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读道德经》
第3节

作者: hz_lj9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4-12 10:27:24
  道篇第二(2))
  道篇第二,从辩证法突然跳到道法自然,这中间的逻辑是什么呢?这个当然就是有为政治和无为政治之间的斗争了。
  显然 ,在老子看来,有为政治和无为政治,就像美丑,善和不善等等的对比,老子狠狠的夸奖了一下道法自然的无为政治的好处,其潜台词自然是有为政治是不善的。当然,看起来好像老子不好意思直接批判有为政治,只好拐着弯来批了。这个就是我们感觉上下文似乎有点脱节的道理。
  老子颇有点现代社会小政府,大市场的理念,这个和儒家积极入世,积极塑造和改造社会的有为政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就凸显了人性本恶和人性本善的不同理念了。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人都是可以教育好的,所以我们积极改造社会,可是在道家看来,人性本恶,大多数的民和百姓都是以个人利益为重,除了少数得道的圣人能够压制自己的私欲,这样的社会现实,自然让道家觉得什么改造社会都是扯淡,我们还是顺势而为好了。

  按照西游记来说,这就是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区别,是一人得道还是大家一起得道?呵呵,永远的难题啊。
  日期:2018-04-13 08:20:41
  道篇第二(3)
  老子和孔子思想的分野,应该是由来已久。老子做过周朝图书馆长,孔子阅读了不少上古的典籍,他们应该是各自继承了不同的思想。楼主推测,这个分歧应该是从游牧文明转向农耕文明的时候就产生了。可以这么说,上古游牧文明的时代,应该是老子思想居于统治地位,农耕文明出现后,慢慢成形发展壮大,就需要一种新的思想。毕竟农耕文明比游牧文明复杂的多,从天文历法到土地开垦,种子选育,水利修建乃至工具的改进,国家的税收,都需要把人群组织起来,更多的分工协作使得农耕文明比游牧文明复杂的多。于是孔子的思想就诞生了。楼主也认为就社会动员的力量而言,孔子思想是明显超越老子的。那么,更靠近老子思想的西方,为什么在近代发展出工业文明,超越了我们呢?

  这个大概是和相对自由的这种道法自然思想有关,这个老子思想某种程度上契合资本的要求,要求放松监管,让人群自由发展,或许这种自由开放,配合资本的增值本能,催生了工业革命的各种技术发明,究其实质,西方文明比东方文明就强在技术上,要论集体的力量和社会的组织,西方文明比东方文明还是差了一个等级,如果东西方文明在技术上一个等级的话,东方文明压倒西方文明是毫无疑问的,这个就是现在西方文明为什么如此看重知识产权,妄图永久占据技术顶端的原因了。

  了解这些,接下来道篇第三就很好理解了。
  日期:2018-04-13 08:32:23
  道篇第三(1)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译文:不推崇有才能的人,这样百姓就不互相竞争了;不看重珍宝财物,(平平淡淡才是真)百姓自然就不会(为了钱财)去偷盗了。不把足以激发贪欲的东西拿出来显耀(这里指的是权力一类东西),百姓自然不会去(为了争权)而破坏现有的次序。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简化百姓的思想(使其头脑空空),填满百姓的肚子,削弱百姓的志向,强壮百姓的体魄,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只要使得他们懂得无须进取和不必有所作为,这样国家和社会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日期:2018-04-13 09:01:28
  道篇第三(2)
  评论:读了道篇第三,楼主只能说孔子思想其实也是精英思想的一种,可是比之于老子的纯粹精英统治的理论来说,对我们平民百姓而言,孔子还是要好太多了。读了这些,楼主只能感慨两件事情:
  1)第一个事情: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个长夜,不是统治阶级的长夜,而是我们这些百姓的长夜。

  2)第二个事情:《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老子思想简直就是西方文明的源头,西方文明把老子思想学了个十足十。我们来看看西方文明的主流做法:
  1)不尚贤:崇尚个人主义,每个人的价值都放到无限大。
  2)不见可欲:搞资本集团的僭主政治制度,表面上民主选举,实际上是背后的金权在统治。
  3)虚其心:布热津斯基在90年代中期的旧金山会议上提出丨奶丨头乐理论,就是对地球的80%他称之为垃圾人口,给予基本的温饱,用游戏娱乐色情占用百姓大量的时间,让他们没有思考的能力,从而不会对现有的统治阶级发生挑战。
  4)实其腹:西方发达社会搞的福利保障体制,以欧洲为代表。
  当年,老子骑牛出函谷关,西向而去,大概不是传说而已。
  日期:2018-04-13 09:17:36
  道篇第三(3)
  前面楼主说过,道德经中充满了大量的利益博弈,和利益分析。这个道篇第三就是典型的代表。也是讲述长久统治的艺术。
  对老子来说,人性本私,人群只有不得道的民,百姓和得道的圣人之分,不做所谓的价值判断,如好恶是非,只有为了利益(长久的统治)和达到某种目的,那么,老子看上去就显得有点冷酷无情了。所谓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当然,老子也不是一贯的冷酷无情,也是有其他的思想作为辅助的。德篇43,就说了:圣人无恒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从这点看,老子还是有点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的。老子和孔子其实在反对走极端化方面,都是有共同想法的。儒家讲中庸,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这个就是道德经不但有道篇,也有德篇的道理。
  日期:2018-04-13 11:16:19
  道篇第四(1)
  道沖,而用之弗不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沖,同盅。
  帝:天帝,是世界的创造者和统治者。
  译文:大道是空虚形态(如器皿一样中空),运用的时候永远不会溢满。大道非常深远啊,就好像他是万事万物的祖宗和来源。(大道是)被削去锋锐,调和他的光芒,混同于尘垢之中。大道好像隐没不见啊,似有似无但它又存在。我不知道大道是如何而来的,(但大道的存在)是比天帝还要悠久。

  日期:2018-04-13 12:27:33
  道篇第四(2)
  评论:道篇第三说了道家的统治艺术,第四篇就开始说道的形态和特征。其中道在天帝先,可以说是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我们都知道,天帝可以说是宗教和神话的产物,是世界创造者和统治者,那么道在帝先,显然老子认为,还有一个客观实在创造了天帝。这个比犹太教的上帝创造了一切就更具高一层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