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唐朝讲给你听——历史就是一本正经的八卦》
第21节

作者: 皮唐先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2-12 08:28:53
  不过,李渊的战绩虽然到目前为止都保持了全胜,但他的对手毕竟只是一帮土匪化的农民军,这帮人虽然人数不少,但充其量也就是些乌合之众,构不成多大威胁。真正有威胁的其实是另一帮人。
  突厥人
  山西这个地方临近东突厥,北面就和他们搭界。这个凶狠的邻居很不客气,经常不请自来,看到好东西就拿走,看见不顺眼的就杀掉,顺带还放火烧几栋房子,踩踏几片农田,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有尸体、马粪和瓦砾。至于那些本该保卫地方的官军,他们连土匪都打不过,还能指望他们打突厥人吗?
  但李渊不是一般的官军。他肯打、敢打,还要把他们打疼。
  [48]

  大业十二年(616年)十二月,李渊奉命来到了山西最北边的郡—马邑,这里正是突厥人经常出没的地方。
  此时的突厥正处于全胜时期,控弦之士达几十万,随便出动一支部队就几千、几万人,而李渊和马邑太守王仁恭掰着手指头数了数,自己这边的人马也只有五千。
  对付突厥人和对付土匪不一样,这一次,李渊不打算硬攻,他清楚这个对手的实力。
  但是该怎么打败他们呢?王仁恭心里没谱,李渊却琢磨出了一个办法。
  他从五千人中挑选了两千精锐,跟着突厥人就出发了。他们模仿突厥人的样子,骑着马匹逐水草而居,从此突厥人走他们就走,突厥人们停他们就停,突厥休息他们就打猎游玩,突厥人过来打他们就跑。
  突厥人很郁闷,这是耍什么鬼把戏呢?总不会是要学习我们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吧?或者他们到草原穷游却不认识路.但一来二去,慢慢的也就习惯了。
  好,要的就是惯。
  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李渊一改往日悠闲自若的神色,摆出了如临大敌的面孔。他让将士们吃饱喝足,并命令弓箭手在远处悄悄设下了埋伏。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他指挥骑兵突然向突厥人发起了冲锋,措手不及的突厥人顷刻乱成一团,他们实在想象不出,这些前几天还松松垮垮的驴友怎么一瞬间就成了凶恶的虎狼,只能撒马就跑,但是没跑出多远就落入了李渊早已设计好的埋伏圈。
  圈内弓箭齐发,圈外两翼包抄,突厥人顿时被打的落花流水,四散奔逃。李渊就这样把他们结结实实的修理了一顿。
  从此,边境安定了好长一段时间。
  日期:2017-12-12 20:15:04
  [49]
  李渊在太原的日子是注定难忘的,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久违的,也是一生中的好友—裴寂。
  裴寂是以李渊为首的太原人民的老朋友,性格随和又长得一表人才(疏眉目,伟姿容),早年和李渊有过深厚的交情。大概就在李渊赴任太原之前不久,他也当了晋阳宫副监(杨广行宫的管理人员)。
  两位好基友在太原重逢,彼此非常高兴。
  这个时候,李渊的妻子窦氏早已去世,他这个老光棍无牵无挂一身轻,于是天天和裴寂混在一起,没事就公款吃喝、打牌赌博,有时甚至会通宵达旦,过得可谓十分快活(每延之宴语,间以博奕,至于通宵连日)。
  不过我们知道,李渊后来就是在太原起兵的,太原算是他的龙兴之地。因此在这里,他当然不会就这么腐化堕落下去。
  事实上,除了天天花天酒地以外,他还做了许多不为人知,说好听点是见不得人的事(好像更难听了)。那就是筹备起兵。
  为什么会筹备起兵呢?这还要从当时的天下大势来看。
  杨广继位以来的倒行逆施,已经把天下搅得民怨沸腾、烽烟四起了。按《旧唐书》记载,当时天下造反的义军光列出名字来的就有四十多家。我们耳熟能详的刘武周、林士弘、李密、窦建德、朱璨等人都在其中,这些人势力大一点,早已纷纷称孤道寡。但是大家千万别以为天下造反的就这么四十多家,事实上,那些知名度低的,小打小闹的更是多如牛毛,甚至比这个多十倍百倍都不止。之所以不列出来,无非是连史书都懒得写了而已。由此可见,此时的形势正所谓“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管他三脚猫、四门斗的,是个人都想称王称霸。

  而我们知道,李渊向来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从来不肯屈居人下,并且早年还得到过算命先生的大力肯定。现在这么多人都起兵了,他为什么不能呢?难道要等着别人占了天下让他去俯首称臣?那肯定办不到。
  因此李渊和裴寂在喝酒打牌之余,也会悄悄商量一些起兵造反的事情。具体说了什么史料记载的太简单,我也八不到了,只需要看他做了什么就好了。
  谋臣
  刘文静,京兆武功人,姿仪俊伟、才干突出,生性倜傥而有权谋。他当时担任的晋阳令(太原令)是当地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省会城市的一把手。
  他和裴寂很早就认识,后来又通过裴寂结识了上级领导李渊。刘文静这个人心思非常缜密,和领导多次打交道以后,就隐约感觉到这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人。而刘文静本人呢,其实一点也不文静,反而很不安分。看到李渊的表现以后,便尽心尽力和他结交,打算将来能一起干点大事儿(文静察高祖有四方之志,深自结托)。
  与此同时,刘文静也认识了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并且感到这小伙子不是庸碌之辈,而是一个不亚于刘邦、曹操之流的人物。于是他也随之和李世民成为了要好的朋友,进而发展到两个人的关系比李渊还要铁。
  当然了,此时他还无法知道,这将来竟会送了他的命。
  日期:2017-12-12 20:26:12
  [50]

  裴寂、刘文静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这俩人是李渊造反大业中的核心人物,算得上是他的左膀右臂。
  除了左膀右臂之外,李渊还有一帮精明强干的手下。唐俭、段志玄、殷开山(《西游记》中唐僧的外公)这帮日后的从龙功臣,此时都是太原这边的文武官员,也渐渐团结到了他的周围。
  其中,唐俭这个人好像也学过相面,他曾对李渊这样说:“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桃李子),天下人早就对您期待已久了。如果我们打开府库,南纳豪杰,北招戎狄,东收燕、赵,长驱渡过黄河,占领秦雍一带,夺取天下,指日可待啊。”李渊听后,当场谦虚了一下,不过,等日后起兵的时候还是把他任为了记室参军。
  此外,李渊此前不就一直在网罗豪杰、招降纳叛嘛,现在也还继续干着老本行。在这段时间里,长孙顺德(长孙皇后的族叔,也是李世民的族叔)、刘弘基等人也先后投到他的麾下,并摇身一变成了朝廷的军官。
  我们要特别说明的是,长孙顺德、刘弘基的身份很不简单,他们都是为了不去高丽打仗而逃奔到的太原,在当时属于逃犯,要是有人把他俩捆起来送到有关部门,准能得到一笔优厚的赏金。李渊身为封疆大吏却敢在军中提拔这样的犯罪分子,看这几个人就知道他有多不安分了。
  李渊的考虑越来越周全,人马越来越强干。主要的筹备工作到这里就算搞的差不多了。
  那么下一步,自然是要放手起兵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