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赚钱绝招》
第31节

作者: 皮卡丘baby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1-15 19:21:30

  上次我们谈到了,通过塑造价值,你打造出了自己的暴利产品!
  恭喜你,你的暴利产品,就成了你的核心竞争力,一瞬间打动了无数目标客户,他们蜂拥而至,主动掏钱给你,只为获得你那个能解决他们痛苦的产品;无数代理对你围追堵截,要求获得代理权,抢的一杯羹。在客户的口碑传播中,在代理的大肆宣传中,你的产品迅速火爆,大卖特卖,成了行业中的热卖产品,你的口袋也迅速的膨胀了起来,同时膨胀的,还有那颗不安分的心!
  但是,好景不长,慢慢的,你发现产品销量下降了,一调查才知道,原来市面上已经有了好几款和你的产品很类似的产品,功能卖点类似,价格甚至更低,抢走了很多客户。这种场景,大家都不回陌生,在复制拷贝抄袭盛行的风气下,别人看到你的产品不错,马上就会比葫芦画瓢,做出类似的产品,从而带来激烈的竞争,给你造成很大的冲击。
  郁闷吧?郁闷也不管用啊,怎么办呢?你应该认识到了,光有好的产品,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下一步要讲的:塑造品牌。
日期:2012-11-15 19:22:32

  记住这句话:产品容易模仿,品牌无法拷贝。
  大家一定听说过这个段子,百事可乐请可口可乐的忠实支持者品尝两杯可乐,一杯叫“Q”品牌,另一杯叫“M”品牌。结果,他们全都喜欢“M”品牌,谜底揭晓,“M”品牌就是百事可乐。
  但是,即便如此,百事可乐能取代可口可乐吗?能获得可口可乐的支持者的青睐吗?显然不能,根据市场数据,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仍然是百事可乐的2倍左右。
  还有一个段子,有一次可口可乐的配方不小心被泄露,有一个拿到配方的人要与可口可乐人做交易:你给我钱,我把配方还给你,否则我就要生产,冲击你的市场。可口可乐人讲,你可以去生产,但是只要你不叫可口可乐,消费者就不会买你的帐。

日期:2012-11-15 19:23:33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美国,把万宝路的牌子抹去,产品绝对保证是万宝路的真品,纯粹的白皮包装在市场上销售,价格仅为原万宝路价格的一半,但销售的结果只有17%的人在重复购买。
  这就是品牌,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一流的企业做品牌,二流的企业做服务,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正如美国品牌价值协会主席拉里?莱特说: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就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
  什么是品牌呢?关于这个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般的看法是:品牌是消费者心目中对企业的感知与印象。说的通俗一些,品牌其实就是存在于消费者心中的一个心理印记而已。同一个品牌可能在不同的消费者心目中留有不同的心理印记。从这个意义上说,品牌是一个纯粹的心理概念。

  因此,对企业来讲,最重要的不是你自己认为你的品牌如何,关键是要让消费者正确认知你的品牌。也许你自己并不是特别完美,但是你有可能在消费者心中留下非常完美的印记;相反,你觉得自己很不错,但消费者也许并不认可。所以说,经营品牌就是经营消费者的心理世界,想办法在消费者内心留下一个美好的心理印记,就理应成为我们在经营品牌过程中努力追求的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讲,品牌的竞争也就演变成了一场看谁能在消费者内心留下更深刻、更美好印记的竞争。

  这个,其实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大脑中的产品阶梯”,你还记得吗?
日期:2012-11-15 19:24:47

  每个人大脑中,对于每类产品,都会有一个产品阶梯,阶梯上有不超过7个品牌,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最高的是你最认可的、最倾向于购买的品牌。每个人生活经历不同,产品阶梯也不同,比如,在牙膏产品阶梯中,有的人会把佳洁士放第一位、高露洁放第二位,有的正相反。
  形象的比喻,就好像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搭建了多个梯子,每个梯子代表某类产品,比如化妆品、DVD、笔记本、篮球、汽车、家具等,这个阶梯,是每个人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总结而成、自动呈现在大脑中的,是一种潜意识,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如果一个品牌占据了阶梯的第一位,就具备了天然的巨大优势,在目标客户的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区隔,把自己和其他品牌划分出了明显的界限。甚至有更牛者,做到了把自己的品牌和行业类别等同了起来,让客户一想到要这类产品,首先就会想到这个品牌,做到这个地步,不成功都难了。这样的例子,比如复印机中的施乐,操作系统中的微软,洗衣液中的蓝月亮,跨拦界的刘翔(虽然有时让我们失望)、也包括白酒中的茅台。所以,不管五粮液怎么折腾,花多少钱做广告,都无法撼动茅台中国第一白酒的老大地位;不管联想、优派等品牌如何宣传,乐pad等平板电脑也始终无法动IPAD分毫。

日期:2012-11-15 19:25:34

  那么,如何塑造品牌呢?
  这个话题,就作为收尾之笔,明天来谈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