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儿——读透大汉三代帝王心史》
第19节

作者: 飘雪楼主1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们对武臣提出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每到一处,他们都先派人拿着喇叭去各个山头喊话,大肆渲染暴秦的罪行,极力鼓吹革命的美好。这些舆论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地方甚至没动一刀一枪,便打开城门归降了。
  于是,这路大军势如破竹,很快攻克了原赵国都城邯郸。队伍规模也迅速壮大。
  眼见地盘和兵马都有了,张陈二人开始劝武臣自立为王,并且说出了两大理由。
  第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连陈胜这个草根中的草包都能摇身一变成了王,更别说武将军您了!您不知比陈胜强百倍千倍,岂能再受庸人的指挥和摆布?
  第二,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我们以前劝陈胜不要称王,是因为革命才刚刚起步,没有根基。而现在,我们已成功收复赵地,建立了不朽功业,是时候称王称霸,走上人生巅峰了。如此绝好机会摆在眼前,如果不好好抓住,只怕追悔莫及啊。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称王的将军不是好将军。原本就暗藏野心的武臣一听这番话,心动了,并且很快付诸行动——单方面宣布复辟赵国,自立为赵王,封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李良、陈余为大将军。
  接到武臣“大逆不道”的消息后,陈胜很震惊。他刚刚失去了“亲友团”,现在又失去了“将军团”,他能不震惊吗?
  陈胜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大手一挥,就要派兵去“镇压”。在这个节骨眼上,上柱国蔡赐赶紧出来劝阻。
  “咱们现在的敌人是暴秦,而不是区区一个武臣;而且革命刚刚起步,最忌讳窝里斗。为今之计,您不如派人恭喜武臣,承认他的赵王身份。”

  陈胜采纳了蔡赐的建议。来而无往非礼也,武臣在得到陈胜“认可”的同时,也“认可”了陈胜。于是,赵国和张楚结成同盟,尊陈胜为盟主。
  日期:2016-03-09 13:44:51
  风波看似就这样平息了,但武臣没有料到的是,他的手下大将韩广很快就上演了“模仿秀”。武臣派韩广收复燕地,结果韩广拿下燕地后,书信一封将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武臣。武臣原本很高兴,但打开一看差点气得吐血。原来韩广在信中写道:“我想当燕王,请您批复。”
  与其说是“请示”,还不如说是“逼宫”。对此,聪明的武臣也和陈胜一样,只能选择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又是道喜,又是结盟。总而言之,陈胜派出的这路大军可以说是为别人做了嫁衣。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路大军的进展情况。

  周巿也是个狼虎之将,很快便率军把魏地大块大块收入了囊中。同样,水涨船高,他的队伍也一天一个样地壮大着。更为重要的是,周巿是个识时务的人。在武臣和韩广榜样的指引下,他也效仿起来,逐渐对陈胜的号令置若罔闻。对外,他还美其名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看样子周巿是翅膀硬了,与其让他自立为王,不如主动封他为王,这样一来可以照顾自己的面子,二来可以让周巿感激自己的恩情。”想通了这一点,陈胜马上派使者给他送去了“魏王印”。
  日期:2016-03-09 16:11:14
  然而,事实却出乎陈胜的意料。面对这天上掉下来的“王号”,周巿死活不接受,理由是自己无法胜任这个职位。
  周巿之所以这样做,不是在作秀,而是他另有想法。他打算立原魏国王族的后裔魏咎为魏王,而自己则为他打工。周巿是聪明人,他明白在乱世之中守拙藏锋的重要性。枪打出头鸟,他找魏咎作为自己的挡箭牌,军队的实权还是被自己牢牢握在手里,这是在极度不明朗的乱世保生、立生、谋生的明智之选。
  总而言之,这一路大军也是一去不复返,完全成了第二路大军的翻版,当真印证了“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这句话。
  最后,我们来看看陈胜寄予厚望的第四路大军吧。毕竟,这一路大军才是主力中的精英,能否一举拿下大秦王朝,就全靠他们了。
  事实上,这一路大军没有令陈胜失望。与其他三路大军不同,他们一点儿都不折腾,也不懈怠,捷报如纸片般飞到陈胜面前,很是振奋人心。
  日期:2016-03-09 17:22:44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九月,当中路革命大军周文率领的数十万大军,突然出现在咸阳东面的戏(骊山附近)时,整天沉醉于酒色嬉玩之中的秦二世这才清醒过来,意识到若再不采取有效的反击措施,自己就要被踹下历史舞台了。
  秦二世习惯性地把目光投向赵高,希望这位朝中“头号人物”能为自己排忧解难。结果赵高第一次低下了头,佯装没看见。是啊,一直以来,正是因为赵高采取多种手段,隐瞒各地告急的上书,周文的大军才会突然出现在秦二世的眼皮子底下,让他明白“山雨欲来风满楼”是个什么滋味。

  大秦王朝摇摇欲坠,就差最后一根夺命稻草了。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正在这危急的节骨眼上,一个人站了出来。而正是他的出现,暂时拯救了悬崖边上的大秦王朝。这个人就是章邯。
  章邯,秦地人,当时的官职是少府(九卿之一,相当于负责收渔业税的税务总管)。陈胜叛乱后,水乡泽国的赋税就再也没有收上来过。章邯通过地方呈交的税务报告,看出了各地的真实战况,所以他比朝中任何人都知道事态的严重。
  日期:2016-03-10 10:28:48
  此时,迫于舆论压力的赵高见了毛遂自荐的章邯。二人刚一见面,气氛还算融洽。赵高一反常态,并没有像平常那样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而只是态度谦和地与章邯聊家常。
  说完了客套话,赵高变得严肃起来,开始谈国家大事。章邯默默地听着赵高侃侃而谈地分析天下局势,并没有插话。他不知道赵高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所以不敢乱说话,怕稍有不慎就祸从口出。
  “如果我给你几十万人马,你能除去那些叛贼吗?”赵高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终于开始“亮剑”。
  虽然这是一个随时都有可能掉脑袋的苦差,但同时也是一个可以一展抱负的大好机会。只有章邯自己知道,为了这一天,他已等待了多年——带兵打仗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事。
  “周文的大军现在已经兵临城下了,若从各地征调兵马,恐怕来不及了。”章邯虽然答非所问,但实际上已经等于“默认”了带兵打仗的事。
  “那你意下如何?”赵高自然知道他话里有话。
  “骊山和阿房宫两处都有大批服刑之徒在干活,有好几十万之众。如果将他们赦免,这些人一定会拼死效力的。”

  “好主意,好主意!”赵高此时已没有别的选择。就这样,他和章邯一拍即合。
  日期:2016-03-10 11:51:26
  赵高一生从未干过一件像样的好事,但这次却是例外。他见国家已岌岌可危,知道国破家亡的惨痛,这才破例见了毛遂自荐多次的章邯。当然,在当时的朝廷,章邯已是为数不多的可用之人了。赵高临时任命他为大元帅,也是病急乱投医、临时抱佛脚的不得已之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