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狱到天堂 记实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第39节

作者: 偏轨道化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1-09 22:50:00
  这对兄弟虽然汉语说得一般,但都是忠厚的老实人,哥俩见我没少在他们身上费心思,便将烧烤行当中的事情全盘托出,并再三表示,一定会把我的烧烤摊当成自家的买卖来对待。
  与此同时,我逐渐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肉串并不是这项买卖中最大的利润点,它应该是一个支撑点,是一个相传的口碑,是一种独特的味道,我只需要它替我招揽顾客,但它并非谋利的重点。
  我算过一笔详细的账,新疆大肉串的单串价位为1元,每串的成本要在6毛钱左右,我的单串利润不过是几毛钱,即便每晚都能卖出上千串,那么利润无非几百元。对于当时贪婪至极的我而言,费尽周折的一摊买卖熬上大半夜的光景,却只赚几百元,那显然不符合我的诉求。

  既然在肉串上没办法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我干脆把它做成一流的口味,我相信它所创造的附加价值会弥补我应得的那部分利润。有很多时候,在面对取舍的关头,我们总会用定向思维去衡量得失,却很少去横向考量附加价值。其实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其附加价值,只是它往往潜伏在大脑皮层的内侧,静静地等待着聪明人去探索和获知。
  很多人都习惯通过特定的方式榨取价值,就如同经营烧烤摊一定要从烧烤食材上去获取利润空间,而不去琢磨烧烤摊中会不会蕴藏着更大的财富。我之所以敢果断地放弃烧烤食材的利润,是因为我寻找到了一个比烧烤本身更具有获利空间的方向,它可以带给我400%的利润回报,它可以满足我对盈利的诉求。没错,它的名字叫作酒水。
  时至今日,酒水都是餐饮业的主要盈利方式,但在十几年前,敢把酒水当作餐饮主营利润的人还真不多。我清楚记得当年在我所居住的城市里,人们夏天常喝的凉啤酒就是一种叫作“雪梅”的地产货,这种啤酒的进货价格为每瓶1.2元,食杂店或是小饭店的每瓶销售价格仅为1.5元,只有那些环境高雅的饭店才敢售价每瓶2元钱,说到底每瓶啤酒也只有几毛钱的利润。但就是这种廉价的啤酒,却占据了城市中大大小小的角落。

  日期:2017-01-09 22:50:00
  东北人天生性格爽朗,喝起酒来更如同牛饮一般,尤其在炎热的夏天,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吃着烤肉串,喝着凉啤酒,吹吹牛,随便一个人都能喝下三五瓶啤酒。鉴于这种特殊的环境,我决定从酒水中狠捞一笔,我不介意你来吃我盈利不多且味道可口的大肉串,但你必须要容忍我在酒水中挣取的利润,这就是我的商业模式。任何一种实惠的背后都会暗藏着附加价值的延伸,否则便违背了商业的自然规律。

  想在酒水中大刀阔斧地盈利,又要让顾客觉得物有所值,这就需要开动灵活的脑筋和纵向的思维,这就要求自己必须摒弃原有的已被熟知的产品,例如踢开大众化的“雪梅”啤酒,就是我行动的第一步。我决不允许这种利润透明化的产品出现在我的摊位中,我需要的是新鲜的元素,能够让人开怀畅饮又不吝啬钱的新型产品。有时候,只有弥补了一项空白,才会从中获取最大的利润。
  我曾经绞尽脑汁考虑过很多外省的啤酒品牌,但都被我一次次否决了,因为这些外省的啤酒品牌虽然可以杜绝一些利润上的透明化,但其包装以及口味与本土品牌啤酒相比,没有太大的优势,想让食客们为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外省啤酒品牌埋单,那还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烦心的时候我也会借酒浇愁,但本质上我并不是一个爱酒之人,所以我对酒的研究并不多。直至今日,我可以毫不吹嘘地说自己的啤酒酒量可以用箱来计算,但我对于花样繁多的啤酒知识仍旧很匮乏。我很感谢当年的那对新疆兄弟,他们在我思维最为狭隘的关键时刻给予了我一个完美答案。扎啤,简单平实的两个字,在当时却是一个新鲜的元素。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鲜就意味着财富。
  在当时我所生活的城市中,扎啤只是一种传说,这种稀罕货只会出现在哈尔滨的高档酒店中,属于特供特销的酒水。而据这对新疆兄弟说,扎啤的进货价格并不高,甚至低于瓶装的本土品牌啤酒,只要我有门路将其弄回来,保准赚大钱。

  我心里很清楚,这事办起来并不容易,但好在我不是一个容易向困难妥协的人。在我看来,这世间的事都不可怕,怕就怕我们自身的脆弱。懦夫之所以常常会失败,就是因为他不敢迈出争取的一步,或是争取得不够彻底。我从不介意处心积虑地去争取一件事情,因为我相信,有心的人就一定能从鸡蛋里面挑出骨头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