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狱到天堂 记实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第38节

作者: 偏轨道化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1-08 22:34:00
  这个世上不乏怀有激情的人,但是能把激情转化为事业的人并不多,这是因为我们心中的信念不够坚定,这是因为安逸的生活让我们犹豫不决。一个事业的成功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而一份激情到一腔热血再到缓慢消退却只需要几个昼夜,甚至只需要几个钟头。在创业之初,瞻前顾后是所有人的通病,只有坚定的人才会大无畏地迈步,而动摇的人最终只能归于平庸。这就需要我们扪心自问,我有自己想象中的坚强和坚定吗?

  虽然之前我没有任何快消品行当的经验,但我却认准了这是条能赚大钱的门路。在当时,我曾经做过一个详细的调查,光顾夜市的人潮中至少有10%的人会在夜市中喝酒就餐,其青睐的唯独是这风味独特的烧烤摊,而且光顾夜市的人潮中至少还有20%的人会在烧烤摊前停留,都或多或少地买上几串尝尝鲜。如果我能在这个市场中占有5%的份额,那就能轻松地从中捞上一笔。
  在当时我所生活的城市,烤肉串只有两种,一种是电火烤,每个烤箱内共有3排,每排都能插进去10根肉串。这种电火烤的肉串味道很独特,但是每根肉串的分量却很少,价格为一元钱三串,若想吃饱吃好,一个人起码得吃上个三五十串。家境未败时父亲经常带我去吃烤串,那时候的我才念初中,便能够轻轻松松地吃掉50串了,每次结账的时候老板都会在我面前数着密密麻麻的串签子,然后摸摸我的头夸赞我好胃口,实际上,我压根就没有吃过瘾,充其量是打打牙祭罢了。

  另一种烤肉串则是炭火烤,铁架子上面燃着炭火,将一排排肉串烤得吱吱冒油。说实话,这种炭火烤出的肉串也很好吃,但是操作过程却很头疼,既要照看炭火的火候,又要忍受烟熏火燎的煎熬,若是没有耐性的人,压根干不好这份差事。炭火烤的肉串虽然方法和电火烤的不同,但价格却差不多,由于炭火的成本较高,所以炭火烤出的肉串卖一元钱两串,其分量与电火烤的一元钱三串的没有太大的区别。

  我虽然没有烤过肉串,但我还真没把这两种市面上常见的烤串放在眼里。我的态度很坚决,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得与众不同。我还记得在哈尔滨吃过一次新疆人烤的大肉串,肉香味正,令人久久回味,而且分量十足,吃起来相当过瘾,颇符合东北人爽朗的个性,所以在这个想法“出炉”之初,我已经决定烤大肉串了。而且我坚信,只要我烤出的大肉串量足味美,就一定能够在夜市中刮起一股美食风暴。

  日期:2017-01-08 22:34:00
  由于是临时起意,所以我很难在夜市中寻找到合适的摊位。无奈之下,我只得在临近夜市中心的位置谈了一家面馆,将面馆门脸前的空地全部租了下来。原本我理想中的烤摊面积并不需要这般大,能够支撑十余小桌即可,可是面馆的老板仗着自家的位置好,偏偏要将两侧空闲的位置一并租给我,否则一切免谈。碰到这么一个懂得见缝插针的主儿,我只能自认倒霉。毕竟他家的位置很好,属于独一份,况且这家老板与这片的城管也都混很熟,由他出面维系,也免得城管来找麻烦。

  摊位租好后,我又马不停蹄地赶去了哈尔滨。我心里很清楚,想要做这新疆大肉串,就必定离不开新疆师傅,没有他们手中秘制的烧烤料,那这大肉串烤出来也未必好吃。在当时,哈尔滨正宗的新疆烤肉串并不多,其手艺精湛的师傅更是凤毛鳞角。况且这些师傅都是自己开店经营,想让他们卷起铺盖跟我走,那简直比登天还要难,毕竟这些人都在省城扎下了根,根本就不可能抛下自己的店铺去给一个小孩子到临城当伙计。

