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这样学(二)内功篇『黄帝内经』》
第4节

作者: 归然子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女子到了三七,男子到了三八。这个时期是我们一生最具有活力的时期,是我们学习和接受知识的最好时期。这个时期已经走向成年,开始组建家庭,踏入社会,朝气蓬勃。
  女子四七,男子四八。这个时期是我们一生的顶峰(筋骨隆盛,肌肉满壮)。我们常说:女子三十豆腐渣,男子三十一朵花。女子一生靠美丽,男人一生靠魅力。女子三七时最美丽但不成熟,四七时才显的成熟这时美丽还在,所以四七时的女子最美丽。女子一定要把握珍惜好自己的四七阶段,过了四七到了三十就成豆腐渣了。男子三十才立足于社会,去施展自己的能力,赢得自己的社会地位,魅力才刚刚开始,所以男人三十一朵花。

  女子五七,男子五八。俗语云:人过四十,日过午。我们的身体在这个时期开始走下坡路。肾气开始减弱,头发也开始掉落,牙齿也不在洁白亮丽。肾气盛,头发牙齿也旺盛。肾气衰,头发牙齿也衰。望外而知内,中医的望诊其实也就是这么望的。
  女子六七,男子六八。人体的阳气开始衰弱,满脸都是皱纹,头发从以前的掉落开始变白。
  女子七七,男子七八。女子这个时期天癸竭,地道不通,生理期已经结束了,也不能在生育子女了。男子这个时期天癸也已亏竭,精少,身体活动也不利索了,眼也花,耳也聋。
  男子八八。肾气已经亏到家了。牙齿也掉完了,头发也白完了。身体上基本都老化了,不是这出毛病,就是那有问题。人生也接近了尾声。
  女子七七,男子八八,就是我们正常的生理发育。这是天生的。但我们会通过我们后天的人为因素改变我们的生理发育期。如果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懂得养护我们的身体,可能我们的生理发育期是九九、十十度百岁乃去。如果不懂得爱护我们的身体,每天都是瞎折腾,可能是七七、六六年半百而亡。
  我们养生要在每一天,要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病了才知道去过健康的生活,那样已经晚了。

  岐伯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日期:2016-03-27 21:54:08
  第三节  岐黄论春夏秋冬
  我们中国有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到了春节我们就辞旧迎新进入了新的一年,到了春节这一天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干啥,都会高高兴兴、喜气洋洋的过好这一天。因为过好了这一天也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有一个好的开始。

  那我们为什么会按“年”过呢?而不是按月过,每月都过一个“春节”?因为过一年我们就经历了一次生死。每一年世间万物都是一次重生。每一年也都是一次轮回。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因为一年经历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万物在春夏秋冬里生长收藏。也就是从生到亡,也就是一次生死。到了第二年还是春夏秋冬,生长收藏。万物又是一次重生,也是一次轮回。
  我们在第一篇修身篇里讲过春夏秋冬造就世间万物。世间万物也都在顺着春夏秋冬生长。比如植物该生叶时生叶,该开花时开花,该结果时结果,该枯萎时枯萎。动物,像候鸟,季节一变,该迁徙时就迁徙了。都是在顺着春夏秋冬。
  而我们人由于具有主观能动性,该生叶时不生叶(该起床时不起床),该枯萎时不枯萎(该睡觉时不睡觉)。都是在逆着春夏秋冬生活。这样的生活又怎能会不生病。经云: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所以我们要顺从着春夏秋冬去生活。只是我们大都不太明白春夏秋冬是怎么一回事,也就不知道该怎样顺着春夏秋冬去生活。我们不明白,可是有明白人。下面我们就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岐伯天师给我们来讲一讲春夏秋冬那些事儿。

  岐伯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则少。
  一年十二个月,春夏秋冬各三个月,分别是孟仲季三个月。春三月主生发,天地都释放出勃勃生机使万物欣欣向荣。春暖花开,那也是人间最美的景象,真的是最美人间四月天。
  万物都在生发,我们人也要向外生发。要想生发就要顺天而生。春天,白天慢慢的变长,黑夜慢慢的变短。太阳落山越来越晚,升起的却越来越早。所以我们要顺着太阳进行作息晚睡早起。早起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发。生命在于运动,但又不可剧烈运动,早起后要穿着松散的衣服悠闲的进行散步(广步于庭,披发缓形)。只有轻松自在才能更好的生发。
  把我们的一生比喻成一年的话,那我们的青少年时期就是春天。青少年就是我们的生发时期。在这个时期就要无忧无虑,轻松快乐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生发。童年的孩子就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只知道玩,生发的就很快。青少年时期是学习的好时候,但不能施加过大的学习压力,这样他们的天性就生发不出来。
  春天是一个生发的季节,我们不能阻碍万物的生发,我们要赐予而不能掠夺(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只有这样做,才能顺应春气,才是真正的养生。如果我们不顺应春之气,不能正常的生发,就会伤了我们的肝阳。肝阳不能生发出来,到了夏天心阳就不足,就会寒凉(夏为寒变),长的也就不会旺盛(奉长者少)。
  日期:2016-03-28 21:14:15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泻,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天就一个字热。由于天气热,水就蒸发的快,水蒸气到了天空遇见冷空气就变成雨降落到地面,形成天地交泰。这个时期要水有水,要温度有温度,万物都使劲的往外生长,都非常的茂盛(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夏天,昼长夜短,我们要晚睡早起。天气太热,都很讨厌那火辣辣的太阳,到处找凉快的地避暑。其实夏天就应该经历酷暑,使我们的阳气长的旺盛起来,要能够出些汗(使气得泻,若爱在外)。阳加于阴是为汗,不能出汗,证明阳气不够旺盛。经云:夏暑汗不出者,秋成痎疟。如果夏天阳气长不起来,就会伤心(心阳不足),到了秋天收藏的时候,由于阳气不旺就会收藏一些冷气,形成痎疟之疾(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到了冬天,天气寒冷,阳气更虚的时候,病情就会更重(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泻,奉藏者少。
  秋天,天气慢慢转凉,没有了夏天的闷热。凉主降,天之气开始往下降,水蒸气蒸发不上去,天气清爽,万里无云(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