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轶事:古国后裔一一这群人为什么被误认为类猿人?》
第6节

作者: 巴山牛_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闻之惊愕!打小都被灌输过人是猴子变的进化论,当然相信这人猴配的说法。感到新鲜又刺激的我,盯着李队长的红口白牙,希望他继续说下去。他避开我探询的目光,扯转话题,聊起生产队的一些情况来,叫我今天在家收拾家什,从明天开始出工。
  我见他一边介绍队上的情况,一边卷老山烟抽,忙从行李中取出一条香烟递给他,乐得队长咧开胡子麻扎的厚嘴唇,推辞了几下,揣进了怀里。
  他眯缝着眼挠了一阵头,随后又改口说,队上有两个小山的集体树林,靠近国有林场二王包原始森林,我先参加几天集体劳动,熟悉一下农具使用,跟乡亲们联络一下感情,如果大家伙儿没意见,队上以后就安排我巡山护林,工分不少我一个。

  那条烟是八分钱一盒的"经济牌"香烟,见这敲门砖起了作用,乐得我又拎出一瓶六毛钱买来的小曲酒捧了过去,不但敲定了半月后接任巡山护林,这"手榴弹"还炸出了一个更大的秘密一一
  二王包原始森林,经过"大炼钢铁"的大肆砍伐,如今只有方圆五、六十里,剩下的森林里虽然没有猛兽,却是轻易冒犯不得!
  队长言之凿凿地告诫我,当年的伐木工人在砍到二王包时,在一夜间莫名其妙死了许多人!医生和丨警丨察都查不到死亡原因,认为都是猝死。
  二王包林场的人心里害怕,从来都没到这里来过,反正偷砍树木的人不敢砍那里的树,不用担心盗伐。

  日期:2017-07-21 18:52:20
  山民们修补农舍,嫁女娶媳妇都离不开木料,买,没钱也没地儿买,队上有集体林的稍微好点,没有的只有去偷砍。护林员怕得罪人,队上的集体林遭了殃。
  湿松树重如铁棒,在不通公路的大山深处,偷树的都是附近村子的山民。我是没有一个熟人的外来户,安排我巡山恰如其分。要我暗中监视吴晓君,大概也是出于这样考虑,要我充当杀神。
  年轻人本来就心高气盛,天不怕地不怕,我是知青,更要图表现,这活儿轻松好耍,如同看山听水,队长李和平是领导,我当然要服从安排。
  可能是烟酒起了作用,我从队长口中知道了二王包是古巴国两任国王陵寝的传说,还知道吴晓君母亲在二王包森林边砍柴,曾被森林中窜出的一群大青猴掳走,大半年后逃回家中,肚子明显凸起,三个月后生下了小杂种吴晓君。

  队长说,他老娘和几个中老年妇女也在林子边砍柴,亲眼看到那群猴子抢人,吓得砍下的柴都不要了,连滚带爬逃了回来。
  他说勒令"巫"姓改为"吴"姓,不只是音相近,主要还是"吴"即"无",村里只当没这异类。至于村里组没组织人去搜寻,队长没说,我也没问。
  听话听声,锣鼓听音,我心知肚明,何需再问?
  我后来才搞明白:山民说的大青猴,其实就是短尾猴,又叫红面猴,二王包森林里有一大群,与人类交配,根本不可能有后代。
  如果不是以讹传讹,那吴晓君又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呢?
  日期:2017-07-21 21:27:22
  当天晚上,我见到了吴晓君,是他主动来看望我这唯一的近邻,而且还是城里来的知识青年。
  打着赤脚,穿着明显不合身的再生布单衣,裤子还是补疤叠补疤的吊八寸。他把双手揣在衣兜里,倚在知青屋门框上,笑着打了声招呼,自报家门是住在隔壁的邻居。
  我正在烧火熬稀饭,初次用柴草为燃料,烧火方法没掌握,火苗不大还搞得浓烟滚滚,熏得我泪水涟涟睁不开眼。他见我狼狈不堪,不待相邀,主动进屋坐在灶口,用火钳稍加拨弄,马上烟小火大,锅里的饭也"咕噜咕噜"地冒起泡来。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年轻人更是如此。我就着昏暗的灯光悄悄打量他,希图发现大青猴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他那被柴火映红的脸膛,憨乎乎中透出一股精明,消瘦的身板并不羸弱,一如寻常的山民有股劲道,除了确如队长所言是双六指外,到哪里去找大青猴的影子。

