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这样学(二)内功篇『黄帝内经』》
第41节

作者: 归然子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麻黄发汗去表之湿热,杏仁、生梓白皮降逆而清相火,连翘、赤小豆泻湿热而利水。我们举一个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案例。
  《临证实验录》记载一案,一女,14岁,先是伤于饮食,纳谷不化,大便溏稀。后又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身痒。初仅小便色黄,继则目睛亦黄,右胁胀痛,口苦思冷,舌尖红,苔黄腻,脉象浮滑。
  观其脉证:此乃湿盛于内,复感外寒,郁而生热,湿热瘀结而成黄疸。治应发散表邪,清热化湿,宜麻黄赤小豆汤加减治疗。后其服药得愈。
  黄有湿热之黄,亦有湿寒之黄。
  仲景说: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当于寒湿中求之。

  发汗亡阳,湿寒盛而身目色黄,治当应用温寒去湿之法。
  以上就是太阴脏病的大概内容。太阴过后就是少阴经,下一节我们看一下少阴脏病。
  日期:2016-08-04 15:41:46
  第九节  少阴脏病
  病过了太阴经,就来到了少阴经。

  病到少阴,就好比鬼子到了湖广地区,已经把老蒋逼到穷山恶水的地方去了。整个国家基本上已经处于沦陷状态了,所以少阴病很要命。
  手少阴与足少阴水火同经,手少阴心火下降而交足少阴肾水,足少阴肾水上升而交手少阴心火,水火既济,则上不热,下不寒。少阴脏病则寒水大盛,水能克火,阴盛亡阳,死证重重。
  少阴寒水之地,病则阴盛而阳微,阳旺则精神爽健,阴盛则懒散无力。
  仲景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之寒与阳明之热正好相反,阳明病为阳盛,脉浮大而不寐;少阴病为阴盛,脉沉细而欲寐。

  少阴一病则就是寒,当外有表证,脏寒发动,应温里发表。
  仲景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少阴病,刚得病时,发热为有表证,脉沉为有里寒,应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里。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炮,破八片,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黄附子细辛汤用麻黄发表寒,附子温里寒,细辛降少阴之寒邪。我们举一个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临证实验录》记载一案,张某,女,42岁,上节育环后月经量过多,刚开始没在意,后来慢慢的腰脊酸痛,眩晕头痛,小便频数,咳则遗尿等肾虚症状。立冬之时,气温下降,彼外出感寒,回到家就恶寒不已,时欲添衣加被,不汗出,不发热,鼻塞,流清涕,吸入冷空气后眼泪如泉,口干不欲饮,舌淡红,苔薄白,脉象沉细。
  观其脉证:恶寒,无汗,为表有寒,脉沉细为里有寒,宜麻黄附子细辛汤,与汤一剂,微汗出,病愈。
  仲景说: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
  这也是外有表寒,而脏阴欲动,宜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炮,破八片,甘草二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黄附子甘草汤只与麻黄附子细辛汤错一味药,以甘草之甘缓易细辛之辛烈,使发汗之力更加缓和以免伤阳。
  少阴脏寒阴盛一般不可发汗,以上二证也都是里证未显之时微发汗,如果一见脉沉,应当温里。
  仲景说: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脉沉为里寒,应急用四逆汤回阳救逆。
  仲景说:少阴病,身体疼,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少阴病,脏寒阴盛,水寒侮土,水土寒湿,阴气凝滞则身体疼,脾胃寒湿则手足寒,湿寒之气流注骨节之间,则骨节疼痛。宜附子汤温寒去湿。
  附子汤方
  附子一枚,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附子汤用附子温肾水之寒,茯苓白术燥土去湿,芍药人参清风木而益气。
  阳加于阴是为汗,少阴病,阴盛无阳,所以无汗,若强发其汗,必动其血。
  仲景说: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少阴病本阴盛阳弱,强发其汗,阳气更微,阴无阳护,卫气不敛,血失其统,则外溢而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

  少阴之脏寒极又会逼阳于外,而出汗。
  仲景说: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脉紧为寒,寒盛逼阳外出,则汗出,汗出则阳愈亡,虚阳上浮于咽喉则咽痛,脏腑寒盛则呕吐下利。
  若少阴病,咽痛,可用甘草汤缓其疼痛。若不见轻,用桔梗汤。
  仲景说: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少阴病则肾水寒,下寒则君相之火不能下降,逆冲于咽喉则咽痛,甘草泄热而缓急迫,不差,加桔梗降逆而开喉中结滞。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渣,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温再服。
  若咽中伤久生疮,不能说话,又要用苦酒汤。
  仲景说: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方
  半夏十四枚,鸡蛋一枚,去黄,纳苦酒,着鸡蛋壳中。
  上二味,纳半夏着苦酒中,以鸡蛋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渣,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服。苦酒就是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