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汉界------聊一聊秦末汉初那段岁月》
第35节

作者: klingkun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与其驰援代国,倒不如留着有用之兵,防守太行山一线,阻止韩信进入河北。到时候赵军本土作战,韩信客场作战,大家就拼粮食呗。
  所以我们如果看整个代、赵战场的形势,陈馀的举动是有意识的放弃代国。既然陈馀不出手,韩信作战就非常顺利了。韩信指挥若定,曹参勇猛无比。俩人黄金搭档,在山西大破代军,曹参一直追到今天的太原活捉夏说,给大元帅韩信献礼。
  代国既灭,这场游戏开始变得有意思了。根据韩信的战略架构,下一战是非常关键的汉赵之战。根据项羽的作战计划,一定要进一步加紧攻克荥阳的步伐。韩信打仗走哪条路,对手都难以琢磨。项羽打仗走哪条路,地球人都知道。韩信指挥的是整个汉国,项羽指挥的是自己的骑兵。所以韩信破代之后,整个战场都是韩信站在上帝视角指挥的。
  项羽志在荥阳,陈馀目光盯着太原的韩信。然后问题来了,韩信带领的这票新军,根本不是汉军主力,还得分给曹参一部分扫清代国境内的敌对势力。即便是张耳这时候带了三万精兵跟韩信汇合,这支部队也不是汉军主力。难道说韩信、曹参、张耳跟陈馀决战就能击败赵国吗?不能够,张耳的到来,一方面是补充韩信的军队,一方面是吸引陈馀的注意力。韩信如果从太原出兵打赵国,一定是攻打赵国北部。但是区区三四万人的作战任务就是吸引火力,汉军的大招是刘邦抽掉了荥阳周边的队伍,要从河北南部北上攻打赵国腹地。

  项羽压根信不过陈馀,自然不会与陈馀并肩作战。项羽在这个时候找到了攻克荥阳的机会。大战之前,战场形势就是韩信、张耳带领汉军跟陈馀在河北、陕西北方的交界处对峙,曹参为韩信扫清背后的代国残存势力,刘邦亲率大军坐镇河南北部兼顾荥阳和赵国,项羽带领大军继续加紧攻打荥阳。

  也就是说,风起云涌的汉灭赵之战绝非“背水一战”四个字可以概括的,在整个楚汉大战场上面,这场战争绝非那么简单。那到底这场战争是怎么一回事呢?下节再聊。
  日期:2016-11-07 22:14:30
  三十、一战封神的背后
  韩信灭赵之战是楚汉之争中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我们提起这场战争,往往会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带过。总结起来那就是韩信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何等的霸气。但是细细分析起来,每场战争都不是那么简单。
  很多名将在打仗的时候,都有自己固定的风格。比如说拿破仑,他打仗就是著名的三部曲,首先用炮兵攻击对方阵地,然后派骑兵冲锋,最后步兵上去结束战斗。虽然拿破仑具体作战时变化多端,但是这三部曲是必不可少的。
  希特勒用兵讲究的就是不宣而战,集中优势装甲部队迅速碾压对方阵地,同时空军配合空中打击,人称闪电战。
  具体到韩信,他用兵讲究兵马未动,情报先行,不走寻常路,处处是疑兵。作为韩信的对手,你永远都不知道韩信的主力会从什么地方冒出来。

  韩信破代国擒夏说,部队修整和张耳增援的地点是今天的山西太原。从今天的太远东进攻河北,必然要越过太行山。依照当时韩信的方位,陈馀准确的判断韩信、张耳一定会攻打井关口。
  陈馀的判断没有错,韩信粮少,不可能舍近求远攻打别的关卡。陈馀为将多年,说他是个草包那就不科学了。陈馀带兵离开邯郸北上,防守井陉口,当然不能忘了带上赵歇。这时候,从陈馀的角度讲,要么出井陉跟汉军决战,要么等着汉军来找他决战,要么大家就原地对峙。从专业的角度讲,谁先出手,谁就吃亏。为什么呢?井陉口是个狭窄的通道,走这个通道不能集中优势兵力,很危险。

