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看袁世凯》
第11节

作者: 缘起缘灭皆是缘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个纪检工作搞得袁世凯上下不讨好,里外不是人,但袁世凯并没有气馁,而向吴长庆说:“禁骚扰不难,得帅信非易耳(领导不带头,基层没劲头)。”吴长庆当时默然。不表态就是默认不支持,众人见吴长庆默许了,抢的更是欢天喜地。吴长庆也没办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淮军都抢了几十年了,从袁世凯爷爷那一辈的袁甲三时代就开始了,你小子嘴上毛都没长全还能管得了?
  但袁世凯做事从来不半途而废,经过细致的调查,充分的准备,袁世凯又找吴长庆去了。不过这次不是坐办公室里谈心了,而是带着吴长庆下基层去现场。出营下山后再看山坡上遗物堆集成山(东西抢到手之后,淮军把粗劣的扔了。不知道袁世凯有没有偷偷的把其他地方的遗物也打扫过来了),换个角度看,小问题也成大问题了,这下吴长庆也震惊了。袁世凯抓住时机,进行现场教育:“王师戡乱,纪律若斯,贻笑藩封,玷辱国体。”最后再将吴长庆一军:“再这样下去,我请从此辞矣。”费劲心机,终于让吴长庆下定决心,誓曰:“请汝放手为我约束,有听谗谤者,非吴氏之子孙。”黄仕林(告状派代表)再向吴长庆告状,吴长庆都不搭理了。

  不知道黄仕林是不是那个因为登陆不力而被免职的营长,他最后的官衔是正二品总兵,在朝鲜时期却还不是营长,平常也很活跃,经常跟袁世凯作对,是当时的反面典型。
  日期:2016-05-20 23:32:03
  领导点头之后,袁世凯就放心大胆的执法了。有一个叫的韩绅士兵奸戕其妇(这个不用解释了吧),袁世凯徒步往查(搜集证据),亲督搜捕(无人可用),竟日夜不食(刑警工作不容易),卒获手刃之(还得兼职刽子手),后面是重点,厚恤韩绅家(会做事)。最终结果是滋扰稍敛,然仍未绝。

  从上面可以看出袁世凯很会做事,既能坚持原则(手刃之),又能处理好善后工作(厚恤韩绅家),由于干这个得罪人的差事,没人帮忙(有人也信不过),从案件的受理,调查,刑侦,抓捕,审判到最后的处决,都得袁世凯一个人负责,不能不让我们感慨:兄弟你真不容易啊。
  杀小兵容易,杀官就不容易了。一次一名武弁违反军纪被袁世凯抓住要杀,吴长庆一看熟人要坏,赶紧跑去跟袁世凯求情。总不能跟领导翻脸吧,于是袁世凯拿出一大叠公文让吴长庆审阅,吴长庆正在认真工作的时候袁世凯借口上个厕所出去立即把那名小官给杀掉了,回来跪地请罪。人也死了,吴长庆心痛也没办法了,只能顺坡下驴说:“执法固应若是。”既然袁世凯甘做黑脸,吴长庆也好跟亲戚们交待了:“你们要犯了军法,我绕得了你们,袁世凯也饶不了你们。”

  张謇曾评价袁世凯:“令其办理寻常事务,井井有条,似颇干练。”别人五,六天都办不好的事情,袁世凯两三天就能轻松办好。所以说袁世凯平时办事应该是精明强干,井井有条,但吴长庆一来讲情,这一大堆公文居然是想拿就能拿出来,不禁让我怀疑这些公文不会是袁世凯蓄谋已久的吧,就等着这一天用的。
  小官也杀了,下面这个就是群体性事件了。俗话说法不责众,由于袁世凯的禁令中还包含鸦片,于是有五百人一同抗议,都说自己吸鸦片,戒不了了,请求给遣散费(这个是重点)回老家。袁世凯的处理方式非常简单粗暴,叫人多拿些刀和绳子来,把这些吸食鸦片的痞子兵正法。刀光一闪,这五百人瞬间如鸟兽散,无影无踪了。吴长庆显然脑袋还没有转过弯来,疑惑的问:“他们真要都坚持吸鸦片的话你还能把他们都杀了吗。”袁世凯自信的说:“从古至今,只有田横五百士是为义而慷慨赴死的,而这些烟鬼贪生怕死,示怯必来,示威必散。如果他们不散,全绑起来一个一个的问,承认吸鸦片的立刻杀,不承认的立刻放,最多杀一两个,剩下的就都不敢认了(谁会为了口烟不要命)。”吴长庆由衷的叹服道:“真应变良材也。”

  看来倒不是说“法不责众”这句话不对,而是这个“众”是众志成城的众,不是乌合之众的众。只有20来岁的袁世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把这帮老兵油子们治得一点脾气都没有。
  日期:2016-05-22 06:52:36
  威只是震慑手段,恩才是袁世凯的主要做法。袁世凯对违抗命令的老兵痞一点情面都不给,但对服从命令的绝大部分普通士兵则非常厚道。
  首先是人道主义关怀:有病的袁世凯亲自前往抚慰探视,发给他们药物;负伤的他监督医疗救治,每日必亲自探视一次;阵亡的他亲自视殓祭奠他们,并且厚恤其家人。
  其次是保证他们的待遇,袁世凯对士兵的伙食日用,全部充分供给;发饷银的时候袁世凯亲自发放,一个一个的点名,亲自把钱放到士兵手里,杜绝小头目、军痞对普通士兵的克扣。
  再者袁世凯对将领与普通士兵一视同仁。夜间巡查军营,看见有在外露宿者,都招呼他们进入自己的帐篷休息。因为发饷银的时候他都亲自点名发放,所有士兵的名字他都能记住。袁世凯用实际行动让普通士兵们知道,袁大人的心里有自己,也会跟大家一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最后就是以身作则。领导带好头,群众有劲头,后面可以看出,袁世凯在朝鲜打仗一直都是不计生死,带头冲锋,从不卖队友,所以他的部下也众志成城,与其共进退。
  除此以外,袁世凯对待朝鲜的军民百姓多主张宽厚体谅,所以朝鲜人对他的感戴就如同对待父母,连妇女小孩也都知道尊敬爱戴他,后来还给袁立过生祠。
  不要小看这些小事,这种做法最有名的就是知名兵家吴起,他担任将领期间,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关于吴起还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亲自替他吸吮脓液,你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当年吴将军替我丈夫吸吮毒疮,他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替我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会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啊。”

  袁世凯有没有干过类似的事不得而知,但他一直都非常擅于带兵,所有的士卒也都对他感动奋发,全都乐于为他所用。要知道,谁都不是傻子,光喊口号是没有用的,只有真心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感恩戴德。
  日期:2016-05-23 16:10:31
  简单介绍一下壬午兵变。上面说到闵妃雇佣日本军官训练朝鲜军队,组建新军。但是由于国库空虚,军队欠饷,又赶上旱灾,旧军裁撤,旁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大院君在煽风点火,暗中策划,一万多名士兵哗变。叛军冲进皇宫要杀闵妃,闵妃化妆逃到民间,大院君趁机掌控局势,顺便给对头闵妃安排个国葬(虽然没死),并全国追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