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由鬼到神,出身武术世家、25年习武经历,谈谈真实的武功》
第8节

作者: 龙凤珮
收藏本书TXT下载
  志刚他妈妈不让他去,只有我和阿勇,还有一个叫高峰的师弟跟随二舅来到沧州。
  当今的比赛都是三局两胜,一局净2分钟,如果三局都打成平局,则加赛一场。
  之前不规范的时候,是打五局,每局2分钟,一共十分钟。
  有人会说:“才十分钟啊,太短了。”
  说这话的人绝对没上过擂台,这种拼尽全力的搏击,一般两局下来就大汗淋漓,杀人只需要一秒,连续搏击就相当于连续去杀人,而对方又不想让你杀死,同时他还想杀死你,双方都拼死搏斗,十分钟的鏖战,简直太长了!
  到了那里,我们发现来参赛的人还真不少,大多是中原地区的,还有北京来的。主办方还拉到了赞助,好像是一家什么啤酒厂。

  门派也不少,有练散打的,有练太极的,有练长拳的,有练跆拳道的,还有练截拳道的。
  主办方采取抽签对阵的方式,约定所有选手都必须按1982年的散打规则打,不准击打后脑、裆部、颈部,不准使用肘、膝、反关节击打对方,对方倒地后不能再进攻。
  各方人马都气势汹汹,大有不弄死对方誓不罢休的感觉。
  二舅看了看我们三个说:“不要怕。只要把平时练的都使出来,就不会吃亏。”

  当时我们三个都没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真到了赛场上,才知道要做到二舅说的“把平时练的都使出来”简直太难了!
  现在想起那场比赛我都浑身起鸡皮疙瘩。
  所有运动员,无论平时练得多好,上场前都很紧张,心理压力极大,散打也是一项运动,所以我们也不例外。
  作为教练,二舅把他的前途都压在我们三个小崽子身上了,平时大家都觉得自己练得差不多,如今异地他乡,跟这么多陌生选手对阵,心脏几乎都跳到嗓子眼了。
  我第一个对手是北京来的练跆拳道的。
  看样子,年龄和我差不多,挺白净的一个小伙子。散打对跆拳道,比赛还没正式开始,下面的人就笑喷了。
  我只穿着一个裤衩,带着两个护膝,他却坚持要穿他的道服,煞白的道服和我黝黑的身躯形成鲜明的对比。

  铜锣一声响,战斗开始。
  实战过的人都知道,在陌生对手面前,还是先不出招为妙,谁先出招谁挨揍。因为当你没出招时,全身处于保护状态,你的站姿,你端起来的手臂,都将你保护得严严实实,一旦你出招,起腿半身空,出招的同时就是给了对方进攻的间隙。
  不料对方蹦来蹦去,也不出招。
  裁判不乐意了,示意我们“消极进攻”,一个劲地在中间撺掇,让我们赶快打。
  对方终于忍不住了,先是两个“横踢”试探我。
  啪啪两下,我都接住了,速度够了,力度还差点。我还以颜色,两个鞭腿过去,对方也接住了。
  对方又起脚侧踢,漂亮的三连踹,上中下,台下开始有人鼓掌。
  我一分神,对方忽然一个横身上旋,一脚踢在我的脑袋上,我被击倒了,他也倒了。
  但倒与倒不同,他是主动摔倒,我是被人家踢翻的。
  裁判上来读秒,其实我没太大事,头虽然晕了几秒钟,但意识绝对清醒,他这一脚的力度不够。

  我大概摸清了他的斤两了,他致命的缺陷是力度。
  裁判读到6时,我就示意继续比赛。回头望台下看了一眼,二舅正竖起大拇指给我加油。
  重新投入战斗,对方又起高腿,想要击我头部,这个时刻我竟想起了当年练形意拳时的一招,身子一缩,迎着他走了进去,顺势起腿,铲他的左腿,他的支撑腿被重重扫了一下,重心全失,咣当摔在地上。
  哥们儿很快站起来,来了一个转身后摆腿,这就犯了大忌了,这是实战不是表演赛,他身子刚转过来,腿还没到,就被我一脚蹬在屁股上,一个踉跄,又摔倒了。
  此刻,铜锣响了。第一局结束。

  休息时刻,二舅上来跟我说:“你落入他的节奏了!必须打出你自己的节奏,他一直出腿,你却也跟着出腿,你的拳法呢?”
  我狠狠地点点头:太紧张了,根本没想到啊!
  第二回合。
  刚一开始,我就发起猛攻,直、摆、勾,一套组合拳直接打进去,始终不给他起腿的距离。
  这哥们被打急了,突然起膝,用膝盖顶我肚子,我胳膊肘往下压,将他顶了回去。
  裁判这时马上指出对方犯规:不准用膝!
  对方经过裁判这一警告,好像有点六神无主,接下来完全乱了方寸,一直在我的节奏里晃荡。

