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这样学(二)内功篇『黄帝内经』》
第36节

作者: 归然子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8-01 10:02:30
  阳明有经证有腑证,腑证为入里之证,入里之后就是一团燥热之气了,这时就要除热了。
  仲景说: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在三日传少阳之时,发汗不解,却蒸蒸发热,此时未传少阳之经却入阳明之腑,胃中燥热,热盛心烦,宜用调胃承气汤调其胃中燥热之气,此汤因此名为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三两,甘草二两,芒硝半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纳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调胃承气汤用大黄、芒硝两味大寒之药调其燥热,绝其胃家燥实之根。如果胃中燥热初起,不用调胃承气汤调之则胃中燥热大盛而形成大承气汤证。
  仲景说: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太阳与阳明合病为二阳并病,太阳病罢,病传阳明之腑,胃中大热,热盛于外,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燥结,热盛而扰神明,则谵语,宜用大承气汤下其燥热。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芒硝三两,枳实五枚,厚朴半斤。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实、厚朴,取五升,去渣,纳大黄,煮取二升,去渣,纳芒硝,更上火微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大承气汤用大黄、芒硝清其燥热,厚朴、枳实下其燥结。下面我们举一承气汤证。
  《临证实验录》记载一案,一杨姓男子,45岁,身体甚壮实(壮实之人阳旺,一般易得阳明病),五日前伤于寒,头痛发热(为太阳病),自服止痛片,至汗大出,热不解反而更盛(汗大出亡津液,病由太阳转阳明),夜间谵语,如见鬼状,全家惊恐。入室诊之,患者卧于炕上,面赤汗垢,察舌苔,黄腻厚浊,尖有芒刺(热盛之象),诊其脉,沉滑有力。触胸腹,体若燔炭,摸着都烫手,脐左右坚硬(大便燥结),疼痛拒压,这些都是实热内盛之候,宜大承气汤攻下。仅一剂,大便通而痛止,热退神清。大承气不可多服,病退就不要再服了,多服会伤阳,所以仲景说:得下,余勿服。

  大承气汤攻下之力甚猛,但是阳明病欲要攻下之时,必须要等表证解后才能攻下,不然攻下之后,表邪不能外发而内陷,变生它证。虽然表证未解,但是阳明燥热之气已旺,使大便燥硬不通,腹大满,该怎么办?这就要请小承气汤出马,只通其燥屎,而不另其大泄下。
  仲景说: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阳明燥热,脉应数,现在脉迟,说明燥热不够旺盛,虽然热盛汗出,不恶寒,表证已解,但是其身必重,体内燥热不盛而不可攻下,待到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手足汗出,此时燥热已盛,大便已硬,乃可与大承气汤攻下。如果汗多,微发热恶寒,表证还未解,其热不潮,不可与大承气汤。但是腹大满不通,可以用小承气汤,微通肠胃腑,不另大泄下。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三枚。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也。

  小承气汤是大承气汤去大寒之芒硝而减枳、朴之量,用大黄、枳实、厚朴三味轻泄其热,通其大便,而不另大泄下。
  日期:2016-08-01 13:13:21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是为阳明三承气,这三承气汤就像唐僧的三徒弟,大承气汤如大师兄孙悟空,小承气汤如二师兄猪悟能,调胃承气汤如三师弟沙悟净,能力各不同,在遇到妖怪时,根据妖怪的能力不同,派遣相应的徒弟出马。
  遇到妖怪时一般都是最不行的三师弟沙悟净先上,三师弟干不过妖怪,二师兄上,二师兄不行,最后只能请大师兄出场,大师兄果然神通广大,一路西天取经,全靠大师兄,所以才有了沙悟净的那句经典台词---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会来就救我们的。《西游记》也就是孙悟空一个人的戏。

  用三承气汤治阳明病,就好比唐僧的三徒弟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根据阳明病的轻重来派遣三承气汤出战,当阳明之燥热初起还未大盛的时候,三师弟调胃承气汤就能降服,所以仲景说: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只是心烦,热未大盛,调胃承气汤就可以搞定了。
  如果燥热在大一些,造成大便硬而不通,但还没达到潮热大实痛,这时二师兄小承气汤就能胜任,所以仲景说: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最后达到大热,潮热,手足汗出,大便燥结,腹满痛,谵语,这时三师弟调胃承气和二师兄小承气都非敌手,只有请大师兄大承气汤出战应敌,大师兄勇冠三军,无敌天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乃常胜将军也。
  唐僧取经全靠大师兄,阳明病全靠大承气,但是大承气太猛,若非敌人太强,一般不派大承气出马。那么敌人强大到什么样的情况才派大承气出战呢?
  仲景说: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则生,涩则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耳,大承气汤主之。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侬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应,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气汤下之。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得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以上症状都是使用大承气汤的情况,仲景说了很多,不过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表解之后,才能用大承气汤攻下,这个仲景再三强调。
  第二,日晡潮热,阳明得燥金之气,日晡为申酉戌燥金旺盛之时,所以潮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