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中后期 ——诸葛亮身后的战争与和平》
第17节

作者: 任誉任健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史书记载的东兴大战有些滑稽。当时正值隆冬时节,异常寒冷。东吴大将丁奉带领的三千突击队所有将士脱下铠甲,丢掉长矛、大戟,只戴着头盔拿着刀和盾牌裸身爬上堤堰。魏军见状哈哈大笑,却由于轻敌而没有整兵列阵。吴军冲锋上来后拼死袭杀,魏军顿时四散奔逃,互相践踏,死伤数万。吴军迅速取得东兴大战的全面胜利,缴获敌军的车辆、牛马、骡驴等都数以千计,资材器物堆积如山,凯旋而归。诸葛恪通过此战声威大振,被晋封为阳都侯、加封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达到人生颠峰。

  东兴大战,是魏、吴两国的两位新生代司马师和诸葛恪的第一次交手。此役魏国虽然在战场上惨败,但魏方当家人司马师却在政治表现上高出一筹。他没有按照众臣之议处分主将诸葛诞(字公休),而是主动承担了战败责任:“我不听公休,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相比之下,东吴诸葛恪却在政治上表现得极不成熟。一场胜仗冲混了他的头脑,认为曹魏方面不过如此。因此在东兴大捷的第二年,诸葛恪再次提出大举伐魏。

  诸葛恪受他的叔叔诸葛亮影响很大,他是东吴史上继周瑜、鲁肃之后具有统一天下、不甘于偏安的重臣,他曾经明确提出:“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王者不务兼并天下而欲垂祚后世,古今未之有也。”然而东吴各方偏安已久,都认为这样安安生生地挺好,一致反对北伐。诸葛恪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晓喻众人,奈何偏安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诸葛恪无力重塑东吴的社会舆论,因而愈发显得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公元253年三月,他在众人的反对声中与蜀汉大将军姜维联全,决定东、西双方同时出兵攻打魏国。当年东吴征发军队二十万大举出动,但是这场仗打得很不顺利,诸葛恪事实上也不怎么会用兵,远没有司马懿父子在战场上果断迅捷的作风。当时两军冲突焦点在合肥附近的新城,魏方主将是扬州的牙门将张特。在吴军猛攻之下,新城眼看就要失陷。张特派人对诸葛恪说:“我们已经无心再战。但魏国法律规定,被围攻超过百日而救兵未至时,将士投降但其家属不受惩处。现在你们攻城已经九十多天了,城里还有很多将士不愿投降,需要我们进一步做工作。所以恳请贵军先等一等,以我的印绶作为信物。”

  诸葛恪信以为真。可是城内将士却连夜修补城墙缺口、加固城防。到了第二天突然变卦:“我们只有死战,决不投降!”
  诸葛恪愤怒至极,加紧攻城,却再也无法攻克。而吴军由于天气和疾病原因,伤亡惨重。诸葛恪在一片哀叹声中坚持再战,直到魏方增兵,这才被迫决定撤退。撤退时,吴军士兵死伤遍地、一片哀号。诸葛恪却把责任推给部下,自己显得泰然自若。他在一个叫作江渚的地方住了一个月,在皇帝诏书的一再催促下才神定气静地回到首都。
  回到都城后,诸葛恪没有觉察到当时已经众怒人怨,也没有采取任何自保措施。但同为托孤重臣的孙峻却从中看到了机会。孙峻和诸葛恪一年前还是政治盟友,但是政权人物如果没有对于政权的十足忠诚,心目中便只有了无止境地窃取权力。当年十月,孙峻与吴主孙亮定计,置酒宴请诸葛恪。当时已有各种征兆显示事态异常,但是诸葛恪过于自信,不以为意,照例赴约。酒过数巡之后,孙峻突然厉声喝道:“有诏捉拿诸葛恪!”手起刀落,刺死诸葛恪。后将其三族悉数夷灭。诸葛瑾一族在东吴从此绝灭。

  日期:2017-12-01 21:33:09

  东吴的孙峻诛杀权臣诸葛恪后,在魏国迅速发酵。魏方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光禄大夫张缉等人试图效仿东吴孙峻,密谋发动政变除掉司马师。事情于公元254年败露,司马师诛杀李丰等人,灭三族。因为魏帝曹芳参与其中,司马师随后又废掉曹芳为齐王,迎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魏帝曹芳被废,让魏方的拥曹派、镇东将军毋丘俭倍感压力。他于是联合扬州刺史文钦等于下一年起兵讨伐司马师,先锋部队从寿春出发,一路杀到河南项城。司马师令其弟弟司马昭镇守洛阳,自己带病率统十万大军讨伐。叛军方面,由于驻守淮南的将士家属都被抵押在北方,军心溃散,只有新归附的农民为之效命,再加上司马师战术得当,最后毋丘俭战死,文钦被迫逃奔吴国。此为淮南三叛中的“第二叛”。司马师因为眼睛长瘤本来不宜出征。但他认为此战关键,必须亲自出马,抱病出征。但是在平叛过程中曾经发生猛将文鸯(文钦之子)袭击军营事件。文鸯是史书记载为数不多的“万人敌”型人物,明朝人张萱的《西园闻见录》说他“出入万众,单枪匹马,所向无前”。文鸯带领壮士来到司马师的军营前面,击鼓呐喊,场面极为震憾。司马师闻声大惊,眼珠从肉瘤疮口迸出,疼痛难忍。司马师担心扰乱军心,只好牙咬被子而忍疼痛,把被子都咬烂。受此惊吓之后,司马师的眼疾加重,最后痛死于许昌,时年48岁。

  司马师去世时,司马昭从洛阳赶到许昌探视哥哥。魏帝曹髦这年15岁,已经有自己的主见。他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司马昭专权的局面,诏令他就地镇守许昌,而让尚书傅嘏率军回京。但是怎奈司马昭此时除了谋取最高权力已经别无出路,因此无视皇帝诏令,径自率军回到洛阳。魏帝曹髦对此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好晋升他为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第二年(公元256年)正月又加封他大都督、六月晋封为高都公、加九锡、假斧钺,八月十六日加赐黄钺。

  眼看着司马昭一步步地朝着废帝自立的方向迈进,驻守寿春的镇东大将军诸葛诞于公元257年5月杀死扬州刺史乐綝,再次起兵反叛。此为淮南三叛中的“第三叛”。诸葛诞以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送往东吴,请求吴方出兵驰援。吴军多次大举出兵,形势极为严峻。
  面对淮南乱局,司马昭为了避免朝廷内部生变,征调各路兵马并带着皇帝、太后一路南行平叛。经过一年血战,直到公元258年基本平息叛乱,但是混乱并未到此为止。
  由于司马昭完全控制了朝政,让魏帝曹髦极为反感,他还担心自己被废受辱,因而时常惶恐不安。曹髦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具有曹氏后人特有的朝气和聪慧,也像多数年轻人那样缺少政治人物应有的隐忍与深沉。公元260年他召集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人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率领僮仆数百余人企图诛杀司马昭。
  先是,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率军前来阻止,但是遭到皇帝仆从的喝斥而逃走。接着遇到中护军贾充带领的军士。见皇帝本人亲自挥剑冲杀,将士开始有些不知无措。太子舍人成济无奈询问中护军贾充怎么办。贾充说司马公厚待你们正是为了今日,这有什么可问的?成济于是冲上前去挥戈猛刺,把皇帝曹髦弑杀于车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