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人豪刘伯温》
第28节

作者: 燕山刀客A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3-01 10:15:49
  二、孙炎三请刘伯温
  眼看就要到农历新年了,处州府城上下呈现一片节日气氛。家家户户忙着办年货,打年糕,贴年画,但有一个人,却陷入了无尽的苦恼中,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捧着一把宝剑发呆,间或还闹点小情绪,摔个茶杯砸个酒壶什么的,把清理现场的丫鬟吓得大所都不敢出。
  他就是堂堂的处州总制,孙炎。
  这大过年的跟谁较劲呢?刘基。
  孙炎很后悔,自己不应该给主帅朱元璋推荐浙东四先生,更不应该推荐刘基,还把这人捧得那么高,让朱元璋觉得非请不可。但身为处州的地方长官,明知有这样的人才而不向上汇报,最后自己还落个渎职的恶名。
  他很感激宋濂、叶琛和章溢,自己没费多少功夫,他们三个都答应出山了。但是,朱元璋最看重的一个,偏偏架子最大,疑心最强,有点软硬不吃的意思。不过想想也正常,谁让人家是至元元年(1333)进士呢。
  孙炎很想自己亲自去南田拜会刘基,但被手下人拦住了。自己现在住的府第,自己现在管的衙门,自己现在干的工作,几个月前还是人家石抹宜孙的,是自己跟着胡大海,把石抹宜孙打跑了,而且搞得姓石的现在生死不明。
  而刘基,据可靠消息,就是这个石抹宜孙的死党。刘基不会趁机报仇吧,难说。况且这个刘基可不是简单的书生,吴王吴成七都被他给搞死了,大盗方国珍也被他修理得够呛,况且,他现在南田好像还有一支私人义军。
  不是我孙炎怕死,是为了朱元帅的建国大业,由不得我这样的精英轻易冒险。得,先派一个使者,以我的名义前往,如果有什么不测,也算是为国捐躯。
  使者来到了南田村口,三转两转很快就转昏了,被巡逻的人抓住,使者忙掏出孙炎的名帖,说是要见刘基。
  刘基见到使者倒是很客气,解释说自己其实才疏学浅,而且身体很差,经不起折腾了,更重要的是,自己还是元朝进士,并且为官多年,怎么能事二主?
  使者把刘基的意思传达给孙炎,孙炎一听就乐了,这完全是借口!才疏学浅的人能中进士,能成为江东文坛领袖?而且更重要的是,看来你老先生还不知道我们老大的脾气,要么给他老人家干活,要么被他老先生干掉,没有你第三条路可走。

  不过,难道真的要我和刘基动手,在南田村前开一战?那可是两败俱伤的事情。我这个总制当的也没面子。还得继续请啊。
  第二天,孙炎的使者又出现在了刘基家的客厅,这一次,他带来了丰厚的礼物,珠宝大古玩一大堆。使者继续劝说刘基出山,刘基继续用以前的借口回绝。使者只好再次失望面来,临走之前,他哀求刘基一定要收下礼物,不然自己就不敢回去交差了。刘基面露难色,但看到对方眼神中透露出的那种绝望,不觉叹了一口气,终于收下了。为了表示答谢,刘基摘下书房里的一口宝剑,让使者回赠给孙总制。  

  当这把宝剑被带到处州府衙,呈上孙炎的办公桌时,他都不知道说点什么好了。孙炎熟读诗书,知道皇帝想让某个大臣死时,往往不直接说明,而是赐一把宝剑给他。大臣也很知趣也很配合,用这把宝剑了断了自己。
  刘基,当然应该不是这个意思,那他又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孙炎生活在今天,学过心理学,他会想到,这不过是刘基的潜意识罢了。
  刘基信手拿起份东西要送给孙炎。为什么不送字画,不送藏书,不送砚台,却要送一把宝剑?这只是因为,在潜意识里,他还想出山,还想参与这场改变江南命运的战争,他,还想做一把最锐利的宝剑!
  孙炎当然没有笔者的知识渊博,不会想这么多,但瞅着宝剑,他相当郁闷,诗兴大发,铺开一张纸,洋洋洒洒地写了下去 :
  宝剑光耿耿,佩之可以当一龙。

  只是阴山太古雪,为谁结此青芙蓉。
  明珠为宝锦为带,三尺枯蛟出冰海。
  自从虎革裹干戈,飞入芒砀育光彩。
  青田刘郎汉诸孙,传家惟有此物存。
  匣中千年睡不醒,白帝血染桃花痕。
  山童神全眼如日,时见蜿蜒走虚室。
  我逢龙精不敢弹,正气直贯青天寒。
  还君持之献明主,若岁大旱为霖雨。
  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好剑应该持之献明主,而不是留在山中浪费。这种双关语,身为当朝进士的刘基,当然看得明白。

