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评明帝国的灭亡》
第18节

作者: 泪痕春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12 09:00:56
  感谢网友们的支持,再更新一段。
  第四章 帝国为什么越来越腐败
  第一节 官场腐败 需要特定的土壤

  潜规则的出现,总需要适合它的土壤。它绝不是某个人一拍脑门就可以制订出来的。
  比如,偷税漏税,交黑钱。这种规则,表面上就是人为制订出来的。
  问题是,能制订出来,也能表现出来,是一回事。想让它普遍的存在于社会上,就是另一回事。换而言之,如果相关的事,并不是普遍性的存在,它就没有资格称之为潜规则。
  孤立的、偶然的违法犯罪事件,与潜规则完全是两回事。
  因为,所谓的潜规则是指那种普遍的、半公开的,存在于社会上的种种违法犯罪行为。虽然相关的行为,端到桌面上就是违法犯罪(而且,而且常常都是够枪毙的罪),但它就是半公开的存在于社会上,而且从来没有人追究。
  孤立的、偶然的违法犯罪,永远不会具备这种特征。
  我们再回到前面的内容。
  偷税、漏税,并不是随便可以进行的。因为,它总得需要一定基础。你是收税的官员,是不是就能帮助商人偷税呢?应该是的。

  问题是,你一共能帮多少人偷税、漏税?并能帮他们偷多少税、漏多少税呢?却显然受制于客观背景的。
  有的时候,相关的官员想帮人偷税、漏税,是非常困难的,涉及的数额也是非常有限的。
  在这种背景下,相关行为,就不能称之为潜规则。因为,涉及的人有限,干这种事的人,就绝不敢半公开的进行;因为,涉及的金额有限,它就不足以腐蚀整个官场。在这种背景下,干这种事的人,还都是偷偷摸摸的,而且也无法普遍存在。
  有的时候,相关的官员想帮人偷税、漏税是非常容易的,涉及的金额也是非常大的。
  在这种背景下,相关的偷税漏税、收黑钱,就可以称之为潜规则了。因为,涉及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大家也就没有避讳别人的的意义了,换而言之,大家都是自己人;关键是,外人也全知道。因为,涉及的金额越来越大,它足以腐蚀整个官场,总而言之,谁敢过来,先一排糖衣炮弹;不服再来排真枪实弹;巨大的利益,为数众多的参与者,足以打退任何敢阻止他们的人。

  在这种背景下,干这种事的人,就不再偷偷摸摸了,并且可以普遍存在了。
  日期:2013-12-12 09:02:12
  比如,明帝国初期,一个官员想帮人偷税,就绝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明帝国中叶,就变得相对容易了;而且越往后,相对越容易。
  表面上,这是因为官员们的道德下降了,其实,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
  帝国在建立的过程中,甚至在建立之初,那是处于拉满弓状态中。在这种背景下,官员贪污腐败的空间自然比较小。
  在最初,帝国各种机构都处于满负荷的运转中,而且处于强度很高的竞争中。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太多的人收黑钱,就会让相关机构的运转,马上出现问题;更有可能让帝国在当时高强度的竞争中被淘汰。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吧。
  明帝国在建立的过程中,军队一直处于满负荷的运转中;而且随时都得与强大的敌人作战。

  在这种背景下,有人敢贪污军费、吃空饷,军队马上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在那个阶段,相关的贪污腐败事件是非常少见的。因为,你敢干这种事,很容易暴露出来。
  更主要的是,那是在一个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所以,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哪个利益集团能最大限度的约束相关行为,哪个利益集团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比如,朱元璋领导的利益集团,遍布贪污腐败;张士诚领导的利益集团里,贪污腐败非常罕见。你说,朱元璋能打过张士诚吗?肯定打不过!
  因为贪污腐败,并不是抽象存在的。它会直接转化为具体行为,并且引发直接的后果。比如,军队内部遍布贪污腐败,结果自然是军队普遍存在吃空饷的问题,更会普遍存在老弱充数的问题,还会出现相关物资被侵吞的问题;还会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
  一个人如果率领这种军队,就是再有军事才能,那也是白搭!换而言之,一个人想成为优秀的统帅,必须得解决上面的问题(不管他用什么方法,因为什么原因),否则,他军事理论说得再头头是道,那也是纸上谈兵。如果朱元璋的军队,就是这种军队,估计朱元璋早就让淘汰出局了。
  日期:2013-12-12 09:03:15
  比如,明帝国初期,一个官员想帮人偷税,就绝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明帝国中叶,就变得相对容易了;而且越往后,相对越容易。
  表面上,这是因为官员们的道德下降了,其实,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
  帝国在建立的过程中,甚至在建立之初,那是处于拉满弓状态中。在这种背景下,官员贪污腐败的空间自然比较小。
  在最初,帝国各种机构都处于满负荷的运转中,而且处于强度很高的竞争中。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太多的人收黑钱,就会让相关机构的运转,马上出现问题;更有可能让帝国在当时高强度的竞争中被淘汰。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吧。
  明帝国在建立的过程中,军队一直处于满负荷的运转中;而且随时都得与强大的敌人作战。

  在这种背景下,有人敢贪污军费、吃空饷,军队马上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在那个阶段,相关的贪污腐败事件是非常少见的。因为,你敢干这种事,很容易暴露出来。
  更主要的是,那是在一个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所以,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哪个利益集团能最大限度的约束相关行为,哪个利益集团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比如,朱元璋领导的利益集团,遍布贪污腐败;张士诚领导的利益集团里,贪污腐败非常罕见。你说,朱元璋能打过张士诚吗?肯定打不过!
  因为贪污腐败,并不是抽象存在的。它会直接转化为具体行为,并且引发直接的后果。比如,军队内部遍布贪污腐败,结果自然是军队普遍存在吃空饷的问题,更会普遍存在老弱充数的问题,还会出现相关物资被侵吞的问题;还会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
  一个人如果率领这种军队,就是再有军事才能,那也是白搭!换而言之,一个人想成为优秀的统帅,必须得解决上面的问题(不管他用什么方法,因为什么原因),否则,他军事理论说得再头头是道,那也是纸上谈兵。如果朱元璋的军队,就是这种军队,估计朱元璋早就让淘汰出局了。
  日期:2013-12-12 09:23:08

  在当时极度激烈的、残酷的竞争中,本身就会推动一个贪污腐败较少的权力机构产生。因为,你们建立的权力机构腐败遍地,对方建立的权力机构相对廉洁,双方打起来,你能获胜的机会,那就等于没有。
  在这些问题上,双方差不多,将帅的能力差别才会起作用。如果这些问题上,双方的差距差的太多,将帅的能力差别,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张三军事能力很差;李四是军事天才。但是呢?张三服务的政府非常廉洁,李四服务的政府贪腐半公开化。你说双方都率领十万大军打仗,谁会获胜?我敢说,李四获胜的机会,那是等于没有。
  李四是军事天才,问题是,李四率领了十万大军,只是账面上的数字,其中有两三万就是空额,还有三五万就是老弱残兵,真正符合军人标准的连两万都没有。仅这一条,李四获胜的可能性就小的可怜的。
  如果李四对这枝军队非常了解,也许他还可以做适当的调整。如果李四只是坐在地图前指挥军队。那可坏事了。因为,他派三万大军朝某个方向进军,可是这三万大军,只是一个数字;合格的士兵实际上连五千没有。本来预计三万大军才能完成的军事任务,派五千人去,那是肯定完成不了的。如果各路大军都是这种情景,那李四的总指挥部让敌方端了,也不知道是怎样端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