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这样学(二)内功篇『黄帝内经』》
第48节

作者: 归然子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经方临证指南》记载一案,董某,女,37岁。症见:心中懊侬,不能自控,昼清夜重,甚则奔出野外空旷之处,方觉少安,并有脘腹胀满如物阻塞之感,小便色黄,但大便不秘,舌尖红绛,舌根有腻苔,脉弦数。心中懊侬,舌尖红为心中有热,又因其脘腹胀满,为栀子厚朴汤证,与汤一剂而愈。
  仲景说: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侬者,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发汗吐下后,伤其胃阳,胃气不降,浊阴上逆,心宫瘀塞,则心中懊侬而烦,宜栀子豉汤吐其瘀浊,清其郁热。若少气者,加甘草以益气。若呕者,加生姜以止呕。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香豉四两。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干草二两,香豉四两。
  于栀子豉汤内加甘草二两,余依前法。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香豉四两,生姜五两。

  于栀子豉汤内加生姜五两,余依前法。得吐,止后服。
  我们看一个栀子豉汤证。
  《经方临证指南》记载一案,王某,男,28岁。病症始于外感,数日后,心中烦郁之极,整日坐卧不安,懊侬难眠辗转反侧,家人走近与其交谈则挥手斥去,喜独居而寡言,全家人为之惶惶不安。询知大便不秘,但小便色黄,脉数而舌苔薄黄。观其脉证:用仲景的话说就是虚烦不得眠,心中懊侬,反覆颠倒,栀子豉汤主之,与汤一剂而愈。
  栀子苦寒,脾胃久寒者,不可服。

  仲景说: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服之。
  日期:2016-08-08 14:28:35
  以上是太阳坏病伤了脾胃之阳入太阴的,我们再看一下伤了肾阳入少阴的。
  仲景说: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止,汗多亡阳,阳虚则恶风,小便难,阴盛则经脉凝涩,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宜桂枝汤加附子去寒回阳。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附子一枚,跑,破八片。
  于桂枝汤内加附子一枚,余依前法。我们看一桂枝加附子汤证。
  《经方临证指南》记载一案,王某,男,25岁。患者身材高大,体魄雄伟。夏季某日与妻子同房后,因觉燥热而置两腿于窗户之上,迎风取爽。几天后,左腿疼痛,左小腿拘挛而屈伸不利,针药屡治不效。脉弦迟,舌苔水滑。其人房事之后,精泄而内虚,汗出又受点风,成了桂枝加附子汤证,与药二剂而愈。
  仲景说:发汗后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阳加于阴是为汗,发汗后阴阳俱亡,营血虚寒则恶寒,宜芍药甘草附子汤育阴回阳。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三两,甘草三两,附子一枚,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渣,温服。我们看一个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临证实验录》记载一案,许某,女,65岁。暑天大热,饮冷过多,病头痛发热。自服APC四片,大汗淋漓,热虽解,而汗出不止,神疲乏力。患者面色萎黄,倦怠头晕,汗出如泉,拭之复涌。身不热,体不痛,畏寒唇冷,手足不温,胃纳呆钝,口渴欲饮,二便如常。舌淡红润,脉沉细略数。
  观其脉证:由于服药过多,大汗出,阴阳俱虚,汗出不止,畏寒唇冷,手足不温,成了芍药甘草附子汤证,与汤二剂全愈。
  仲景说: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伤寒吐下之后伤阳,阴盛阳虚,胃气不降,浊阴上逆,则心下逆满,气上冲胸;阳气升浮无根则头眩。若再发汗以亡阳,则水寒木枯,木枯风生,则身体振摇,宜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燥土泄湿疏木。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分温三服。我们看一个苓桂术甘汤证。

  《经方临证指南》记载一案,陈某,女52岁。患头晕,心悸,胸中满闷,每到夜晚则气上冲胸,诸证随上冲之势而加剧,伴有面部虚浮,目下色青,下肢轻度浮肿,小便短少不利,口虽干但不欲饮水,强饮则胃中痞闷。大便秘结不通,五六日一次,坚如羊屎。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滑无力。
  此证为阴盛阳虚,阳虚无以化水,水气上乘则心悸,头晕,气上冲胸。为苓桂术甘汤证,与汤四剂而愈。
  仲景说:太阳病,发汗,汗先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润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汗多亡阳,水寒之气盛,则心下悸,头眩,水寒土湿,木郁风生,则身润动,振振欲擗地,宜真武汤去寒泻湿燥土。
  仲景说: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发汗后亡阳,水寒土湿,木郁风动,则脐下悸,欲作奔豚,宜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泻水疏木以止奔豚。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勺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我们看一个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
  《经方临证指南》记载一案,郭某,男,56岁。患奔豚证,发作时气从少腹往上冲逆,至心胸则悸烦不安,胸满憋气,呼吸不利,并见头身汗出,每天发作两三次。小便短少不利,有排尿不尽之感。舌质淡,苔水滑,脉沉弦无力。水盛土湿,木气上冲,宜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与汤两剂而愈。

  仲景说: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汗出亡阳,浊阴之气上逆于心胸,腐败壅堵,君相火郁,神魂失归必惊狂,宜桂枝去芍药之寒,加蜀漆以去淤腐,龙骨牡蛎敛神魂以止惊。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蜀漆三两,龙骨四两,牡蛎五两。

  上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我们看一个案例。
  《经方临证指南》记载一案,董某,男,28岁。因精神受到刺激而犯病,心中烦躁不安,或胆怯惊怕,或悲伤欲哭,睡眠不佳,伴有幻听、幻视、幻觉‘三幻症’,胸中烦闷难忍。舌苔白厚而腻,脉弦滑。此证为惊狂,起卧不安之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证。服药后,呕吐痰涎盈碗而愈。
  仲景说: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发汗攻下后亡阳,微阳拔根,升浮于上则烦躁,宜茯苓四逆汤泻水回阳救逆。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六两,人参一两,干草二两,干姜一两五钱,附子一枚。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三服。
  以上就是太阳坏病的大概内容。
  仲景治病一般都是发汗、吐、攻下三法。这三法主要是把邪气给排出去,但这三法要用之得当,如果不当则就会变生别证。其中唯攻下最为猛浪,用之不当伤人正气,所变生之证也更严重。仲景也特别用一章论述了攻下之后形成的坏病。咱们下一节看一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