  日期:2014-03-01 10:16:19
  当使者带着这首诗,第三次敲开刘家大门时,刘基面有愧色,他没想到,这位孙总制在文坛籍籍无名,却然能写出这样精彩的诗篇,而且有利有节,自己再不出来见他,恐怕就有点不应该了。
  几天之后,孙炎就如约来到了南田,刘基发现孙总制居然腿有残疾,感到很不好意思。为了表达谢意和歉意,他备下了丰盛的酒菜。两人边吃边聊,从秦灭六国,一直聊到现在的江南乱局,相当投机。刘基没有想到孙炎对历史和时局有如此精准的见解,不由得心生敬佩,他说:
  “我原以为自己才华胜过孙总制,今天与你一席交流,才知道自己差得很远。”
  刘基这话也太客气了,孙炎当然不会当真:“哪里,刘公过于谬赞了,我敬刘公一杯!”
  孙炎也曾经在元朝为官。他给刘基讲述了自己在南京投降和这几年升官的经历,证明他的领导朱元璋胸怀远大,重用人才,绝非蒙古贵族那样心胸狭隘。特别是朱元璋在集庆打败元军之后,居然挑选了五百刚刚投降的士兵,充当自己的贴身护卫,并让他们当晚在自己的大帐外站岗,而自己倒头就睡,全然不做任何防备,身边只留下一个亲信冯国用。那些士兵感动于元帅的义气和豪爽,作战中都格外卖力,誓死效忠朱元璋。

  “元帅真是人中豪杰!”刘基不由得称赞。
  “良家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魏征不也是先事太子建成,而后成为太宗朝的名相吗?”
  刘基又沉默不语,这说到他的痛处了,自己二十出头之时,就被说成是魏征之才,结果大半辈子过去了,还是没有多少起色。
  “方国珍……”听到这个名字,刘基马上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他太讨厌这个海盗了。

  “方国珍现在已经是朝廷的江浙行省平章知事,二品大员了,你是当朝进士,可朝廷又是如何对待你的呢?”
  刘基终于被激怒了,他猛地站起身来,把酒杯重重摔在地上!
  “方国珍,我与你势不两立!”
  孙炎忍着不让自己笑出来,凭着行走江湖多年的经验,他知道自己成功了。但他不知道,刘基这么做,完全是故意表演给他看,作为对过去冷落他的一种补偿,让孙炎感觉自己还很有说服能力的。
  其实,在孙炎的使者第一次敲开刘家大门之前,刘基已经拿定了主意。
  在写作《郁离子》的同时,刘基也在搜集朱元璋、张士诚和陈友谅的信息,对三人的前景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也就是说,投靠朱元璋,完全不是孙炎劝说的结果,而是刘基自己主动的选择。
  但刘基是何等人物,如果朱孙炎派人过来一叫,你就乐呵呵地前往,显得自己太没有分量,太沉不住气了。你越是不想出来,对方就越得认真地请求你。你越摆出一副不在乎的神色,你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就越重要。

  正如同一个姑娘,即使再喜欢某个小伙子,也不能流露出来,更不能主动去追求小伙子,一定要让他来追你。就算他已经来约你吃饭看电影了,你也不能一叫就马上答应,一定要矜持,怎么也得晾他三回,看看他的反应,是不是有足够的诚意。一定要让他觉得,能把你请出来,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能跟他喝一次咖啡,就是自己这辈子最荣幸的事情。
  新皇篡位,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帮人跪在下面求你当皇帝,而你其实早想穿龙袍,体验被山呼万岁的快感的了,但你一定要学会拒绝,一定要HOLD住,一定要把球踢给他们。一定要表现得是自己实在不想当,是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自己才勉为其难接受的。如果不当这个皇帝,是对天下苍生、黎民百姓的不负责。
  但是,刘基就不担心孙炎突然不玩了,把他晾在一边吗?
  这就是刘基强大的自信心了,他知道,孙炎不把他请出来,是不会甘心的。以后的事实,也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
  至正二十年(1360)三月,刘基已经写完了《郁离子》。他告别了母亲、妻子和弟弟,动身前往金华,宋濂、章溢和叶琛在在那里,就等着与他会合,一同去应天府。他还写好了一篇长文,准备呈给朱元璋。

  知天命的年龄,陌生的环境,小自己一辈的上司,壮志未酬的刘基,如何与朱元璋开始第一次接触,将要面对什么样的未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