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瘪三的故事--如何从助理工程师做到研发中心项》
第25节

作者: zhangshangrong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于是就这样,抗日小分队在小瘪三的激励下,再一次发动了。目标迎合客户要求,解决客户的难题。行动方案再一次启动跟供应商谈判,包括技术和样品计划。
  日期:2013-04-14 21:42:37
  小分队的士气提高了,不过还需要采购支持,对供应商的控制权还是在采购P先生手上,但是P先生开始耍滑头,一方面也是因为事情本身很纠结,另一方面对采购来说没有直接面对客户压力,所以不知道这个事情的负责和重要。而且搞好了也没采购功劳,搞不好还要继续找他们。所以采购开始打太极,开始回避。
  小瘪三觉得这样下去不行,靠采购是不可靠了。怎么办?求人不如求己。小瘪三开始发飙,既然你采购不愿意大力支持,我自己包办了。
  小瘪三:P先生,客户又有要求了,你看供应商那边要不开个会?

  P先生:Z工,你们客户真是大爷呢?怎么这么纠缠不休呢?我们工作也忙啊?
  小瘪三:P先生,你是不知道呢。日本客户就这么难搞的啊?咱们还是一起和客户开会谈论一下呗。
  P先生:你把客户推了,不就解决了吗?
  小瘪三:要不,下次我们一起去应付客户?看看怎么一起推掉他。
  P先生:我只负责供应商的,不对客户啊。
  小瘪三:现在是客户明确对这个供应商的了解有要求,而且问题你都了解了。不解决的话,一直都存在的。所以我们跟供应商开个会呗。
  P先生:你也要体谅我们一下啊,我们确实很多其他事物啊。没这么多的时间做这些纠缠不休的事情的。
  小瘪三:好吧,那我来谈,一切都交给我,你就负责发给会议邀请。Ok?

  P先生:好吧,你来把他搞定,你行的。O(∩_∩)O哈哈~
  日期:2013-04-14 21:47:33
  就这样,P先生发起会议邀请,开会的议题全部交由小瘪三主持。包括技术方案,标准的知道,样品的检验计划,时间节点,样品成本核算。以及接下来的分析计划,所以的技术要求以及细节,都一个一个点跟供应商澄清。开完会议后还要把会议纪要写好。
  采购P先生呢?他就拨打了会议电话,然后就不见踪迹。所以关于技术和计划还有成本的谈判通通交给了小瘪三。人生第一次,小瘪三体会了对外--供应商的管理,很杂很艰辛,但是做好了,比较有成就感。
  毕竟不是一般的人可以做到的,项目采购果然是和项目经理一样的锻炼人啊。
  日期:2013-04-14 22:01:05
  就这样在纠结的日本客户面前,一切都是纠结的。通过跟客户的纠缠,知道了日本人对于技术和质量管理的细致。也为后续的抗日准备工作,积累一点心得。

  同时小瘪三对于抗日小分队的领导力加强,对于团队管理也积累了一点心得。
  最为关键的是,正是由于项目采购的P先生消极应战,导致对小瘪三供应商管理能力的提高。平时看着P先生管理供应商,和自己亲自做一遍是不一样的概念。也为后续的项目管理之路做好了铺垫。
  跟供应商的战争毕竟是地位高些,所以可以找到制高点,对其控制。但是应付客户可不是简单的工作。必须集合供应商资源,内部团队的资源,做出好的作业。就这样慢慢的小瘪三找到了对付日本人的法子。开始漫长艰辛的抗日之战。第一篇也许才是开始而已,接下来的第二篇会有如何的挑?小瘪三又是如何化险为夷的?对于项目对于技术对于管理他又有神马感悟呢?
  后续更多精彩,O(∩_∩)O哈哈~ 看小瘪三抗日之战,第二篇

  日期:2013-04-15 20:22:01
  随着项目的深入,也由于本土化在时间,质量和成本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这使得整个项目组成绩突出,由此Y先生也从资深工程师到主管到经理,几乎一年一升,而采购的P先生也升职为主管,质量部J先生升为资深质量工程师和主管一个级别,生产部门的C小姐也升为主管。
  等到小瘪三做到抗日小分队队长时,他发现圆桌会议,除了他以外,其他人都是主管级别,包括新加入的项目经理L小姐。真的是一个搞笑的场景啊,就这样每周,小瘪三跟一群主管争吵。从技术和项目试图去推动他们。这内部的战斗一点都不比抗日战争轻松。
  不管怎样,这些都不是重点,最关键的是怎么搞定日本客户。
  日期:2013-04-15 20:31:56
  抗日战争第二篇--生产管理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项目组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整个项目组有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就是搭建第二条生产线。理论上应该是生产部门全权负责,领导内部面对客户,把整个ppap过程走完,直到生产release。

  但是现实情况是生产不乐意,不知道是怕自己搞不定,还是嫌客户麻烦,总之这个领头人的任务还是落到了项目头上。对生产而言是轻松,对小瘪三是机遇,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他开始了搭建生产线的内部规划和外部沟通。
  首先把生产的计划要到,然后和质量部门确认ppap的流程,再乘着每周和F-san的会谈,加入这个议题。就这样小瘪三开始了抗日战争之生产的管理。
  日期:2013-04-15 20:57:02
  每一个项目的流程,几乎都要牵扯到生产,对汽车行业而言PPAP无疑是经典的流程体系。生产线搭建不是小事情,设备采购,工装的加工,人员招聘,工艺的制定,物料的准备,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在这次的case中,由于有了第一条生产线的经验,所以很多东西都没有大的改变,风险也不是很大。唯一比较大的改动,是设备方面多了很多国产设备,工艺方面有几个小的工序有点变化。而整个生产线的流程和概念基本照抄第一条线。
  那么不管怎样,对小瘪三还是第一次遭遇整个生产线的release。不小的挑战啊,从采购的来料情况,到生产的设备和人员安排计划,到质量部门的过程审核安排,再到技术的产品验证计划,最后是和客户确认工程样品测试计划和最终量产ppap计划。
  子零件归采购P先生负责,设备计划有C小姐,质量审核是J先生的职责,产品验证归T先生负责,客户的技术谈判和进度安排归小瘪三负责。整个计划的协调和组织由L小姐策划。就这样大家都忙碌起来,事情的进展看似还是比较顺利的。
  日期:2013-04-15 22:54:48
  这个case可不是小case,要好好处理,小瘪三想起了Y先生关于项目流程的理论。那是在很早期的时候,他老是觉得很多事情搞不清楚,一团糟很混乱,不知道怎么思考和处理,。
  小瘪三:老大,这些事情都不知道头绪呢?

  Y先生:你要仔细想想,整个流程是怎样的?
  小瘪三:不就是买子零件,做样品,测试后发货,客户release吗?
  Y先生:那批量生产也是如此的啊。采购负责供应商的零件,生产负责组装,质量部门监督,设计部门负责标准制定和技术支持,物流负责进货和发货。一切都搞定,不需要项目经理了。但你想过关键点吗?如何管控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