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轶事:古国后裔一一这群人为什么被误认为类猿人?》
第8节

作者: 巴山牛_渝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只见他拖挪着小碎步,一路摇摇摆摆,手舞足蹈,仰面朝天,叽里咕噜如同砂罐煮屎,围着井口转圈。我藏在竹林中偷窥,虽然听不见他在念啥巫咒,觑到他那抹成鬼脸的模样和古怪的舞姿,差一点儿笑出声来。

  陡见他扬手将竹刷"噗嗵"一声抛入井中,双手张开成V形,不但脸孔朝向天上的乌云,背脊后倾,让胸腹也袒露在天空下,小碎步一直没停,而且越来越快。
  一道闪电横空划过,紧接着震耳欲聋的雷声炸响,豆大的雨点密刷刷从天而降,雨打竹叶哗啦啦直响,在湿滑泥地上舞蹈的巫者,仰天长啸一声,停了下来。双手胡乱抹着脸颊,将就雨水冲洗脸上的色彩。
  俄而俯身捞起飘浮在井水中的竹刷,挥舞着一路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奔回他的竹篱茅舍,将竹刷抛进地火炉中,化为了灰烬。
  我回到屋里,抹着肥皂正在洗脸,吴晓君来了,见他脸上还有浅浅的污渍,吩咐他也用肥皂擦洗干净。
  日期:2017-07-26 17:56:09
  雨还在下,又是农闲时节,没听到队长吼叫上工的声音,我俩坐在小木桌上,正要开始摆龙门阵闲聊,听到屋外传来脚步声,我顺手抓起一本小红书捧在手上,煞有介事的小声念了起来:"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头戴斗笠,蓑衣裹身的李和平出现在门前,掀开斗笠笑道:"嗬哟,宁知青在学习呀,好样的!好样的!"他话是这样说,一双鹰眼却在吴晓君身上瞄来扫去,盯着他不转眼。
  我本是装模作样,当即放下书迎了上去,掏出香烟塞在他嘴上,划燃火柴奉火,顺手把大半包香烟和火柴盒,放进了他的衣袋里。
  李队长美美地喷出了一股刺鼻的烟雾,说是路过这里,下雨了,要到田边地头去察看一下沟渠。我邀他进屋歇个脚,他摆摆手,说下午不出工了,你们就在家学习吧。
  李队长刚一转身,吴晓君冲他的背影吐出舌头扮鬼脸,没料到后脑勺仿佛长了眼睛的队长,猛不丁又把脖颈儿扭了过来,怒目横眉地叱喝道:"小杂种要干啥子?"

