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评明帝国的灭亡》
第54节

作者: 泪痕春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30 08:48:25
  感谢那年23岁了、韩hanhan123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魏忠贤得势时,本来不愿意结怨太多人;因为官场上的斗争主要是为了求利,如果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那是最好的。换而言之,魏忠贤也希望与东林党合作,更不想东林党大开杀戒。
  开始,魏忠贤一再和东林大佬套近乎;但是东林党就是不买他的账;赵南星是东林大佬,最初“魏忠贤雅重之,尝于帝前称其任事”,但是,赵南星就是不愿意搭理魏忠贤。
  后来,东林党要往死弄魏忠贤时,魏忠贤也是想办法和东林党和解,但是,东林党就是不给他机会。所以,魏忠贤求完这个,求那个,哭了半天,最后终于决定擦干眼泪,以牙还牙了。因为,魏忠贤清楚的知道,如果他不彻底打击东林党,自己随时会死无葬身之地的。因为,东林党给他罗织的罪名,可以让他死上几十回。而且东林党盘根错节,只要不给他们致命的打击,随时会反咬自己一口的。

  魏忠贤倒台后,东林党通过前面的斗争,也知道官场斗争这样进行下去,那是对谁也没有好处的。所以,现在的东林党,只是希望把魏忠贤、客氏等人杀了,再把其它阉党成员全撤了职,让他们把位子全腾出来就可以了。
  问题是,在东林党的舆论引导下,阉党已成了邪恶的化身,成为死有余辜的罪恶集团。帝国政府不对他们大开杀戒能行吗?尤其碰到一个把政治当童话故事看的小皇帝,一切自然是不用说了。
  所以,东林党最初给皇帝报的阉党名单只有四五十个;皇帝当时就把这个名单扔了下去;总而言之,再报!因为,一个魏忠贤领导四五十个人,就能把帝国的折腾的天翻地覆?东林党又给皇帝报上一份新的名单,但是人数依然没有突破百人大关;所以皇帝再次把这个名单扔了下去;总而言之,再报!因为,魏忠贤领导不足百人,就能把帝国折腾的天翻地覆?最后,东林党咬着牙,给皇帝报上二百多个阉党。

  小皇帝的念头虽然幼稚,但是从情理上,并没有什么错误。因为,东林党把所谓的阉党宣传的如同洪水猛兽,小皇帝终于大权在握,哪能不替天行道呢?
  日期:2013-12-30 09:08:13
  天启末年、崇祯初年,发生了两起官场大规模的伤亡事件。
  一次是东林党一心往死整魏忠贤,遂让魏忠贤反手一击,杀了个死伤狼籍;另一次是阉党已被宣传成了邪恶的化身,又碰到了一心把政治当童话看的小皇帝,所以重拳出击,把阉党打了个死伤狼籍。
  此后,东林党也好,阉党余孽也好,终于都明白了,大家在争权夺势时,必须得讲规则,否则会危及整个官场的共同利益。
  在这种背景下,大家都学会了装好人;换而言之,无论发生什么事,官员们都很少鼓动皇帝对官员大开杀戒。于是坏人自然只能由皇帝来扮演了;换而言之,后来被帝国政府处死的官员一个接一个,但很少是官场内部推动的,大都是皇帝自行决断的。
  更主要的是,哪个官员被杀,也会引得官场一片唏嘘之声;总而言之,皇帝太心狠了,太没有人性了;因为官员大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你这样不分清红皂白乱杀一气,这叫什么事呢?
  有一个官员说,现在官场之上,无官不贪、无贪不官;而且买官卖官明码标价。
  皇帝希望他实指几个具体的案例;这个官员顿时拉稀了;因为,他敢指谁呢?更主要的是,整个官场都是一片沉默。
  皇帝终于发现,整个官场已实现了默契,表面上他们还在争得上窜下跳,实际上已穿上了一条腿的裤子(事实上,他们一直都穿着一条腿的裤子)。在这种背景下,皇帝只能选择一种方法管理官员了,那就是不管你们怎么工作,但是,黑猫白猫,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但是,反过来,如果你们让老鼠爬上了我的御案,什么解释也不用说。说得直白点,只要因为你的失职,捅出了大娄子,你就是能说出大天亮来,我也要法办你。

  所以,当满清率军进攻帝国都城时。皇帝很快就把兵部尚书(王洽)、蓟辽总督(刘策)、工部尚书(张凤翔)、蓟辽督师(袁崇焕)全部抓进了大牢;皇帝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显然是粗暴的、简单的。问题是,它显然用的标准的乱世用重典、只打老虎不打苍蝇。
  看到皇帝这样对高级官员痛下杀手,整个官僚集团自然都是有一种说不出的痛。因为,他们以为,只要把官场内部的斗争放和缓了,就可以避免官员的大规模伤亡。现在终于发现,遇到了这个心狠手辣的皇帝,等待他们的灾难不过是刚刚开始。
  日期:2013-12-30 09:18:58
  因为东林党的存在。明帝国的官场变成了童话故事的大本营。总而言之,当时的官场分为两大类官员,一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东林党;一类是一心贪赃枉法的邪党。总而言之,只要前者取得了胜利,那帝国就可以实现中兴了。
  本来呢?这种只能给幼儿小朋友讲的童话故事,经过东林党长年不懈的反复讲;经过满清王朝有意无意的推波助澜,于就是变成了专业历史学者也非常认可的内容。
  其实呢?如果我们客观的看明末历史,就会发现,什么东林党不东林党,都是官僚集团的一部分。

  如果客观的看,明末党争的加剧,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因为,这意味着皇帝高高上,下面是两个政治集团在竞争。粗略的去看,这就是现代两党制、多党制的雏形啊;如果皇帝再无为而治,那中国似乎已是超英赶美了。
  问题是,这种官场竞争与普遍民众无关,至少关系非常小。所以,现实的结果,无论这些官僚集团怎样标榜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无论他们怎样痛斥对方祸国殃民;也不能改变他们是官僚集团一部分的事实。因为,在维护官僚集团共同利益上,他们的态度总是惊人的一致。
  所以无论东林党上台,还是邪党、阉党上台,帝国军事、政治、经济形式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差别。
  更神奇的事还在于,在东林党众正盈朝的天启初年,帝国把整个关外都丢失了;而在阉党权势熏天的天启末年,帝国竟然取得了所谓的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你叫东林党情以何堪啊?
  更让东林党没面子的事还在于,崇祯皇帝刚上台,大举重用东林党人。结果呢?敌人竟然打到了北京城下。崇祯皇帝终于发现,原来东林党最大的长项,就是扯淡啊!

  因为,不论出现多的失职,我们也没有见过一个东林党人(虽然他们当时都身居高职、要职)愿意作一些简单的自我检讨。在东林党的字典里,从来都是皇帝有错、邪党有错、阉党余孽有错、老百姓有错,唯独东林党永远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所以,无论出现多大的事情,也是别人的错。
  当然了,不论出现什么功劳。东林党都会用最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这些功劳是在我们的努力下实现的;如果没有邪党、阉党、阉党余孽的干涉,我们本来可以让这些功劳变得更辉煌。
  我们总奇怪,皇帝为什么不重用东林党。问题是,如果你当了皇帝,你会重用这号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