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师》
第23节

作者: 蛇从革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6-02 15:20:00
  古赤萧在一个月内已经打听到了很多事情,华人庄园主很多年前就住在这个种植园里,他们并非近几十年从唐山(海外华人对故土的统称)搬迁过来,这个家族在怡宝不知道延续了多少年,几乎就是当地的土著。只是一直和华人女子通婚,所以血统仍旧是华人。这家人的姓魏,并非广东客家人常见的姓氏。古赤萧判断,魏家很又可能来自于中国其他的省份。
  魏家在怡宝这个地方繁衍生息了至少几百年,到了几十年前,橡胶种植业开始兴起,他们凭借橡胶集聚了大笔财富,于是离开了祖宅,全家搬到州府怡宝居住。橡胶园留给了几个大监工留守。黄玉坤投靠的就是监工其中的一个。
  既然魏家人都搬迁到了州府,为什么这个老宅还有人在旁边挂着灯笼。带着这个疑问,古赤萧在白天休息的生活,找到黄玉坤,问起了这个事情。
  黄玉坤说:“我当年在南阳到处寻找三宝太监曾经经过的地方,打听到了这个魏家。”
  古赤萧问:“有没有可能,魏家就是跟着三宝太监下的南洋?”
  黄玉坤摇头,“我调查过这里,那个灯笼我也见过,每天晚上都有人会把灯笼亮起来,一定是就是在守护那个东西。”
  “你就是凭着这个线索,认定了我们要找的东西在这里?”古赤萧问。
  “当然不是,”黄玉坤说,“开始我也觉得自己错了,但是我仔细的看过当年三宝太监下南洋身边所有的随从,那些人有汉人,又蒙古人,有波斯人,也有阿拉伯人,但是就没有发现过姓魏的随从。”
  “那你又怎么能肯定东西在这里?”古赤萧问,“三宝太监下西洋的所有资料不是被刘大夏全部给烧了吗?”
  “刘大夏没有焚烧三宝太监的资料,”黄玉坤笑着说,“刚好相反,他私下把这个资料给藏了起来。”
  古赤萧问:“那你又是从什么地方看到了这些东西。”
  黄玉坤说:“对,这就说到点子上了,因为在很多年之后,这些资料在中土已经佚失,但是却让我在南洋找到。”
  古赤萧似乎想明白了什么,“这些资料和我们要找的东西又关联?”
  “是的。”黄玉坤说,“当初刘大夏嘱咐人把三宝太监的留下的航海记录给私下送到了南洋,和我们要寻找的东西,是一个人带过去的。”

  古赤萧说:“依你的意思,就是三宝太监提前把道衍托付的东西带到了南洋,他死之后,刘大夏找到了三宝太监生前的亲信,把航海记录教给了他,那人带着航海记录到了南洋。”
  “我在怡宝找到了那个魏家人,”黄玉坤说,“我偷偷的潜入他们家里,看到了那份航海记录,航海记录写着,那个东西就在怡宝的这个种植园里。”
  “看来你不仅是个水客,还做一些梁上君子的勾当。”古赤萧笑着说。
  黄玉坤倒是不以为意,“我在南洋苟延残喘了这么多年,讨生活的技能当然是越多越好。”
  日期:2014-06-02 16:00:00
  “这么重要的事情,一定是很重要的人,”古赤萧说,“可是你又说没有看到三宝太监下南洋没有魏姓人是他的亲信。”
  黄玉坤闭上眼睛,慢慢念出一长窜人名出来:
  “王景弘、李兴、朱良、杨真,洪保,周满,张达,李兴,马欢,阿古达木,苏和,沙勿略,易卜拉欣瓦利拉………………。”
  古赤萧打断黄玉坤,“有外国人?”
  黄玉坤哼了一声,“当然,其中马欢是回族,阿古达木,苏和是蒙古人,沙勿略更是弗朗机人(明朝对西班牙葡萄牙统称,进而延伸所有西洋人称呼。),是明初到中土的天主教传教士。”
  “还有叫易卜拉欣瓦利拉的人?”
  “你在南洋的时间也不短了,”黄玉坤说,“应该也听说过,这名字在穆斯林稀疏平常”
  “当时明朝的回族名字已经汉化,”古赤萧分析,“这个易卜拉欣瓦利拉,应该是个阿拉伯人。”
  黄玉坤说:“三宝太监下西洋,凭借的就是祖上流传的海图,古代的时候,阿拉伯人称霸海上,即便是马三宝自己,也是阿拉伯人后裔,相比中土的回族,他的阿拉伯血统更加纯粹。”

  古赤萧点头,“所以他召一个阿拉伯人作为随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至于沙勿略这种传教士,更是周游了世界,成为他的帮手也很正常”
  “但是就是没有姓魏的随从。”黄玉坤伸了个懒腰,“我能知道的就这些,都告诉了你。”
  古赤萧等黄玉坤走了之后,一直也没想明白,为什么黄玉坤不提前告诉自己这些东西,但是自己询问起来,他又毫不隐瞒。这是一个很蹊跷的地方,自己要一直记着这点。
  一连很多天,古赤萧在晚上只是尽量去靠近那个古宅。他每天观察一部分,终于在两个月后,发现了这些灯笼果然是有讲究的。围着古宅的飞檐,一共有十七个灯笼,但是每个晚上只会亮十六个,熄灭一个。古赤萧给每个灯笼都排了号,熄灭的灯笼,编号的数字有一定的规律。而这个规律,在两个月后的今晚,古赤萧已经能够确定规律。很简单的方法,是古老的道家算数水分的方式。
  当初师父看到古赤萧小小年纪,就能用水分计算,追问过古赤萧从哪里学会的。古赤萧回答,自己看了很多古书,偶然发现了其中计算时间的方法。师父就感叹,“这种水分的方式,一直都隐藏在古籍之中,但是千百年来,能看懂并且运用的人,十分少见。”
  就因为自己能够计算水分,师父终于下定决心,把古赤萧收入诡道门下,做了关门弟子。

  按照水分的计算,今晚熄灭的,应该是从大门靠左边第四个灯笼。古赤萧已经大致明白,这十七个灯笼守着十七个进入古宅的通道,熄灭的个灯笼镇守的通道,就能够进去。
  古赤萧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收拾了一些随身物品,决定今晚就要去古宅看个究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