  吴晓君在猝不及防中闹了个无法变脸,伸长的舌头缩不回去,我急中生智,也叱骂开来:"天天带着你学习,怎么还不开窍啊?牛教三遍还晓得转身,你咋个连牛都不如!"
  李和平冲我翘了翘大姆指,呵呵笑着转身走了。吴晓君咧嘴一笑,悄声说:"我不是畜牲,所以不转身!"
  难得这下雨的半天空闲,明知他与李和平之间有不小的龌龊,我被他能祈下这场救命的大雨震撼,又不愿轻易置塞满脑子的科学知识于不顾,随波逐流,见异思迁不可取,可又想探究一下巫门的神奇。故意不屑一顾地哂道:
  "瞎猫碰上死耗子罢了!巫者宣称能通鬼神,你不能请个神仙来让我瞧瞧,总得拘个小鬼给我看一眼吧?"
  吴晓君没责怪我,把门插上闩后,诚恳地说他并不是端公(即巫师,正规称呼为巫觋,有的地方叫师公,也有叫神棍或神汉的。女巫正规称呼为巫,所谓巫婆、观花婆指的就是女巫。),根本不会其他巫术,祈雨的巫术,是他打小看见老爸无数次施展过,烂熟在心不用学,至于诵的祈雨咒,则是老爸临终前才告诉他的。
  他小声叨咕了一句"背人过河反怪硌了蛋蛋",随即从贴身的衣服中掏出一本泛黄的小册子来,他把这手抄的册簿轻轻放在我面前的小木桌上,压低嗓门说道:
  "这是我老爸留下的<巫门符箓>,看懂了里面的各种符咒,请神送鬼和治病禳灾都不在话下。可惜我不识字,跟你学了这么久的字,还是看不懂一个字呢。"
  居然还真有这种与现代科学相对立的东西存在,我盯着他煞有介事的眼睛,没成想他落落大方地迎着我咄咄逼人的目光毫不畏惧。
  我只好收回目光,低头去看那本破旧的古书,翻开首页便傻了眼。
  日期:2017-07-27 16:15:50
  这所谓的<巫门符箓>,有三十多页,全是用小楷笔描的符号,我一个都不认得。既不是被称为"秦篆"的小篆,也不是被称为"大篆"的甲古文,更不是钟鼎文。
  形同天书的册页上,成竖行的符号排列有序,貌似有题目,也分了段落标记,一如汉字的书写习惯。
  这些符号是文字无疑,从文字的结构上看,这种文字也是方块字而非拼音字母,它与汉字一样,属于表意文字范围,而且还经厉了一段相当长的发展历史,完全脱离了原始的象形阶段。
  但是,由于它的偏旁结构和汉字不同,弄懂它的构成规律之前,我等门外汉无法释读。

  文字是表达语言的一种书面形式,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这是毋庸置疑的,这种文字应该与巫有关。因为巴渝的古文化,整个一巫文化,这是有据可查的。<山海经.海内经>原文如下:
  "西南有巴国,太昊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
  太昊就是始创八卦的伏羲,而周文王的<易经>源于八卦。今人只知道八卦是道家推崇的哲理,却不知有伏羲的年代,只有"巫",没有"道",道教始祖李耳,离现在只有二千多年,五千多年前的人文始祖伏羲,与夏禹一样,是如假包换的大巫。
  史学界有定论:在古代,巫者,都是由氏族领袖们充任,被称为"三皇五帝"的华夏始祖,就是当时的氏族领袖,亦称为酋长。
  捋清了巫的来龙去脉,不难找到破解释读这些符号的钥匙,吴晓君的老爸,想必没有多少文化,他不是也能看懂吗?
  可惜的是,我生在一个无神论主宰世界,大破封建迷信的年代,这本符箓在我手边几十年,不但没去破解,反而嗤之以鼻,认为是故弄玄虚的噱头。
  吴晓君见我也不认识这些字,失望之余又问:"宁知青有文化,又是城里人,可不可以想法子打听一下?"
  我是不会让他看瘪的,大言不惭地说什么假以时日,不难找到破解规律,一但触类旁通,便会一解百解。道理说通了,如果束之高阁或塞在床下,也是白搭。
  吴晓君被我糊弄得绽开笑容,要把这书放在我这里替他保管,说今天祈下这场雨,李和平肯定会怀疑他,迟早会带人到他家搜查,如果找到这本书,戴个"坏分子"帽儿就惨了。

  这场雨是不是他祈下来的还是两说,即便是他的功劳也是好事呀,怎么会挨整呢?我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他只笼统地回答村里的事太复杂,在龙河生活久了,自然会明白。
  他不愿说,我就不好再追问,把这符箓锁进衣箱藏好,转弯抹角掏他祈雨的咒语。
  日期:2017-07-28 17:24:55
  他嘿嘿一笑,并不正面回答我,说什么入巫门有规矩,门外人知道了咒语不但没用,还会妨害自身。我一再追问入门规矩,他抹不开情面,只好娓娓道来一一
  入巫门很简单,并没有啥仪式,但凡要当巫者,先要学会"禹步"。一拖一挪的小碎步娴熟后,就要学"观师默像",即闭上眼睛啥都不想,把师傅答应你入门时的容貌表情,牢牢刻在心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