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 蜀汉帝国的最后十年》
第23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1-03 17:58:26
  46
  于是姜维作出了如下建议:按照以往魏延的规划,错守诸围,虽然符合《周易》“重门”得原理,但只能御敌,不能在敌人到来时收获大利。这里所说的“重门”,出自《周易�6�1系辞下》,原文为“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本意为修筑内外双重的大门敲响守夜的梆鼓,以防那些为非作歹的暴客进入,是取自《豫》卦卦象。《豫》卦为上震下坤,卦名释义为休闲安适之意,爻相为九四一阳爻处在五阴爻包围之中。阳爻为刚健猛锐之象,在这里可以看做为厚厚的大门。阴爻为众、为广大、为蓄积之象,正象征大门内外的深沟壁垒。再来看互卦,《豫》的互卦为上坎下艮,坎为险、为陷、为重重险阻,艮为止、为坚守不动之象,正说明虽然本卦在暗中藏有危险,但在森严的守卫下可将危险全部杜绝于外。查九四爻辞,为“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恰恰点明所作重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姜维认为此等做法适可御敌,于是将线式防御改为重点防御。如果听闻敌军到来,在汉、乐二城外围的各个围守都收敛兵锋聚集粮草,统一归到汉、乐二城,听任敌人进入汉中平地,且在重要关隘以重兵防守,并且令机动性高的游军在旁活动以等待敌人弱点的出现。敌人攻关不克,野外又没有可以补充的粮草,千里迢迢地从关中运粮到达前线,自然会十分疲乏。等到敌人退军的时候,守军从城内杀出,和游军合力击敌,这是歼灭敌人的正确方法。

  刘禅在军事上并无远略,因此批准了姜维的这个计划,并让汉中地区的最高军事负责人胡济驻扎在汉寿,监军王含率五千人守乐城,护军蒋斌(蒋琬之子)守汉城,还在汉中外围设立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等据点。这些围守中都设有将领防卫,目前可见考证的有黄金围守柳隐和西安围守王嗣二人。柳隐年纪比姜维还大十二岁,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将,曾经屡次跟从姜维出征,勇略冠于三军,历任牙门将、巴郡太守、骑都尉等职,此时出任黄金围督。王嗣历任西安围督、汶山太守、安远将军等职,每次在姜维出征时他都作为大军的后勤提供军粮,和来忠、向充一样是姜维的得力助手,后来在北征之中中流矢,回国后伤重不治去世。由于他深得少数民族尊敬,去世的时候有上千人送葬。由于姜维在景耀年间只有景耀五年这一次主动北征,王嗣担任西安围督又在汶山太守之前,因此西安围守很可能在此之前就已存在,只是姜维重又派人加固防守而已。

  因后来钟会入蜀汉中防御失败,论者多以姜维此种改动为非。但笔者认为姜维的做法也是对汉中防御体系的一种有益尝试。首先姜维的着眼点在于重关不失,汉、乐二城皆位于今天陕西省的西南部,它们拱卫的阳安关(今陕西勉县西南)是入蜀的第一道门户,地位极其重要,汉军不仅在此驻有万余兵马,更囤积了大量粮草,假使后来没有蒋舒的叛变,则傅佥很可能会撑到姜维的大军从杳中赶来,那时钟会能不能进入阳安关殊难预知。其次改线式防御为重点防御后,由于兵力进行了收缩,则相应可调为机动的兵员增多。蜀汉后期国力下降,已不可能像诸葛亮时代那样支撑十万大军北伐,故而每多一分机动兵员,姜维借以野战的兵力就越多,把握也越大。

  日期:2016-01-04 17:39:13
  47
  自从景耀元年回成都以来,姜维有四年多没有北上用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吴国正在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内斗,已无暇出兵来帮助盟友。这件事的起因仍在于君权和相权的斗争。因吴主孙亮即位时尚未成年,所以诸葛恪、孙峻、孙綝等辅政大臣都是事实上国家的主人,随着孙亮年龄的渐长,对孙綝抓权不放越来越警惕。
  孙亮是个年少歧嶷的聪明人,能根据蜂蜜中老鼠屎的燥湿判断出究竟谁才是作恶的主谋,故而当他亲政后开始对孙綝进行试探,一点点地收回手中的权力。他先责问孙綝一些政事的处理问题,孙綝其实心中并无底气,因此害怕地躲到镬里大营,并且声称自己有病再不上朝。孙綝的兄弟很多,他虽然自己远离朝廷却不肯放松对孙亮的监视,命令弟弟威远将军孙据进入苍龙门宿卫,还让武卫将军孙恩、偏将军孙幹、长水校尉孙闿分屯诸营,想要以此自固。孙亮愈加愤怒,于是追究当年朱公主孙鲁育的死因,并招当年与孙峻合谋的全公主孙鲁班前来责问。孙鲁班见皇帝动了怒气,将责任全都推到了朱据的两个儿子朱熊、朱损身上,说都是他们说的,与她本人无干。有了孙鲁班的口供,孙亮即借此诛杀朱熊朱损,并胁迫孙鲁班与己同谋。由于朱损是孙峻的妹夫,和孙綝兄弟有共同的利益纠葛,因此孙綝便想出面将他保下来。但孙亮坚决不同意,于是孙綝愈加恐惧。这就是孙亮和宇文邕这样的政治家的区别,宇文邕面对党羽遍及中外的权臣宇文护,谋定后动潜做准备,一举推翻了宇文护的专权统治。孙亮则缺乏沉毅和智慧,将胜利拱手让给对手。

  孙亮谋诛孙綝的计划已被提上日程,他为自己寻找的帮手是孙鲁班和将军刘丞(承)。孙亮的妻子全氏是太常、卫将军全尚的女儿,这桩婚事之所以得谐还是出自孙鲁班的安排,孙亮也把全尚看成是可资利用的力量,他对担任黄门侍郎的全尚之子全纪说:“孙綝专权,轻看于我。援救诸葛诞的时候我命令他统率大军上岸为唐咨做后援,他却留在湖中趑趄不进,还推罪于朱异,擅杀名将。现在又在桥南修建住宅,不来朝见。这样的作为我不能长久忍受,现在计划要谋取他。你的父亲(指全尚)是中军都督,让他秘密地严整兵马,我也自出临桥,率领宿卫虎骑和左右无难军亲自出去围住孙綝,然后出示写在木板上的诏书敕令孙綝左右不得轻动,如果这样那大事可成。你回去如果向你的父亲宣诏,千万不要让你母亲知道!女人既不晓大事,而且她又是孙綝的堂姐,如果走漏了消息,那误我非轻!”

  全纪回家之后将孙亮的意思转告给了全尚。全尚是个腹内空空的膏粱子弟,鼠目寸光的他不顾儿子的叮咛,竟然以悄悄话的形式将这番话转告了妻子。这孙氏虽然嫁给全尚多年,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仍是从本家族的利益出发,因此毫不犹豫地就将消息告诉了孙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