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轮回----权势和财富聚散的游戏》
第5节

作者: 独处浮云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三个利益集团已经垄断了行政权军权,基本上没有寒族什么事情。蜀汉的将领,基本上就是老将以及老将的子侄。利益空间的限制,蜀汉根本就不可能提拔出新的利益竞争者。最终导致的是蜀汉人才凋敝。
  2,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
  诸葛亮是世家出身,魏延出身贫寒,在诸葛亮眼里,世家士族才是人才的摇篮,所以在发现人才的眼光上,往往出错,为什么刘备经常在这方面强于诸葛亮?立场不同。马谡的使用,为什么诸葛亮违背了刘备的判断,我们都可以看出,诸葛亮看不起的,都是寒族,比如关羽,魏延。马谡世家出身,自然就是人才啊。

  3,诸葛亮为什么要姜维掌军?
  三个利益集团的牵扯,只好使用一个没有根基的外系将领,这样就比较好控制。这和世家都喜欢立没有主见的皇帝一样的道理。
  4,诸葛亮为什么要娶一个丑老婆,
  无他,世家联姻罢了。说他老婆怎么厉害,整个三国,没看出来。
  5,诸葛亮为什么要进西川。
  老毛说,诸葛亮进西川,从军事上是个极大的败笔,因为违背了集中兵力的原则,从政治上看,也是大忌,从没有听过过困居一隅的势力能够争夺天下的。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进西川呢?无他,保守住世家位置罢了,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和孙权呼应,保住江南和四川的世家地位。可以说,他已经看出了,曹操就是世家制度的掘墓人。
  6,诸葛亮为什么不当皇帝。

  首先是对刘汉制度的留恋,想当个权臣。霍光估计是他的人生模板。其次,三大集团的利益牵扯,不想这个时候因为内耗而覆灭蜀汉政权。
  7,为什么多次北伐。
  看出了世家制度肯定竞争不过曹魏的安民政策。想垂死挣扎。心里是明白的,但不甘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以只好死而后已了。
  总计看,蜀汉政权,是逆历史潮流的。诸葛亮是个聪明的保守势力代表。摇着扇子装逼,大概也就没落的世家子弟会这么做吧。
  夫战,死生之道也,诸葛亮在最重要的一战,街亭之战,居然摆世家子弟的架子,连战场都不去,玩儿决胜千里之外,结果惨败。幸好司马懿也不想弄成鸟尽弓藏的结果,找个借口放了他。还是世家子弟理解世家子弟啊。

  曹魏的兴衰。
  如果说刘备是没有根基,荆州四川世家共同推举的话,那么曹魏,则是本身拥有强大的实力。
  曹家本身就是东汉政治的顶层,拥有大量的政治资源。家族中也是人才鼎盛。三个政权中,曹家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和蜀汉调和世家利益不同,曹魏是主导融合。为什么司马懿一直不肯辅佐曹操,和诸葛亮一样聪明,都看出了,曹操迟早会覆灭世家制度。
  曹家具有嫡系部队,这是刘备孙权比不上的。所以曹操一直可以大胆的融合兼并其它家族,形成核心竞争力。而且这个兼容,更多是吸收寒族人才。

  曹操集团,我们一样可以发现出很多怪异的现象。
  1,闭口谋士。
  曹操吸纳了大量的人才,但我们却发现,很多顶级的人才,基本上都不怎么说话,比如徐庶,司马懿,贾栩。甚至还有聪明绝顶,偏偏却和曹操作对的杨修。其实大家都看出来了,曹操是想以一家压制百家。有人说,徐庶是因为刘备的原因,荒唐的很,曹操一死,这些闭口谋士都开口了。因为曹丕已经变成了世家政权的代表了。
  2,喜欢别人的部将。
  曹操吸纳人才,基本上都是吸纳没有根基的部将谋士,对方主将,一般是杀了。比如吕布,袁氏兄弟,蔡瑁张允,其实也就是融合的问题,尾巴比较大的,不要。当初收留刘备,大概也是看重他是个卖草鞋的吧。
  3,不喜欢使用固定的将领。
  曹操手下人才济济,有个很重要的原因,不喜欢重复使用个别将领,所以大量将才得到重用的机会,这个和刘备出战必关张是根本的不同,从掌权和人才培养,曹操都比刘备高,这么做也防止了军中势力的聚集。到了他儿子哪里,就惨了,基本上都是培养军中权臣的。
  如果曹操的思想被曹丕接受了,那么司马懿一定没有任何机会。
  曹丕最重要的谋士是陈群,可惜他完全是世家制度的代言人。用了一个九品中正制度来奖励世家的发展,从而彻底颠覆了曹魏政权。
  人们都说曹操的儿子人才多,我只承认他的儿子智商高,政治水平,则未必。曹操一生都在压制士族势力,重用寒族,却没有将这个思想传达给儿子们,几个儿子都和世家勾搭。无论他选哪个儿子,估计都是世家制度的反弹。

  或者说曹操自己,对这个认识也是模糊的,他的认同基本上局限在本家和别家。所以将权力集中的交付到本家将领手里。从诸侯王的反叛看,本家不本家的,都没有意义,重要的是要形成权力的制衡,将权力控制在皇家手里。
  东汉的权臣吸取王莽的教训,基本都不篡位,但曹操做出了表率,司马炎就照着学了。这和曹家军权的过分集中有很大关系。曹操在时,从没有一个将领垄断军权,到曹真手里,基本上就垄断了,这给曹家的灭亡敲响了丧钟。军权,任何时候都不要集中。分兵掌权,是皇权的必修课。
  孙吴衰亡。
  如果说,曹魏是制度取胜,则蜀汉以义取胜,孙吴则是以情取胜。
  从这里大家就可以看出,蜀汉和孙吴其实就是旧制度,而曹魏是新制度。
  孙吴其实就是江南世家共治的结构。这个情,就是专注世家利益。
  赤壁之战,众多的世家纷纷要求投降,这在后来的政权中是根本就不可能出现的,因为东吴,政权的核心是世家的统治。从本心来说,他们更拥护世家共治,反对曹魏,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曹操的根本原因。但是,生死存亡之际,他们一定是保家弃国。这是世家政治的劣根性。

  东吴的兴旺,首要原因是北人南来,并且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优势,吸引了山民参与经济活动,北方的人才迁移过来,也带来了资金等优势,所以东吴在开始,生产的到大发展,特别是造船业。人口的流动也带动文化的快速发展。
  但是,世家制度必然会造成财富的快速积累,进而形成生产资料的垄断,阻碍生产de发展。
  和北方的较量,归根到底是制度的交流,所以东吴的失败是必然的。
  三国兴亡,其实就是世家制度的影响,曹操最先唯才是用,启用寒门人才,恢复生产,东吴集中了世家优势,最差的就是蜀汉,所以蜀汉最先灭亡。

  日期:2017-07-12 10:27:58
  第八节,西晋的灭亡
  西晋制度,对比汉朝制度,不断没有进步,甚至是退步。
  好像世家子弟,都比较轻视百姓的力量。三国后期,其实国家政局,已经酝酿着巨大的社会危机。
  1,人口危机,东汉末年,社会财富的集中导致普通百姓的生存极为艰难,多年的战乱,让人口急剧减少。汉族人口已经处于秦汉以来的最低点。社会劳动力严重不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