  既然烧烤师傅没戏,我就把目光转向了烧烤学徒,这些小孩子都不容易,漂泊在外只为学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且据我所知,这些烧烤学徒大多没有工资,仅仅享受一份免费食宿的待遇,如果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份较高的待遇,我相信这些烧烤学徒一定愿意跟我走。在当年,我真的不担心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是担心自己能否和他们相处融洽。
  为此我特意在哈尔滨停留了两天,每顿饭吃的都是新疆烤肉串,目的就是考察这些肉串店中的烧烤学徒是否真有本事,能否独立撑起一个摊位。综合考虑之后,我把机遇给了一对维族兄弟,这哥俩都是十七八岁,话虽不多,但手艺却不错。原本这哥俩打算过两年就自己开店了,却没想到我会在这个时候出现,而且还要把他们带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当烧烤师傅,心中不免有些狐疑,合计之后便觉得这事不靠谱,随即否决了我的提议。

  我很清楚这对维族兄弟的顾虑,再三跟他俩分享了我的烧烤计划,为了让他们安心,我给他们开出了每人每月1500元的工资。对于当时的烧烤行当而言,一个好的烧烤师傅月薪也不过800元。可以说,我开出的价码算是天价了,况且他们又是尚未成年的烧烤学徒,这份诱惑可想而知。为了表示诚意,我直接拿出了3000元现金给了这对兄弟,算是我预支他们第一个月的薪水。
  日期:2017-01-08 22:35:00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对维族兄弟很快就收拾铺盖跟我回了家。我在夜市烧烤摊位附近给他们租了一间小平房,还添置了一台二手冰柜。他们的工作很简单,白天切肉穿肉串,晚上出摊烤肉串。我对他们的要求也很简单,就是给我烤出原汁原味的新疆大肉串,所需的新疆烤架以及各种配料,我都按照他们的要求去采办,习惯的新疆饮食以及水果烟糖,我都免费且不限量地提供。此外,我还特意给这哥俩买了两身正宗的维族衣饰,乐得他俩许久都舍不得穿在身上。

  这对兄弟天生就是摆弄烧烤的好手,每天睡醒之后就是干活,由于汉语沟通能力差,所以这哥俩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烧烤事业中,他们工作起来一丝不苟,每一个环节都要亲力亲为,例如采用何种木炭,是用桃木炭还是杨木炭;肉串的肉取自哪个部位;每一块肉的肥瘦以及大小;腌制肉的方法;烤串时所需的配料;等等。这就如同一套完美的工艺程序,在这对兄弟的手中施展开来。
  在烧烤摊营业之初,我请了很多朋友来家里品尝正宗的新疆大肉串,一是为了检验这对兄弟的本事,二是看看东北人对这种新疆大肉串的接受程度。在免费请人品尝数百串新疆大肉串后,我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回馈,大家都对这种新疆大肉串赞不绝口,个个都表示吃得痛快淋漓。此外,很多人还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方式方法,如此一来,就更符合东北人的口味了。
  随着一番沟通之后,我与这对兄弟相处得极为融洽,彼此也不再像最初那般拘谨,虽然没有达到无话不谈的亲密程度,但相互之间不再设防。在这对兄弟眼中,我就如同他们的异族兄弟一般,他们甚至毫不警惕地在我面前配制烧烤料。每逢遇到这种状况,我都会很识趣地离开。我心里很清楚,这一份并不起眼的烧烤配料是这哥俩替人打了两年工才换来的秘方,我无意去偷师,更不想落个过河拆桥之嫌。况且即便偷学了配方也无济于事,因为烧烤的手法和火候才是关键。所以在很早的时候我就懂得了一个道理,在借鸡生蛋的过程中,如果不想让鸡叼碎了蛋,那就要明白避嫌的重要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