,人人都想独断专行。何况您又是逃亡之身,就是逃出去了,谁还敢听您的调遣?再说了,自从您杀了翟让以后,大家都说您弃恩忘本,有谁还肯把军队乖乖交给您呢?”
  贾闰甫并不怕死,但他害怕这样毫无意义的送死。他说的这些话不好听,但也句句都是实情。可是,对此刻的李密来说,这些话却句句像刀子一样直戳他的心窝。别的不说,杀翟让这句话,就已血淋淋的揭开了他最忌讳别人提起的伤疤。
  气血上涌的李密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拔出佩刀向贾闰甫砍去。
  王伯当等人赶紧上前,苦苦相劝,方才让他住手。但是倍受打击的贾闰甫对李密失望了,被救下之后,他在当晚就连夜逃到了熊州。
  李密还是执意要攻打桃林县,他就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要不顾一切把自己的前途和性命压在这个小小的县城上,任谁规劝也无济于事。
  王伯当眼看李密不可能回心转意,也只能跟从。
  “义士的志节,不因为生死而改变。您一定不听,伯当和您一同死就是了,就是怕死了也徒劳无益。”(义士之志,不以存亡易心。公必不听,伯当与公同死耳,然恐终无益也)
  李密看了一眼王伯当,没有说话。
  他将手中的诏书一条一条撕碎,然后杀掉了唐朝的使者。
  日期:2017-12-30 20:43:52
  [107]
  十二月三十日,李密一行来到了桃林县城。
  他独自一人,大大方方拜访了县令:
  “朝廷下令让我返回京城,但是路途有点劳累,就让家人暂时在县衙住上两天吧。”

  县令同意了。
  得到准许之后,李密火速挑选了几十个剽悍的战士,穿上女装,戴上面罩,藏好腰刀,谎称是随行的妻妾家眷,大模大样的住进了县衙。
  片刻之后,李密的随从在屋子里脱下了女装,露出了明晃晃的铠甲。他们手持利刃冲出大门,发起突然袭击,逮捕了县衙大小官员,抢占了县城。(须臾,变服突出,因据县城)
  这次行动做的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李密,还是从前的那个李密。
  随后,李密在当地放出了风,声称要直奔洛阳,但是暗地里却悄悄来到了附近的熊耳山。熊耳山是秦岭东段的支脉,越过这里就可以抵达伊州(河南汝州),那里有瓦岗旧部张善相驻守,李密打算去和他会合。这是李密的声东击西之计。

  冬天的熊耳山满目荒凉,阴沉的天空下不见人影,寂静的山谷中只能听见北风过往的声音,以及时而传来的几声鸟叫。李密带领队伍,沿着陡峭的山路徐徐前进。他们的脚踩在厚厚的冰雪和落叶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只要翻过这座山,前面就是中原。”李密暗想。
  一边想着,队伍行进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但就在此刻,却只见一支冷箭划破天际,鸣叫着直奔队伍而来。李密旁边的士兵甚至都没来得及呼救一声,就扑通一声倒了下去。
  唐军伏兵从山的角角落落里闪现出来,他们挥舞着血红的旗帜,身着同样亮的刺眼的铠甲,手持寒光闪闪的刀枪,像潮水一样漫山遍野的直扑过来。

  箭如飞蝗,矢如雨下,掩护着军队迅速逼近。
  在唐军的猛烈冲击下,李密的队伍被拦腰截断,首尾不能相顾,一万人的兵力已完全发挥不出应有的战斗力。李密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只能僵硬的挥着手中的武器,且战且退。
  然而官军已经越来越近了。两军开始短兵相接,紧接着就是混战,混战.
  混战中,一把快刀穿透了李密的胸膛。

  那一刻,李密的脑中一片空白,只觉得天旋地转,耳朵嗡嗡作响。他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胸前这把剑和流出的血,却感觉不到丝毫痛楚,有的只是麻木。然而痛感很快就袭来了,锥心般的刺痛,从胸口向全身蔓延,一直到了手指尖和脚趾弯处。他的身体重重得倒在干冷的地上,砸起一片雪花和沙土。
  眼前的厮杀声渐渐远去了,李密挣扎着抬起头,睁大眼睛,向着东方望去,那里有他朝思暮想的东都洛阳,还有百战身死的瓦岗兄弟。三十七年的回忆像默片一样在脑海中闪过,功名利禄都在此刻化为尘土。
  士兵走过来,一刀砍下了他的脑袋。李密死了。
  此战之后,他的脑袋被传到长安。
  王伯当也享受了同等待遇,真应了他投唐前的那句话“身分原野”。
  日期:2017-12-30 20:44:20
  李密就这样死了,然而,这支杀死他的唐朝军队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又是怎样知道李密的行踪呢?
  其实,驻守熊州的唐将盛彦师得知李密袭取桃林县城以后,就猜到了他声东击西的企图。

  按照常理推断,凭借李密那点有限的兵力,直取洛阳是不可能的。他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小路悄悄出关,然后再图进取。而在关口的附近襄城,正好有李密的旧部张善相镇守。因此,盛彦师料到,李密一定不会直取洛阳,他真正要做的就是要穿过熊耳山去找张善相会合。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道路可走。
  于是盛彦师当机立断,立刻派兵抢占了熊耳山的出山要道,并埋伏下了弓箭手,只待李密来自投罗网。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聪明一世的李密就这样栽到了盛彦师手里。
  盛彦师也不愧是一个机关算尽的鬼将,不仅熟读兵法,还深谙人情世故以及心理学,他也因此一战被封为了葛国公。
  日期:2017-12-30 20:53:21

  [108]
  纯臣的悲伤
  剪除了李密这个朝廷心腹大患,李渊的心情可谓是“且喜且怜之”,但还是下令把他的首级传到四处展览,以儆效尤,这颗首级最后辗转到达了黎阳。
  驻守此地的正是李勣。
  他已经接受了唐朝的招抚,按说是不该对故主再有旧情的。但李勣没有掩饰自己悲痛的心情,当着使者的面号恸大哭。
  李勣的心里太苦了。

  他曾无比忠心李密,现在也无比的忠心李渊。
  为了尽忠,他曾经努力想让李密和李渊和平共处,于是把自己占据地盘的书表都交到了李密手里,让他亲自献给李渊,以博取他在唐朝立足的政治资本。李勣是那么满怀期望,希望自己做好主公的纯臣,也希望主公做好唐朝皇帝的纯臣。但事情偏偏不遂人愿,他苦心孤诣的努力换来的却是李密叛乱的消息和一具首级。
  主公的主公杀了他的主公,李勣悲伤的不能自已,痛苦的无人诉说。他还能说什么呢?就让他痛痛快快的哭一场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