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秘史:探究史记背后真相,戳穿中国历史之终极阴谋与谎言》
第32节

作者: 扫地保安
收藏本书TXT下载
  秦始皇为什么不建储,有很多猜测。
  有人说,秦始皇希望能长生不老,也认为有这个可能,建储就意味着会死去,所以他忌讳选接班人。这个说法看似合理,但是秦始皇很早就开始修建陵墓,说明他还是做了两手准备的。另外,秦始皇认为“子议父、臣议君,甚无谓”,要求死后不搞谥号那一套,就叫“始皇帝”就好了,说明他也不是那么不能谈死亡的问题的。
  有人说,秦始皇因为其母亲与嫪毐的丑闻,心灵倍受创伤,对女人产生了深深地不信任,如果选定了太子,母以子贵就必定要将太子的母亲立为皇后,这是他不愿意的——他一直没有立皇后,并且他心里可能认为自己经天纬地,没有女人能配得上自己。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有人说,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他还拿不定主意选谁。我个人认为这个是靠谱的。
  有人说,秦始皇其实已经有太子人选了,就是长子扶苏,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理由是,长子、贤明这两点。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彼时的君主继承,并没有强调要长子继承,很多时候其实是选贤。至于贤明,扶苏的行为可能比较符合儒家的标准,但是不是秦始皇的标准呢?这个就不见得了!因为,秦始皇最爱的,乃是少子胡亥!
  日期:2014-10-24 11:01:11
  【事实是:秦始皇曾经考虑过建储,他选定的人选就是胡亥!】

  我认为,秦始皇本身所中意的继承人,本来就是少子胡亥!
  我们看看两个皇子的对比——最大的儿子扶苏、最小的儿子胡亥。有些武断的同学可能会说“这还用比吗,胡亥那么愚蠢,就是个赵高的棋子”。可是我要说,这不是真实的胡亥,至少部分不是!
  日期:2014-10-24 12:09:42
  欢迎可为兄来跟我讨论。
  (1)我必须承认您说的部分是对的,就是我确实可以说是你认为的“仇贵、仇君、反正统”的,我绝对是这样——人人平等,谁都不比谁高贵;没有人可以或者说值得你忍受他蹲在别人头上拉屎,是为仇君;所谓正统,代代统治者“屁股决定脑袋和嘴巴”,为了维护统治当然要忽悠人们接受他们认为的正统。
  但这不丢人,这也显不出我偏激,因为这本就是个民智大开的年代,本就是人们已经不可以随意忽悠的年代!

  (2)汉景帝是怎样的,请您注意,不是我“形容”的,最多我算是总结,我都是严格按照《史记》这样的史书的记载来谈的,如果您认为我说的不对,可以具体来反驳我啊,我就是按史实得出的结论,怎么您就看不见呢?他下个棋就能棋盘砸死人,他不残暴他没有躁狂症?人家说杀了晁错就不造反他居然也信,居然能不顾多年感情把忠心耿耿有才具的晁错给杀了,他不昏庸?
  (3)至于对汉武帝的评价,我想这可能是我们价值观有差异,这个我不会强求您认同我的——对于我祖国的历史,我是客观平静的来看待它。我不认为开疆拓土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战争,战争就要死人,所以只要是主动的战争就是反人类,我就是这样的观点,可能狭隘,您因此批评我的话,我也可以接受。
  (4)我的文章里“舜、伊尹、周公旦都成了厚黑学的集大成者”这个说法,我觉得您说的不准确啊!首先,没有集大成者这回事,即便他们都确实是厚黑学者——您这么理解的话,是说政治家的手腕都是厚黑学的?我倒也能接受这个说法。至于他们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您这种说法我很熟悉,传统上大家都是这样说。我是这样看的:崇高与否,看贡献。如果你觉得我说他们不崇高,那只是我说他们的人品怎样。脸谱?如果你撤掉脸谱,你会发现脸谱之下还是一样的脸谱。这算是哲学呢,还是客观事实呢?

  (5)您说我的见解并不是我的创见,只是拾得古人牙慧,这个我最感兴趣!因为我在写作过程中,当然会尽最大努力来考察我的观点历史上有没有,我认为没有过,不代表真没有过;所以我十分之欢迎您以及别人来指出我的创见并未独创,而是“拾人牙慧”什么的!
  希望您能具体的一条一条指出来,古代或者现代哪条哪个观点,谁曾经说过,这对我将有莫大的价值!假如您就只是这样泛泛而谈说我“拾人牙慧”的话,那对我不公平啊!
  当然了,也确实有很多史实及结论就是别人也说过的——如果这都没有或者不能有的话,那没有人能写作,因为必须拾人牙慧。
  我认为,基本上只要您或大家认为“震撼的,以前没见过的”这种,不敢说100%,那至少99%也得是我独见的,至少我没见过,这种的结论,欢迎您来“戳穿”我“拾人牙慧”的本质,谢谢!
  (6)最后您说的甲骨文的情况,老实说我是不了解啊,我就是一个民工,我的工具主要是几本史书,甲骨文方面我顶多就是别人说什么我说什么,真就没学习考证过,在这点上,咱确实不能跟郭沫若这种大家比。所以咱吹嘘自己也只说“史识”强。
  但是呢,咱们也必须承认,即便事实真像您说的那样“历代商王都高规格祭祀伊尹”,这又能说明什么呢?能跟我的立论冲突什么呢?
  再说了,就像咱们国家现在在打的某“大老虎”,如果他不是因为某某人或某某事而倒台,你能知道他真实是怎样的?你作为普通老百姓还不是只看到了历代统治者都在祭祀他?这时候假如有人告诉你他这个人的实际情况,你就认为都在祭祀他就不相信人家说的实情?
  这个到此打住,危险,不多说了。
  (7)最后,再次感谢质疑我。非常欢迎您具体的用事实来说明我的不足。
  日期:2014-10-26 04:19:58
  继续更新

  事实是:秦始皇曾经考虑过建储,他选定的人选就是胡亥!
  我认为,秦始皇本身所中意的继承人,本来就是少子胡亥!
  我们看看两个皇子的对比——最大的儿子扶苏、最小的儿子胡亥。有些武断的同学可能会说“这还用比吗,胡亥那么愚蠢,就是个赵高的棋子”。可是我要说,这不是真实的胡亥,至少部分不是!
  首先,秦始皇最爱这个小儿子,他东巡只带胡亥自己。在二十多个儿子中要专宠,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这说明胡亥一定是深得秦始皇欢心、很有几把刷子的。
  “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赵高是大书法家,胡亥跟他学习书法,应该也能写一笔好字!赵高同时一直是秦始皇身边的“办公室主任兼秘书长”的角色,对秦朝法令的理解和熟悉程度、对秦始皇心理的把握,也一定是他人所不及的,胡亥跟着他学习,按道理说,得到赵高真传了,也一定会为秦始皇所喜欢和看重的。作为雄才大略的帝王,秦始皇在选择接班人时,会不会想“还是胡亥比较像我”呢?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臆测!我之前再三强调,研究历史,首要的必以人情,古今相通,这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的真正的钥匙和有用的密码。秦始皇会不会这样想呢?让我们看看刘邦立储的故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