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中后期 ——诸葛亮身后的战争与和平》
第21节

作者: 任誉任健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此,后世众口一词的解释是实力,蜀汉政权偏居一隅,幅员过于狭小,实力明显不足,根本无力担负“嗣武二祖、龚行天罚”的重大政治使命。甚至有认为蜀汉方面在关羽痛汉失荆州之后事实上已经完全失去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机会。其实,诸葛亮当年撰写《正议》,所批判的正是这种观点。但是这篇政论大作的论据只是“道”,围绕“道”与“淫”,诸葛亮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予以论证:当年的霸王项羽曾经强大到横扫千军、不可一世,但是由于不行仁德,很快便身败名裂、遗恨千古。后来的光武帝刘秀由于能够做到克勤克俭、励精图治而赢得民众支持,结果在昆阳城下以弱势军力一举击溃敌军四十万,成功逆转了天下局势。诸葛亮当年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的继任者可能也都没有意识到,除了“道”即正义、德行和民心所向这些关键因素之外,单纯就实力对比而言,蜀汉方面自汉中之战一直到最后亡国,始终与曹魏方面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甚至有某些时段还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强势,尤其是在北方和曹魏方面后期出现大规模、高强度的军事叛乱期间,北方局势风雨飘摇,断不能说蜀汉方面没有任何机会。

  历史无法凭空妄说,史料为此提供了详实的评估信息。
  日期:2017-12-06 16:05:55
  据记载,蜀汉亡国时的全国兵力大致在十万人(王隐《蜀记》:“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东吴总兵力为二十三万人(《晋阳秋》记载东吴灭亡时
  “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双方总兵力为33万人。而北方的魏国据推测至少有兵力40万——有人预计在50万人以上。

  这样看来,就军事力量而言曹魏方面不仅远远高于蜀汉,也明显强于东吴,甚至把蜀、吴双方的军力加起来也无法与魏军相比。
  进一步说,蜀、吴双方尽管结盟,但是联军在协同配合上始终存在诸多问题,几乎从来没有形成过军事合力。
  关于三国时期的演义故事多以蜀汉人物为主角。这样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三国鼎立之后一直是蜀汉方面的诸葛亮、姜维在矢志不移地率军北伐,东吴方面好像是在看热闹。其实,东吴
  方面虽然没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向,但是他们出于江北战略纵深的考虑,也一直在接连不断地寻找机会攻打曹魏。东吴方面在赤壁战后先后对北方主动发动过二十多次军事进攻。
  《三国志》对魏、蜀、吴三方人物分别记述,这样也容易让读者把蜀汉北伐和东吴伐魏割裂开来,看起来好像蜀汉北伐与东吴伐魏是双方的单独行为,各自为战,互不协同。实际上,无论是
  诸葛亮、姜维北伐还是东吴方面对北方发起军事行动,双方都按照盟约采取的联合行动,事先有约定、行动有计划、相互间协同,是盟军之间的统一行动,基本上像双方在盟约中约定的那样
  :“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同讨魏贼……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应该说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后与蜀汉方面达成的结盟条约得到了双方忠实履行,两军此后不仅从
  未发生过任何军事冲突,而且在攻打曹魏过程中确实做到了相约而行、联合作战。只是联军方面受当时的通讯条件和天气、地势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在协同作战过程中存在大量各自都无法克
  服的实际困难。蜀汉方面以陆军为主,北伐需要穿越崇山峻岭,尤其是在道路湿滑的雨季,几乎无法行军,各种后勤运输补给更是难以为继。而东吴方面则倚重于水军作战,雨季水涨船高,
  反而更有战斗力。当时的通讯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两军之间又远隔千里,即使用当时最便捷的通讯手段,所收到的军事情报也往往是对方半个月乃至更早以前的态势。从这个意义上说,双
  方在作战中的协同配合是无法实现的。更何况蜀、吴联军也没有一个能够统筹协调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在出战时机的把握和相互支援上无法形成最基本的默契。所谓联合出击、互为犄角、

  相互支援,结果往往是这边战斗已经打响、那边军队还没有进发,这边战事已经结束、那边还没有与敌人接触,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轮番进攻的态势,虽然给曹魏带来了很大麻烦,但是从来没
  有形成过强有力的钳制效应。而北方的魏军不仅地广兵多,而且在军事上是一“支”部队、“一个号令”,因此面对蜀、吴联军的轮番进攻,总是能够做到通过全军统筹、协同配合而各个击
  破。如果单纯从军事实力对比上说,无论是诸葛亮、姜维还是东吴方面坚定主张北伐灭魏的诸葛恪,他们在某次征战中取得一些局部性的胜利是有可能的,他们却没有任何可能通过联合军事
  行动而达到颠覆北方、完成统一的政治机会。但是,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

  北方帝国疆域阔大、兵众将多,整体实力更加强大,这是当时的基本事实。但是魏方也有魏方的难处,更有其不堪承受的自身问题。曹魏横跨北方九州,幅员辽阔也是辽阔带来的麻烦。魏军
  不仅要防御分别来自蜀、吴两军的不断征伐,还时常要应对西凉、辽东方面的军事挑衅以及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武装袭扰,各种军事冲突不仅强度高而且点多、线长、面广,不堪其扰。从《
  三国志》有关记载看,曹魏方面的军情常态往往是这边战火未息,那边烽烟再起。魏军高级将领和中央军队时常充当“机动灭火队”角色,大范围、长距离机动调遣,左支右绌,苦不堪言。
  大将张郃在曹操时代本来司职西部战区,对付蜀军攻击。公元220年,曹魏西北方向发生少数民族叛乱,魏明帝晋升张郃为左将军并令他率军进入朔方平叛,226年张郃又被调到南方战区(荆
  州)对付东吴,两年诸葛亮首出祁山,张郃又紧急赶回凉州御敌并在街亭大败马谡,当年8月份再度急返荆州,年底诸葛亮第二次北伐,魏明帝又命令他紧急赶往陈仓支援……
  从荆州经洛阳到陈仓(今陕西宝鸡),目前的公路距离千余公里。而当时最快的行军速度,司马懿急行军8天行进1200汉里(约合400公里)诛灭孟达,每天平均行进大约50公里;诸葛亮的山
  路行军记录是“朝发南郑,暮宿黑水,四五十里”,折合成现在的里程每天行进不到20公里。照此推算,张郃率军从荆州到凉州前线需要一个多月。魏方中枢在西线和南线之间反复调兵,军
  队时常要进行超远距离的跨区机动,说明他的防御战线过于漫长、占用的军事资源实在太大,以至于每逢战事,真正能够投入前线作战的兵力捉襟见肘。
  魏军当时如此严重地依赖大将张郃,表明其真正能打硬仗的统帅级人物也少得可怜。后人看《三国演义》,时常痛感蜀汉方面在关羽、张飞等名将去世后将才凋落、后继无人。其实曹魏方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