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秘史:探究史记背后真相,戳穿中国历史之终极阴谋与谎言》
第4节

作者: 扫地保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汉景帝为太子时,就得力于太子家令晁错。晁错提出的一些建议主张报告给汉文帝后,为汉文帝所激赏。汉景帝继位后,把晁错升职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并听从晁错的削藩建议,可是在诸侯国起兵造反时,七国打的旗号是“诛晁错,清君侧”,他就幼稚地相信了,把晁错作为妥协的牺牲品给杀了。这个事告诉我们,汉景帝作为普通人他刻薄寡恩不念旧情,作为皇帝他缺乏远见和洞察。
  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有汉景帝和梁孝王两个儿子,在汉景帝还未立太子时,有次与梁王一起喝酒,许诺将来皇位传给梁王。从后来事情的发展来看这个未必是他的真心话,而由此“轻言”导致了后来的一连串大麻烦,条侯周亚夫后来被下狱致死,也跟此事有莫大关系。这件事告诉我们,汉景帝为人轻浮虚伪,酒后无德。
  或许,司马迁本来还记载了很多很多……
  日期:2014-10-20 12:04:00

  自认为雄烈超迈的汉武帝,没有办法容忍司马迁的铁笔直书。汉武帝发现司马迁写的《景帝本纪》中丝毫不为君讳,极言景帝其短时,他气急败坏地将司马迁的文字大段大段的删掉了,留下了短短的几则事实,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奇怪的《景帝本纪》——当然也有人说,司马迁写的《景帝本纪》被汉武帝彻底废弃了,现存的是别人写的。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留下了深远影响的帝王,他的恶行之一,就是上面说的,开篡史之先河——这么说还不太准确,应该说他是篡改二十四史的第一人。
  此事为司马迁种下了祸根。后来汉武帝借李陵事件的机会,将司马迁下蚕室——阉割了司马迁。这明明报的是司马迁秉笔直书写历史,扬君父之短的恶仇!从此,司马迁从皇皇太史令,堕落为忍辱偷生的太监宦官中书令。
  难道说学究天人、道通古今的司马迁不明白,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先秦?难道他不明白,喜怒无常的汉武帝不会容忍小小的史官指摘他的父亲得位不正?
  显然,在司马迁的心里,什么都大不过一个太史令的节操,这是他不会对任何人讲的话,这是一种深藏于胸的骄傲。
  汉朝已经建立了一百年,曾经的风云变幻、曾经的节烈或奸雄,都已成过眼云烟,并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历史的真相越来越模糊……春秋战国以来所萌发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大思想时代,随着汉帝的越来越崇信儒家,也越来越归于湮没……
  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当然希望自己是重于泰山,而作为一个真正的太史令,惟其秉笔直书才有泰山之重。

  但这毕竟是一个惨淡的年代了!为信史慷慨赴义不难,怕的是人死书不传的枉死。在汉武帝的时代,真正的太史令,不可以是有勇无谋的匹夫之勇,要想让历史真相得以流传,必须跟残暴的君主“斗智”。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事实上,司马迁所作的《景帝本纪》只能算是虚晃一枪,就像关于汉景帝之前到底有几个哥哥一样,司马迁在《史记》里留下了众多的伏笔与后门,让我们得窥一些看似无足轻重实则关碍甚大的史实,并进而思考历史的真相,探寻国家的秘史。
  他所谓的“成一家之言”,并非只是谦虚,还更有一份自负,乃是留下天下独一的真相。
  他在《史记》里,把惊天的大秘密藏得好好的呢。

  【关键人物——窦太后】
  要理解司马迁及其之前的西汉时代,一个关键人物就是窦太后。
  往昔人们在谈到窦太后时,只看到了她“好黄老之言”,因而影响了西汉前期的政策。
  事实是,窦太后是一个刘邦的吕后一样的角色——只是由于吕后在刘邦死后,不但专权,甚至要夺了刘家江山改姓吕,有这样的大是大非的错误,在其身后被彻底清算,所以吕后才算留下了恶名。
  窦太后不同,没有那样的错误,所以历史上对于她的恶,可以说清算不足。
  这个我们后面再详谈。
  但至少如前所说,我们知道司马迁写《史记》,其荣辱兴衰,与这样的背景是密切相关的。
  日期:2014-10-20 12:04:25
  第1章:禅让疑云——洪荒时期的罪与罚
  一个自信的民族,首先应该有对民族历史的自信:既勇于自我陶醉、舍我其谁,也不怕出乖露丑、自揭伤疤——我们就在这里,我们一直在这里,就是这样。
  这才是一个大国应有的气度。然而,两千多年来,由于历朝统治者为了渲染其统治理论、增强说服性,一直在对历史乔装打扮,而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直到今天我们的历史课本仍然在沿袭诸种荒谬错误的说辞,而非真正的历史教育。事实上司马迁对此也是有种种不满的——或明或暗的说明,就在《史记》里呢。让我们从源头说起。

  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时期,是传统的儒家学说认为的天堂一般的时期,尤其是尧舜禹的“禅让”,那更是极尽人世间政治德行之美。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其实是无可考究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被认为是“半个儒生”的司马迁,在记载中貌似跟儒家一样溢美这一时期,但究其实情,他根本就不认同神话这一时期的做法!
  中国文明历史的起源,是上古洪荒时期的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关于三皇是谁的版本有很多,入选的有女娲、共工、伏羲、神农、燧人、祝融、黄帝、羲农、天皇地皇人皇泰皇等。既然都是传说的,以谁为是呢?那么我们还是最好看重其象征性的历史作用吧——
  三皇之一,燧人氏:教会远古中国人钻木取火吃熟食,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会用火了这是个划时代的改变。
  三皇之二,伏羲氏:伏羲传说中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还教会人们先进的渔猎方法,还创造了乐器,创作了中国人有名字的第一首乐曲《驾辨》,可以说他开启了中华人文文明。
  三皇之三,神农氏:顾名思义,他是我们的农业之神,教会人们农业种植,使中国人走向定居和大规模繁衍的时代。
  这样厘定远古的三皇,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这三者正好奠定了几千年来的中国的最本质的特征:最会吃的饮食大国(燧人氏)、最独特的文字文明和因之薪火相传的历史(伏羲氏)、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神农氏)。也正是有这几样特征,助力了中国在古代的长时间里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GDP最高的大国。
  日期:2014-10-20 12:04:47

  那么,五帝又是谁呢?他们是——
  第一,黄帝。中国人文祖先,形式上统一中国。
  第二,帝颛顼——黄帝三代孙。据说:他有文治之功,创制九州,创建统治机构,建立各种社会家庭道德规范。
  第三,帝喾——黄帝四代孙。据说:前承炎黄,后启尧舜,知人善任,起用的神射手后羿成功镇压了叛乱。

  第四,尧——黄帝五代孙。据说:创建历法,根据日月星辰创建一天中的时间,分明四季和节气,规定一年有366天,以闰月正四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