  看他体力消耗得差不多了,我也冷静下来了,我必须把对方“技术性击倒”(也就是现在说的KO)!
  我故意后撤,给他起腿的空间,对方果然中计,一个侧踢蹬了过来,我顺势左手抱着他的右腿,使了一个散打里的“连摔带打”,身体上前,右手猛击他的头部,右腿跟上一别,他重重摔倒在地。
  裁判读秒,他晃荡着站起来,但已无力再战。
  我,优势获胜。
  那一刻我认为跆拳道不过如此,后来才知道这个哥们儿所在的武馆不是真正的跆拳道,真正的跆拳道是90年代后期才开始由韩国人传授。他的师父是个朝鲜族人,据说从小练习跆拳道,但实力一般。
  后来北京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跆拳道馆,我和这个哥们儿还成了好朋友,一起去他的道馆看过那位韩国来的金姓师父,从那位金姓师父身上我看到了两个字:武德。
  日期:2014-11-18 22:40:00
  和阿勇对战的第一个选手是沧州当地的,练长拳出身,后来改练散打。
  这哥们儿脑袋长得方方的,典型的国字型脸,横向和纵向都很长,有点像动画片里的机器人。
  说实在的,阿勇的招式并不太规范,但他的力度极强,一个字:猛。
  结果对方更猛,两人是针尖对麦芒,猛虎对饿狼。
  战斗刚开始,两人就厮打在一起,拳套击打声兹兹地爆发不停。而且两个人都敢于出动作,都不是扭扭捏捏的那种。
  这场比赛是当时最好看的一场比赛。
  第一局双方几乎打了个平手,阿勇以微弱点数获胜。
  第二局一开始,两人就架着膀子冲向对方。

  其中有个场景至今令我记忆犹新,两个人同时出腿,都是高鞭,互中对方头部,两人同时倒地,精彩至极!
  除了阿勇之外,我从没见过这么猛的选手,阿勇的拳头雨点般地打在对方身上,各种腿法使出来也踹到了对方身上,但这哥们儿就像一块铁板一样,越战越勇。无论怎么打,怎么踹,他都一直往前顶。
  我靠,我当时看得心里直冒冷气,心想大哥你练的这是什么功啊,怎么抗击打能力这么强?都说“南拳北腿”,这哥们儿好像也没怎么起腿,就是像头牛一样顶着往前打。
  我庆幸是阿勇抽签抽到了他,如果是我和他对阵,估计撑不了一局。
  就在我六神无主之际,只听见二舅喊:“别退!别退!顶上去!下面有!下面有!”
  二舅说“下面有”是指对方对下三盘的防护不够,可以打击对方肚子、大腿、小腿。

  阿勇当时被对方逼得绕着拳台团团转,虽然还没看点数,但气势上已经输了。
  听了二舅这一声吼,阿勇好像回过味儿来了,定住身子一个侧踹蹬向对方的肚子,结果意外出现了,阿勇这一下踹得有点靠下,碰到了对方的蛋子儿。
  对方顿时软了下来,手捂裆部,脸现痛苦状。
  对方教练不愿意了!大喊:“犯规!犯规!这不扯淡嘛!操!”
  主裁判马上中止了比赛,和边裁商量了一阵,大家一致认为:这是无意犯规。
  主裁又征求对方选手和对方教练的意见:是否还能接着打?

  对方那哥们儿抚慰了一下自己的蛋蛋,大吼:“打!接着打!”
  我真佩服这哥们儿,身体素质极好,抗击打能力极强。双方再战,对方更猛了,好几个重拳都打到了阿勇的面部。
  阿勇的鼻子破了,血流不止,这都怪阿勇平时爱打架,弄得鼻子伤痕累累,一流血就止不住。
  二舅一看这阵势,直接扔了白毛巾:弃权了!
  阿勇打红了眼,根本不干,满脸血乎乎的还想往前冲,二舅上去就把他拽了下来。
  对方此刻如释重负,双腿跪地,举起拳头对天大喊一声:啊——
  而后他又跑到阿勇身边,紧紧抱起阿勇说:“哥们儿,你够厉害,我头一次遇到这么猛的!”
  这是一种礼节,是交手后的惺惺相惜。
  阿勇也拍拍对方后背:“我也是头一次遇到你这么猛的!咱有机会再战!”
  对方教练也过来和二舅握手,两人后来成了铁哥们。
  什么叫以武会友,这就叫以武会友,拳台上你死我活,下了场,彼此欣赏。
  日期:2014-11-18 23:03:00

  阿勇这惨烈的一幕被台下的选手都看到了。有的人忌惮,有的人盘算。
  第二天,阿勇进行第二场比赛时,对方那位选手是哪里的就不说了,但人品有问题。
  他知道阿勇的鼻子脆弱,比赛时专门打阿勇的鼻子。
  无论出拳还是出脚,都冲着鼻子去。
  这就扯淡了。
  对方还号称是太极拳多少多少代传人,你连基本的武德都没有,怎么能传承好太极拳?
  大道理暂且不讲,你若正经对打,赢了也光彩,咱们又不是敌我矛盾、阶级仇恨,用得着这么阴险吗?

  俗话说,欲练功,先做人,人不正,功必破。
  他一味地击打阿勇的鼻子,恰恰忽略了自己的防护,阿勇这小子也够狠,瞅准机会突然起了一个高侧踹,整个人呈现“一字马”,一脚蹬在对方下颚上,那哥们顿时晕了。
  又是一次技术性击倒,活生生的KO!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