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评明帝国的灭亡》
第19节

作者: 泪痕春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更主要的是,军事系统的腐败,所带来的问题。并不只是局限于这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后勤保障上的问题。按账面上,部队配备的战马、武器、盔甲、工程器械都是齐全的(即使短缺,也是有限的),但实际上,这些东西都只是在账面上存在;事实上,军队内部相关的物资都非常少。
  更主要的是,军事系统的腐败,所带来的问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赏罚混乱。

  只样这样一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军队打仗,绝不是简单的比将帅的指挥才能,更是比双方军事系统廉洁程度。满清的将领,未必优于明帝国的将领;但是,明军的将领服务于明末那种政府,自然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是只能混事。
  比如,明末一级神将袁崇焕,率军十五万大军,面对六万敌军,都不敢率军事主力出城打仗。面对这种结果,气得魏九千岁,只想撤他的职。问题是,魏九千岁是对着地图指挥打仗,袁崇焕是在前线指挥打仗。魏九千岁一看,我们前方十五万大军,八万匹战马,敌方才六万大军,宁锦两城兵力合并,就可以全歼敌军。问题,一个处于前线的统帅,哪敢这样想问题?所以,面对敌军进攻,袁崇焕就是一直让军事主力呆在城里,一步城门也不出。

  日期:2013-12-12 09:27:27
  其实,这不能怪袁崇焕无能。事实上,就是把朱元璋放到袁崇焕的位置上,也会一筹莫展的。因为,朱元璋时期的明帝国、明军;与后来的明帝国政府、明军,那是两个概念。后来的明帝国那就象一头空前庞大的肥猪;而朱元璋时代的明帝国,那就是一头看起来瘦弱的野猪。双方的战斗力,那就是天上地下。
  朱元璋是在残酷的、高强度的竞争中层层胜出,所他代表的利益集团,绝不会存在半公开的贪污腐败。否则,它早就让淘汰了。
  但是,在帝国长久的处于和平时期,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在这种背景下,有人敢贪污军费、吃空饷,军队依然照常运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军队遍布这种事情,军队依然照常运转,至少高高在上的皇帝,是不会发现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对于军事系统的资源,自然是你一块砖,我一块瓦的搬。你一块,我一块,你一块,我一块、、、。这样搬下去,终于有一天需要军队打仗了,整个帝国顿时就傻眼了。因为,说到军费,相关的经济基础早就衰败不堪了;说到军队,相关的人员,除了老弱残兵,就是只人名,不见人在的空额。

  皇帝想追查相关问题,那可是小孩儿没娘,说起来话长了。总而言之,这是我前任的前任,我前任的前任的前任、、、。这样一推,直接推到了一百多年前。当事人呢?好像全死绝了。好容易逮住了几个活人,还是法不责众的事;因为,参与相关的事情的人,可谓人山人海。
  这种事,皇帝追查来追查去。最后只能说,人死不能复生,我们只能节哀顺便了。换而言之,现在咱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军饷?如何解决兵源?这样再一问,那可坏事了。因为,发生这种大面积腐烂的现象,绝不是只是一个军事系统。
  帝国发展到这种状态时,皇帝再有本事,也无力回天了。于是,皇帝只能通过加税的方法,扬汤上沸的走一步说一步了。
  日期:2013-12-12 09:28:31
  当然了,我无意说帝国就是这样一下腐烂了。其实,帝国是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类似的大大小小的博弈,最后终于腐烂了。

