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儿——读透大汉三代帝王心史》
第20节

作者: 飘雪楼主1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刚一走马上任,章邯就建立“魔鬼训练营”,抓紧时间训练那几十万被赦免的囚犯。经过短短数天的超负荷训练,这些囚犯已从一盘散沙变成了一支有组织、有纪律、战斗力极强的军队。
  自从这支军队横空出世后,就一直所向披靡。如果没有后来的项羽,章邯的这支军队简直就是不败之军。
  日期:2016-03-10 15:16:23
  周文大军很不幸地成了章邯检验训练成果的试验品。在第一次交锋中,这几十万由囚犯组成的军队杀得周文大军毫无还手之力。周文见秦朝突然出现这样一支不要命的神兵,只得下令撤军。然而令他感到悲哀的是,自己此时率兵孤军深入关中,退路早已被章邯切断了。周文只能坚守在函谷关,等待援军的到来。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此时秦军如同泰山压顶,势不可当。久等援军不至,周文只好选择拼死突围。于是,在曹阳亭,周文和章邯两军上演了惨烈的决战。

  这一次,周文又一次败了,败得稀里糊涂,败得彻彻底底,败得心服口服。周文是绝望的。直到死,他也没有盼来一兵一卒的援军。他那句凄凉的“援军何在”随风飘逝在苍穹中,定格成了永恒。

  周文的死,对革命军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可以说这是陈胜自革命以来第一次大败仗,而也正是章邯自出道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日期:2016-03-10 17:32:45
  一声叹息
  周文被困时,离他最近的革命军是吴广这一路军。当时吴广正在全力围攻荥阳。荥阳的守军是李斯之子李由。当时李斯还没死,还是朝廷的当红丞相,所以李由自然很卖命地守城了。对李由来说,此时的荥阳比他的生命还重要。
  作为革命的“二号人物”,吴广很卖力。在他心里,是很希望用战绩回报陈胜的厚爱和期待的,也希望用胜利向那些不信任自己的将士证明自己。然而,军事才华平平的他,想要跨过李由的十指关,显然是在痴人说梦。当李由躲在拥有天时和地利的荥阳城里死守时,吴广选择了强攻,结果两人就这么耗上了。
  殊不知,吴广在围攻一个坚不可破的城池时,已犯了屯兵于坚壁之下的兵法大忌。几个月下来,他的强攻都没有奏效,倒是李由以逸待劳越守越轻松,越守越来劲,到后来还能时不时趁义军筋疲力尽时偷偷地反击一下,捞点好处后又缩回城里。
  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吴广无计可施,军中人心已涣散时,周文被围告急的书信不断传来。

  如果吴广立即开拔增援,或许整个革命形势将是另一番样子。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倔强的吴广非要拿下荥阳再去救援。战场风云变幻,机会稍纵即逝。
  事实证明,吴广这样的做法等于是选择攻自己的城,让周文去死。
  果然,荥阳还没攻下,周文就已经死了。
  直到这时,吴广才为自己轻率的行为感到后悔。他怎么也没料到周文当时的处境竟有那么危险。然而,后悔是没有用的,秦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他了。
  日期:2016-03-11 09:58:28

  吴广没有及时救援周文,有失做人最基本的仁义和道德,这件事连他的部下都看不过去了。他们原本就对眼界不高,缺乏军事、政治和领导才能的吴广心存疑虑,加上吴广平时骄傲自满,不可一世,与士兵的隔阂也越来越深。你对周文无情,休怪我们对你无义。部将田臧和李归一番密谋后,已面露杀机。
  他们两人弄了一道假帛书,走到吴广军帐中,说是陈王有诏谕到。吴广不知是计,老老实实地跪在地上听令。这下田臧和李归两人就毫不客气了,一人假装念诏书,一人趁机拔刀,轻而易举地砍下了吴广的头颅。吴广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也许他到死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是死于秦军之手,而是死在了自己部下的手里。
  田臧和李归杀了吴广后,伪造吴广造反之罪上报陈胜。鉴于当时危急的局势,陈胜并不敢对吴广的死做过多的调查,只得封田、李二人为上将,嘱咐他们尽力西进攻秦。田臧和李归倒也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夺了兵权后,二话不说就率领手下革命军急忙西进,替周文报仇雪恨。
  可他们二人忘了考虑一件极其重要的事:章邯灭了周文后,士气正旺,正张着血腥大嘴等着他们呢!面对送上门的食物,章邯岂有不收之理。田臧和李归最终只能以人头相送。就这样,章邯取得了第二次胜利。

  至此,陈胜委以重任、期待最大的第四路军和第一路军全军覆没,而第三路大军在这个关键时刻也出事了。
  日期:2016-03-11 11:49:52
  其实,此时的第三路大军早已经脱胎换骨。武臣当了赵王,复立了赵国,因此他的军队称为赵军更为恰当。但就是这个赵王,不幸成了吴广第二,也死在了部下的手里。
  这个部下叫李良。身为“官二代”的李良之所以选择革命,是因为他以独到的远见看到了大秦王朝的腐败之躯已经不能承受这革命之重了,早革命早谋生。所以他扔掉了大秦王朝“高级公务员”的乌纱帽,裹上头巾,成了革命的先锋者。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很快便获得陈胜的赏识,被分派到了武臣的部队里。
  事实证明,李良果然是将才。武臣先是让他做“急先锋”打头阵。收复赵地后,武臣又派他去扩大地盘。李良很快就用战绩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拿下常山郡(今河北省石家庄一带)后,李良继续前进,想挺进山西这块富饶的宝地,结果在井陉口(太行山东西孔道),遭遇了秦军的顽强抵抗。
  因为秦军占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李良一时也无可奈何。正僵持时,大秦悍将章邯的强势反击给秦军打了一剂强心针。秦军守将见李良是个人才,就想出一个绝妙的计谋——用高薪、高福利招降他。
  尽管天下局势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李良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秦朝抛来的橄榄枝,并且主动把部队撤回了邯郸,以防章邯的进犯。然而,一件突如其来的事却伤了他的自尊,浇灭了这颗誓死效忠的火热之心。

  日期:2016-03-14 15:14:51
  一日,李良好不容易偷得浮生半日闲,在街头散步、购物。正在这时,大道上一支由数百人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过来了。一看这架势,李良以为是赵王武臣出宫,于是赶紧和随从们跪拜于地。
  按常理,武臣会对李良这个级别的将军回礼,打打招呼,寒暄一番才离开。
  然而,这一次却是例外。“赵王”的车队并没有停歇,而是扬长而去。这使李良在惊讶之余,还甚感没面子。他派人一打听,原来这支队伍并不是赵王的,而是赵王姐姐的。
  堂堂七尺男儿,居然给一个毫不懂礼节的女流之辈下跪,李良心里自然不好受。联想到平时赵王的姐姐骄横跋扈,目中无人,他心中的火气便噌噌往上冒。再联想到大秦给自己抛来的橄榄枝,那种谦卑,那种诚恳,他心中的不满更甚:“是啊,放着远走高飞不要,却要受你们的气,我是傻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