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完,待续)
日期:2017-02-10 21:19:50
第六章
田中的稻谷还没收完,就到了开学时间。
我们公社的这所中学算起来是本县历史上很攸久的,在解放初期就命名为县第二中学,以前是完中设置,后来在文化***中撤了高中,只保留了初中,大哥和倩玉的哥哥都是先后被推荐到县中学读的高中。高考恢复后,这所中学也要恢复招高中班了。
中学比公社中心小学要大得多,比我们村小要好得多。教室有并列三栋,全是两层楼高,一层中间有过道,两边各并列两间教室,整栋楼中间是老师的教学楼。
操场比我们小学甚至中心校也要大得多,篮球架、单双杠等体育设施齐全。
黄老师从县进修校出来后就调到中学来了,教初中班的英语。我心里很高兴又能看到她,听她讲课。她还是我们的班主任。
我在教室门口的新生班级分配名单上终于找到了我的班级初一三班,倩玉也在这个班,太好啦。
我也看见那年跟她一起转学的那个黄莉也在四班。这女生没人注意时,没觉得她长得有多乖,就是因为那一次轰动了我们大队小学的结婚事件,我们才对她刮目相看。
那好象是小学三年级,她对别人说她好想和四年级的吴胜勇结婚。
吴胜勇是四年级班长,在学校里个子算高的,那时候凡是学校有如批判大会发言还是参加游行活动,学校都让他领队和发言,就象后来的学生会主席职务一样。
黄莉的话在我们小学传开了,我们班上“二狗”就画了一张画,那画中把我们班的女生们“分配了任务”,有人当介绍人,有人陪新娘走,有人背谷子,有人抬柜子,有人抬娇子,还有的人跟在队伍的后边,有点像“老鼠嫁女”一样。
那个年代,男没有过二十五岁,女二十三岁,谁言结婚,那就有点离精判道,按农村人讲的,叫“不要脸”。吴志勇的姐姐知道有人在坏她弟弟的名声后,晚上在街上戏楼看电影时,就邀约了一帮人准备打黄莉。幸好我们班的同学们那晚也在,虽然平时不大喜欢她但那晚上还是有集体观点,全都把黄莉围在当中,她们才没打起来。
第二天,贾老师知道后,把我们班的同学全都训了一趟:“你们好大个人,(鸡蛋)蛋黄都没有脱壳,懂个狗屁,就晓得谈情说爱。那是乱搞男女关系,是要挨批的,懂不?”后面说一通我们谁都不懂的骂人的话。后来,黄莉不好在学校呆,私下央求黄老师帮着把她也转到公社中心小学去了。
(未完,待续)
日期:2017-02-10 21:23:32
两年没见倩玉,人长高了点,两根又粗又长的辫子总在胸前荡来荡去。见我在看她,恨了我一眼,扭头就走开了,我懊悔地站在那里望着她的背影发呆。每天她和黄莉一道来上学,放学也是一路回家。上课时她坐在窗口那边,瞟也没瞟我这边一眼。我不知道倩玉是不是还恨我,会象幺舅妈说的不计我的气了。
一次调整座位时,黄老师还是把我俩安排在一桌,她又恨了我一眼,书包往桌上一放,扒在上面,眼睛看着黑板,就是不看我一眼。
我这下才有点难过,才想起倩玉原来对我的好来:记得三年级时,我做不来算术应用题,比起现在初中的立方程解应用题难多了。我每次都转过身坐,去抄倩玉的答案,她也让我抄。直到有一天,我没注意到黄老师进了教室,还在向后面坐着抄倩玉的作业,同学们一看都不吭声,倩玉也在偷偷的笑。我正不解她为什么笑我时,黄老师的那根教棍重生的敲在我头上,又突然,直痛得我差点掉下眼泪,整个教室在黄老师训斥中充满了同学们得意的笑声。
现在黄老师又把我们编在了一起,给了我向她和好的机会,但好象她对我不肯让步,我喊她,她也不理我。
黄老师私下把我俩叫到她办公室,说:“你们表兄妹闹不团结不好吧,我也不会让班上开你俩的会,一个班要团结,何况,你倩玉还是班长,他是生活委员,让班上的同学们知道不大好。”当着老师的面,倩玉不情愿的答应了。为了让黄老师放心,我俩相互喊了对方一声,就这样走出了教研室。
那时的学校教室里都是安放着长桌子,长凳子,俩人一张课桌,俩人共坐一条板凳。我俩虽然没在桌上划分界线,但也照样为争桌子和凳子吵个不停。想起幺舅妈的目光,我也想我让她,但她还是不给我机会,每次争吵都是她占了上风。
这次,她吼我碰在她的手上,把她写的字碰歪了,我就尽量往桌子边上靠,板登也坐得太靠边了,她也尽量往另一边靠,整个人也离我远远的。突然,我跌倒在地,原来,她起身准备交作业,由于我坐得太靠边失去了平衡,所以连人带凳子歪倒在一边,乐得她转身掩嘴笑了。下一次轮到我起身的时候,她也照着我的样不小心跌倒在地,我没笑,不好意思去拉她,只有呆呆地看着她,她很不满地瞪了我一眼。
我往教室门口一望,看见黄老师在教室门口正看着我们微微地笑。那天放学时,黄老师正站在我们旁边,我起身从桌边取下书包往桌上一放,不小心后肘子竟重重地碰在她头上,她“哎哟”一声让我心头一惊,顿时脸红到了脖子,连声说“我没注意”。黄老师也笑了,倩玉趴在桌上羞涩地埋下了头,没有吵我。
我们俩这才真正的和好了,放学后我和倩玉背着书包一起说说笑笑走在回家的路上。
初中的课比小学多了些,书包重了许多。比小学多了历史、地理、生物、生理卫生、法律常识、物理、化学等课程。对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心中了解的世界越来越新鲜,心越来越好奇,求知欲越强。梦想今后能考上大学,成为我们这些农村孩子为“脱农皮”过上城里人生活的强大动力。
(未完,待续)
日期:2017-02-10 21:26:24
中午放学路过供销社旁的新华书店,总是要进去流览一番,看看有没有新书,特别是辅导书。
靠一个星期天背砖挣的钱,我总算买了本《汉语成语小词典》。书店的营业员是个二十来岁左右的年轻女子,说是地区安排下来的。我买书时,都喜欢多看两眼,我发现她太象倩玉了,两条粗黑的辫子低垂在胸前,细高个,微笑的那张娥蛋脸只是比倩玉白净点,是城里人没晒过太阳的特征,黑又亮的眼睛里带着的那份灵气与倩玉太相似了。
我把词典放在课桌上对倩玉说:
“书店里新来个很飘亮的女子,太像你了,换着别人还会以为是你姐姐哩”
“乱说,你不是不知道我们家就我一个女孩子,哪来的姐姐。”
“你们的模样都那样很像,我就希望是那样。”
“你才买的(词典)?以后我要用的时候先给我用哈。”
倩玉拿过词典翻了下说,我当然爽快地答应了。语文课成语解释多,词典成了我的好帮手。有一天,我给倩玉翻一个词语解释时闹出了笑话,“衰败”读成了“衷败”,她笑着纠正了;老师让我们朗颂《孔乙已》课文时,我又把“样子太傻’读成了“样子太pi”。幸好老师没听见我的错误的读音,倩玉却在旁边偷偷的笑。我脸红着,心里发誓争取再买一本《新华字典》好好学,不能让她再笑我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