  另外,陈馀主场作战,粮草充足。韩信客场作战,粮草转运不便。这种情况下,谁粮食少谁着急。韩信肯定追求速战,陈馀可以放心的把韩信拖死了算。粮草充足的王翦就是这样拖死的项燕,主场作战的司马懿就是这样拖死的诸葛亮。
  所以陈馀打算拖死韩信,在战略上并没有问题。这里边有个小插曲,陈馀的参谋李左车是名将李牧的孙子。李左车顶着名将之后的光环提出绕道攻击韩信的辎重部队,这样困死韩信只需要十几天的时间。理论上李左车的主题思想和陈馀最初的部署是一样的,别管用哪种方式,都是用拖字诀。然而,这时候陈馀居然拒绝李左车的提议,决定带兵跟韩信决战。因此千百年来人们都说李左车聪明,陈馀是个傻缺。事实上真是这样吗?还真未必,坐的位置不一样,考虑事情的角度就不一样。陈馀为什么一改常态急于决战呢?这里边是有原因的。

  陈馀跟韩信在井陉口比赛消耗的时候,刘邦同学可算是逮着软柿子捏了。由于陈馀把赵国十几万军队都调到了北方,刘邦从河南北上,带真正的汉军主力横扫赵国南部。这支队伍里面有猛将靳歙、周勃、召欧、周绁,他们都是能打的汉子,这几位在荥阳、成皋一线被项羽压的喘不过气来,如今到了几乎没有什么防御的河北,个个都斗志昂扬。汉军一战克邯郸,再战拔襄国(河北省邢台市)。当然了,他们不能继续北上。因为这支部队的主要任务是防守荥阳,如今调出来溜达溜达就是为了搞乱陈馀的部署,他们随时得准备驰援荥阳,毕竟项羽一直固执的认为拿下荥阳就等于要了刘邦的命。

  陈馀得到消息,老窝都被端了,那他还能坐的住?此时陈馀的心情跟当初听说韩信拿下安邑的魏豹心情是一样一样的。魏豹不得不北上救援安邑,结果被韩信以逸待劳生擒。陈馀如果敢南下救援邯郸,那就不是刘邦的四大猛将等着埋伏的问题了,他身后的韩信一定会全力追击。
  所以,陈馀没时间耗死韩信,反正自己兵多,除了找韩信决战干掉这几万兵马之外,陈馀一点选择的余地都没有。大战略上,陈馀已经陷入了被动。但是他十几万大军如果能够全歼韩信,这仗还有有翻盘的机会。刘邦现在很忐忑,毕竟项羽盯着荥阳,而荥阳目前空虚,守将周轲是烈性汉子,副将魏豹刚被刘邦夺了媳妇,而且弄不好这哥们还做着当皇帝的美梦,压根指望不上。
  下面,就轮到韩信表演指挥艺术了。首先,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猛将兄。韩信的得力助手曹参在代国帮韩信打扫后院,顶替曹参的这位也不是吃素的,他叫张苍,爵封北平侯。
  张苍师出名门,是大儒荀子的弟子,是李斯和韩非的师弟。张苍在荀子那里学的是理工科,尤其擅长数学和历法,此君将来还是汉朝度量衡制度的教父。这些学问在井陉口还用不上,此时张苍要表现的是武功,是他冲锋陷阵的时候了。
  韩信按照自己的套路作战,首先探听陈馀方面的情报。据悉,陈馀没有在狭窄的井陉口设防。为什么呢?前面咱说了,陈馀急于决战。他绝不能在井陉口设防,因为这样做很有可能吓得韩信不敢过来。陈馀给韩信留足了空间,让他安安稳稳的通过井陉口,然后十万打三万,还是野战,没有理由不胜啊。但是,陈馀面对的是韩信,事情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