  关于相关的问题,我后面会详细分析。这里我们再顺着偷税漏税的事去说。
  帝国最初是处于满负荷的运转中,所以帝国制订的税收总额,是一个非常高强度的税收任务。换而言之,各级官员必须认真收税,才有可能完成相关的税收任务。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官员敢收黑钱,帮着人偷税,估计就无法完成相关任务的。
  而且,如果大家都认真工作,就你不好好工作,那是非常显眼的。
  更主要的是,整个帝国的机器处于满负荷的运转状态,偶然的、孤立的出现一些收黑钱的行为,应该没事。如果出现的行为,稍微多起来,帝国的机器马上就开始出现问题了。
  面对强大的敌人,在帝国随时可能被淘汰的背景下。皇帝自然会马上睁开双眼,全力以赴的调查问题的起因。这样一调查,大家都在好好工作,就几个人在捣鬼,自然很容易查出来。更主要的是,你一旦被抓出来,那可坏事了。因为,那种年代杀个人,就跟砍颗白菜差不多。所以,你一旦被抓出来,通常也不要报什么幻想。

  在帝国稳定后,自然不需要满负荷运行了。问题是,帝国制订的税收总额,并不会全面削减。而且基于皇帝的想法,也是有道理的。以前,在战乱的背景下,社会还能负担起这样的税收任务,现在没有了战乱,社会负担这种税收任务,自然没有难度了。所以,皇帝不增加相关税收任务,就等于减轻了社会的负担。
  在这种背景下,相关官员想收黑钱,也缺乏太广阔的空间。因为,社会的经济并没有明显的发展,帝国的税收总额依然居高不下。更主要的是,皇帝看到社会经济一直处于恢复发展中,自然还会适当的提高的税收任务。在这种背景下,官员一个劲的收黑钱,帮助强势百姓偷税,肯定是无法完成上面交下来的任务。
  日期:2013-12-12 09:29:37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帝国的经济一直在持续发展。从理论上,帝国可以收到的赋税自然是越来越多。问题是,基于老百姓的利益,基于官员的利益,自然都会阻止帝国的赋税持续上升。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会像朱元璋那样缺乏人性的。所以,他们自然会适当的向社会让步的。
  老姓与官员阻止政府加税的主要理由,永远也是,老百姓太穷了、太可怜了。所以,我们不应该再加税了。这个理由永远很感人,也永远很具有说服力。
  后世一听到官员这样说话,就觉得官员非常忧国忧民。问题是,我们常常忘了一件事,老百姓是什么人?卖梨的郓哥是老百姓;卖炊饼的武大是老百姓;西门庆也是老百姓;张大户也是老百姓;蒋门神也是老百姓。官员所说的老百姓太穷了,太可怜了,是指谁呢?
  更主要的问题,真正偷税漏税的人,常常不是郓哥与武大郎,而是西门庆、张大户与蒋门神。更可悲还在于,如果郓哥、武大郎按章纳税都不行,因为西门庆、蒋门神想多偷点税,自然只能从他们头上打主意。
  官员们阻止政府加税,主要的原因绝不是因为他们关心老百姓的死活。因为,如果他们真有这种爱心,帝国估计还能多维持个百八十年。
  官员为什么阻止政府加税呢?因为,政府不加税,他们帮人偷税漏税的空间就会变大。因为,帝国的经济一直在发展,政府的税收总任务一直没有明显上升,官员们收黑钱自然方便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开始,这个税卡,一个月平均过一万两白银的商品;再后来,这个税卡,一个月平均过三万两白银的商品;现在,这个税卡,一个月平均过五万两银的商品。

  按理说,这个税卡需要上交的税收总额,可以增长五倍。问题是,税收总额一直没有明显上升。如果有人找官员,希望官员照顾照顾,官员自然可以告诉他们,没问题。因为,官员只需要收商人两三层的税,就可以完成政府的税收任务。在这种背景下,潜规则自然可以形成,那就是商人交两三层税,再给官员花两三层黑钱,就可货物通过税卡。
  我们可以想象,偷税漏税的空间比较小,所以获利的人比较少;大家在干这种事时,自然不敢明目张胆。后来,获利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自然谁也不怕了。因为,放眼望去,好像都是自己人。
  更主要的是,随着参与的人增多,随着相关的经额越来越大,自然可以冲垮一切敢阻挡他们的人。不论上面派谁来查,也可以把它就地摆平。把上面的官员,一个接一个的摆平后,这就更成了公开的秘密。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