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冕之皇——多尔衮》
第12节

作者: 皇甫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皇位继承的时候,是优先考虑嫡子,不管皇后的儿子排行第几,哪怕是最小的那个,但只要是嫡子,就是皇位继承人,但是皇后可能同时有几个儿子,这才考虑嫡子中最年长的那个。只有在皇后无子的情况下,才从庶子当中挑选最年长的。这就是“嫡长制”的继承方法。
  万历的皇后是王皇后,无子,那就清楚了,只要谁先帮皇帝把儿子生下来,这孩子就是皇位的继承人。结果王宫女抢先一步,郑贵妃晚了两步(或者说是四步,其中两个早夭),实际上万历并不喜欢这个王宫女,只是那天一时心血来潮。王姑娘怀孕以后,每天挺着大肚子,自然是瞒不住了。但是,当李太后问起此事的时候,万历居然矢口否认,这就太没男人的腔调了,而且也赖不掉。内宫之中,除了你皇帝有那个惹祸根,谁还有,那帮太监的早就被拿掉了。好,你要证据是吧!李太后命人拿来了《起居注》(记录皇帝日常生活的册本),而且每次皇帝宠幸完宫女以后,都要给一样东西,以作凭证。王姑娘取出凭证,再跟《起居注》上一对,跑不掉了。

  可万历一直想立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所以迟迟不立朱常洛。可是他在礼法上又不好违反,只能另想办法。主要来说搞了这么几招:
  第一,以皇后无子为由,这万一皇后有了儿子,但是太子又已经册封了,这不是反而违反了礼法么!这个倒是说得没错。于是,搞了一套“三王并封”,将皇长子、皇次子、皇三子,一起封王,如果皇后无子,则再立皇长子为太子,如果生子了,则又不违背礼法。看着挺有理,实际上就是想以此降低皇长子的地位,然后再慢慢提高朱常洵的地位,来个“曲线救国”。

  第二,以皇长子羸弱为借口,阻止他出阁读书,因为一旦朱常洛出阁读书,就等于承认了他实际的太子地位。后来实在拗不过群臣,虽然出阁,但是一切礼仪、护卫从简。
  第三,不断打压王姑娘,同时提高郑贵妃的地位,子以母贵。只是由于皇后的地位太高,没有什么特别原因不能随便废后,否则估计万历就把王皇后废了,直接让郑贵妃当皇后,这朱常洵也就顺理成章成了嫡子了。
  总之,变换着各种手法,就是不立太子。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大臣们群情激奋,竞相上奏言事,万历罢了一批又来一批,打完了一批又来一批,还是老样子,这场争斗长达十余年,史称“争国本”事件。万历于万般无奈之下,终于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册立了太子。
  日期:2012-09-22 17:03:06
  但是王氏和朱常洛的待遇还是老样子,并没有得到改善,又经常受到郑贵妃的明枪暗箭。王氏“别宫自适”,实则等同软禁,又经常遭受虐待,朱常洛要看望母亲还要请旨,探望时,郑贵妃还要派人监视,母子见了面也不能说什么话。直到王氏临死前朱常洛才偷偷溜进去,此时,王氏已经已经双目失明,抚摸着朱常洛,泪流满面地说:“我的儿子已经长大了,我死也瞑目。”旁边的宫女、太监一屋子的人都跟着一起涕泪纵横,说完便辞世了。

  你可以打倒一个女人,但是绝不可能打倒一个母亲!
  就这样还不算完,郑贵妃又一手炮制出了“妖书案”和“梃击案”来打击朱常洛,这里就不详加叙述了。其中的“梃击案”又和后来的“红丸案”、“移宫案”合称明末三案。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上疾大渐”,并于当天去世。八月一日,太子朱常洛即位,是为光宗,改年号为泰昌。
  泰昌帝即位以后接连做了几件大事:发内帑(皇帝的私房钱)白银一百万两,押赴辽东边地,以缓解辽东地区浩大的军费;立刻停止矿税等恶政;迅速下达委任令,把之前官职的空缺补齐;重新启用因矿税而受牵连的官员。这些命令使得举国官民一阵欢呼雀跃。只是在上朝的时候闹出了笑话,由于万历皇帝常年“头晕目眩”,“暂”罢朝,弄得大伙都不知道应该怎么上朝了,结果上朝的时候你问我,我问你的,人声鼎沸,乱哄哄的,像菜市场一般。

  郑贵妃由于在万历时期尽力打压朱常洛,现在朱常洛登基当了皇帝,他儿子是肯定没有希望了,但是想要泰昌帝封她为太后,以提高自己的地位,看以后还有什么机会。于是改变策略,妄图跟泰昌帝冰释前嫌,又跟朱常洛最宠幸的妃子李选侍结成了同盟,而李选侍也需要一位盟友,郑贵妃是宫中老人,人脉广,根基深,很符合盟友的标准。而且这两个人要是闹成了的话,一个当太后,一个当皇后,不会有太大的矛盾,这两个人很快就勾结到了一起。

  郑贵妃首先送给了泰昌八个美女,泰昌因为早年受到冷落,只能沉湎酒色,或许是为了寻求解脱,或许是韬晦之计,反正这个三十多年来的爱好一时半会也改不了。
  八月十日,即位刚刚10天的泰昌已经生病,感到身体不适。当仍然“力疾御门视事”,这就更加加重了病情。十三日,泰昌病倒了。郑贵妃的亲信太监崔文升进献“下通利之药”,俗称泻药。泰昌服用了药物以后,一昼夜连续泻了三、四十次,顿时萎靡不振,更加憔悴。朝臣们气势汹汹,纷纷指责崔文升受了郑贵妃的指使,图谋不轨。

  而泰昌也自知大限已到,多次召见朝臣,并问起陵寝的事情,显然有托付后事的意思。此时鸿胪寺李可灼来到内阁外说他有仙丹,可能有用,但是试用过两个人,一个好,一个坏,所以结果很难判定。不过这个时候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吃下去再说。泰昌服下丹药,起色渐渐转好,大夸李可灼忠臣。傍晚时分,泰昌又服下一粒,大臣们询问服用以后的情况,同样是渐渐转好。大臣们欢呼雀跃,各自回家。

  第二天,也就是九月初一凌晨,朱常洛就去世了,大臣们听说后一片愕然。红丸究竟为何物,史料记载众说纷纭,我不懂医学,不好胡说,但是医学常识还是有的,所谓仙丹,大多离不开铅、汞等重金属,只能加重病情,但其他的成分也许有提神醒脑的功效,所以服用之后,看上去渐渐转好,但实际上并没有好,只不过是死前的回光返照罢了。

  舆论一片哗然,这一系列离奇蹊跷的事件,在万历死后一个月内接二连三地发生,在这些事件背后,我们可以若隐若现地看见万历和郑贵妃鬼魅的身影。究竟怎么一回事,当时的人也说不清楚,只把崔文升和李可灼处罚一通了事,今人就更说不清楚了。或许本来就没有什么阴谋诡计,后人纯属多事,也未尝可知。
  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两位皇帝先后去世,死者已矣,活人才受累,留下的事情不少。
  第一就是继承人为谁,这个没有太大的问题,自然是泰昌帝的长子朱由校,定年号为天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