  他一边架柴烧火,一边问些城里的事,最感兴趣的是学校,听到我略带夸张地描述,他咂巴着嘴"啧、啧"有声,眼里忽闪出羡慕神色,连声说:"识字真好!识字真好!"
  得知他从没踏过学校门槛,去得最远的地方是地宝场和隔河对岸的耀灵场,我告诉他,识字不难,学会拼音就可以入门。他用期盼地目光瞅着我,哆嗦着嘴唇欲言又止。
  觑到他这种神态,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我飘飘然起来,少不更事的我,被探奇寻密的好奇心左右,无所顾忌地问道:
  "吴哥到二王包森林里面去过没?"
  我是刚来的知青,问一些这里的风土人情很正常。他显然没意识到这一问的用意,随口回答道:"乡亲们都说那林子很危险。"

  "难道里面有吃人的老虎?"我有意往野兽方面引。
  他摇着头说:"有啥子老虎呦,听老辈子说,自古以来,那里都是大青猴的地盘......"
  不等他说完,我猛不丁插话诓他,绘声绘色地说:"嗬哟!书上说大青猴奇淫,最喜欢掳掠好看的妹儿,不知这里发没发生过这种事儿?"
  吴晓君浑身一颤,抬起眼来瞅了我一下,又看了看锅中稀饭已经熬得稠乎乎的了,用柴灰压了明火,放下火钳,啥话没说,低着头走了出去。刚消失在门外,又回到门前,嚅嗫着不好意思地问道:
  "宁知青能教我识拼音不?"见我窘在当场,又说,"我没钱给学费,可以帮你种自留地,或者用红苕来代替学费。"
  望着他巴巴地目光,我居然忘了监视他的任务,心怀愧疚地点着头说:"吴哥别介意,小弟就那么随口一问,没有啥坏心事。"
  对这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解释,吴晓君并没介意,咬了咬嘴唇,脸上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嗡声说道:

  "不瞒你宁知青,我生父的确是森林里的大青猴。这不是我娘亲的错,她是被抓去的!更不是我的错!我们一家从不招谁惹谁,我娘老子被闲言碎语逼死了,为什么还容不下我呢?我是男子汉,又没做错事,才不怕别人嚼舌根子呢!"
  日期:2017-07-22 14:52:23
  见我尴尬得惶惶不知所措,他爽朗地说:"我不怪宁知青的,我本来就是大青猴的儿子嘛,这是周围团转都晓得的事,何必瞒你呢?我还听队上的学生娃儿说过,世上所有人的祖宗都是猴子变的。是真的不?"
  我告诉他,这是外国科学家达尔文说的,马老鼻祖都相信。他咧嘴一笑:"伟大领袖都顶礼膜拜马老鼻祖,他老人家肯定也相信人是猴子的后代嘛!"
  我觉得他"顶礼膜拜"用词不当,奇怪他居然会用这种词,想起他是巫门世家的后裔,瞬刻释然,但没敢再冒昧问他老爸是怎么用巫术骗钱的。虽然我不信神不信鬼,对巫门的事儿,还是有刨根问底的好奇心。
  吴晓君回去后,我随即从木箱中翻出那本破旧的<新华字典>来,拿着它朝旁边的吴家走去。在当年,字典是个希罕物,伴随了我整个学生时代,有这个举动,一半是惺惺相惜使然,另一半是冲着他的耿直,因为我是一个城府不深的人,喜欢直来直去。至于队长交给的监视任务,我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来说服自己,万一这人不坏,不是又多了一个革命群众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